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94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包括聚热炉外壳,所述聚热炉外壳一侧安装有湿式输送机,所述湿式输送机的出料口与聚热炉外壳内部相通,所述聚热炉外壳内部安装有加热炉,所述聚热炉外壳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聚热炉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聚热炉体上观察镜、热电偶和负压表的设置,便于随时监控炉膛内运行情况,设置的耐火砖墙,在保证严密性的同时,又能提高热交换率,上层内胆与下层内胆的设置,使炉体内部热量可最大限度的重复辐射利用,干式输送机输送物料过程中产生的含尘气体,通过第一分支管进入聚热炉外壳进行换热,从而提高热利用率,通过第一连通管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实现净化尾气。实现净化尾气。实现净化尾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具体为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粉末状物料烘干设备在很多生产领域都可以应用到,分为专业的回转、三筒、单筒等结构,根据加工的物料内部的结构和配套设备也不相同,其中以粉体为例,粉体是粉末,根据不同的粉体特性,所采用的设备也不相同,通过将上料机、烘干机、热风等方配套成一个专业的粉体干燥机设备,它是当今最主要的加工烘干设备,是整个工业粉体最主要的烘干设备。
[0003]但是,现有粉末状物料烘干设备热利用率较低,造成能源浪费,且粉末状物料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带有粉尘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通过上层内胆与下层内胆的设置,使炉体内部热量可最大限度的重复辐射利用,布袋除尘器的设置实现净化尾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包括聚热炉外壳,所述聚热炉外壳一侧安装有湿式输送机,所述湿式输送机的出料口与聚热炉外壳内部相通,所述聚热炉外壳内部安装有加热炉,所述聚热炉外壳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聚热炉外壳,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上层内胆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内胆与下层内胆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聚热炉外壳一侧连通有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二分支管一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与布袋除尘器连通,所述聚热炉外壳另一侧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连接有干式输送机。
[0006]优选的,湿式输送机的进料口一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湿式输送机固定连接,所述湿式输送机的出料口一端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与湿式输送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下端贯穿聚热炉外壳,且下料管与聚热炉外壳内部相通。
[0007]优选的,所述聚热炉外壳一侧安装有观察镜,所述聚热炉外壳一侧还安装有热电偶,所述聚热炉外壳另一侧安装有负压表。
[0008]优选的,所述聚热炉外壳内壁铺设有耐火砖墙,所述聚热炉外壳内底部安装有加热炉,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聚热炉外壳上。
[0009]优选的,所述上层内胆与下层内胆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呈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上层内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部与下层内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内胆与下层内胆为穹顶结构,所述上层内胆和下层内胆分别与聚热炉外壳内壁间隙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聚热炉外壳一侧设有水冷转炉,所述聚热炉外壳与水冷转炉通过输
送管连通,所述水冷转炉的出料口上安装有干式输送机,所述干式输送机的进料口与水冷转炉的出料口相通。
[0011]优选的,所述聚热炉外壳一侧贯穿有第一分支管,且第一分支管与聚热炉外壳内壁平齐,所述聚热炉外壳与聚热炉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管一端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上安装有风机,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与干式输送机内部相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聚热炉体上观察镜、热电偶和负压表的设置,便于随时监控炉膛内运行情况,设置的耐火砖墙,在保证严密性的同时,又能提高热交换率,上层内胆与下层内胆的设置,使炉体内部热量可最大限度的重复辐射利用;
[0014]2.干式输送机输送物料过程中产生的含尘气体,通过第一分支管进入聚热炉外壳进行换热,从而提高热利用率,通过第一连通管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实现净化尾气。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7]图中:1、湿式输送机;2、聚热炉外壳;20、耐火砖墙;21、观察镜;22、热电偶;23、负压表;24、加热炉;3、上层内胆;31、连接杆;32、下层内胆;4、第一连通管;41、布袋除尘器;5、水冷转炉;51、干式输送机;6、第二连通管;7、风机;8、第一分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包括聚热炉外壳2,聚热炉外壳2一侧安装有湿式输送机1,湿式输送机1的出料口与聚热炉外壳2内部相通,聚热炉外壳2内部安装有加热炉24,聚热炉外壳2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聚热炉外壳2,电机的输出轴与上层内胆3固定连接,上层内胆3与下层内胆32通过连接杆31连接,聚热炉外壳2一侧连通有第二分支管,第二分支管一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4,第一连通管4与布袋除尘器41连通,聚热炉外壳2另一侧连通有第二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6一端连接有干式输送机51。
[0020]湿式输送机1的进料口一端设有进料斗,进料斗与湿式输送机1固定连接,湿式输送机1的出料口一端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与湿式输送机1固定连接,下料管下端贯穿聚热炉外壳2,且下料管与聚热炉外壳2内部相通。
[0021]聚热炉外壳2一侧安装有观察镜21,聚热炉外壳2一侧还安装有热电偶22,聚热炉外壳2另一侧安装有负压表23。聚热炉体上设观察镜21、热电偶22和负压表23的设置,便于随时监控炉膛内运行情况;
[0022]聚热炉外壳2内壁铺设有耐火砖墙20,聚热炉外壳2内底部安装有加热炉24,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聚热炉外壳2上,聚热炉外壳2内设置的耐火砖墙20,在保证
严密性的同时,又能提高热交换率。
[0023]上层内胆3与下层内胆32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杆31,两个连接杆31呈对称设置,连接杆31一端与上层内胆3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杆31底部与下层内胆32底部固定连接,上层内胆3与下层内胆32为穹顶结构,上层内胆3和下层内胆32分别与聚热炉外壳2内壁间隙连接,上层内胆3与下层内胆32的设置,使炉体内部热量可最大限度的重复辐射利用。
[0024]聚热炉外壳2一侧设有水冷转炉5,聚热炉外壳2与水冷转炉5通过输送管连通,水冷转炉5的出料口上安装有干式输送机51,干式输送机51的进料口与水冷转炉5的出料口相通。
[0025]聚热炉外壳2一侧贯穿有第一分支管8,且第一分支管8与聚热炉外壳2内壁平齐,聚热炉外壳2与聚热炉外壳2固定连接,第一分支管8一端连接有第二连通管6,第二连通管6上安装有风机7,第二连通管6一端与干式输送机51内部相通,干式输送机51按输送物料的含水量不同,选用不同的结构,满足最大程度的物料输送量。
[0026]具体使用时,粉末状物料经湿式输送机1提升到聚热炉外壳2的上方,启动加热炉24,经下料管进入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包括聚热炉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炉外壳(2)一侧安装有湿式输送机(1),所述湿式输送机(1)的出料口与聚热炉外壳(2)内部相通,所述聚热炉外壳(2)内部安装有加热炉(24),所述聚热炉外壳(2)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聚热炉外壳(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上层内胆(3)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内胆(3)与下层内胆(32)通过连接杆(31)连接,所述聚热炉外壳(2)一侧连通有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二分支管一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4),所述第一连通管(4)与布袋除尘器(41)连通,所述聚热炉外壳(2)另一侧连通有第二连通管(6),所述第二连通管(6)一端连接有干式输送机(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湿式输送机(1)的进料口一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湿式输送机(1)固定连接,所述湿式输送机(1)的出料口一端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与湿式输送机(1)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下端贯穿聚热炉外壳(2),且下料管与聚热炉外壳(2)内部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炉外壳(2)一侧安装有观察镜(21),所述聚热炉外壳(2)一侧还安装有热电偶(22),所述聚热炉外壳(2)另一侧安装有负压表(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末状物料全热再生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鹿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多乐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