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亮防眩摩托三轮车转向灯,涉及转向灯技术领域,包括转向灯本体结构,所述转向灯本体结构包括转向灯底座,所述转向灯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内光源安装卡槽,所述内光源安装卡槽的内部固定卡接设置有高亮度光带,所述转向灯底座的一侧卡接设置有转向灯灯罩,所述转向灯灯罩的内侧设置有防眩晕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高亮度光带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高亮度光带提供较高亮度的光源,配合橡胶磨砂层,将高亮度光带散发的光线进散射,从而降低对其他人眼部的损伤,防止对其他人的眼部产生眩晕,从而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保证高亮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大大提升。用性大大提升。用性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亮防眩摩托三轮车转向灯
[0001]本技术涉及转向灯
,尤其涉及一种高亮防眩摩托三轮车转向灯。
技术介绍
[0002]转向灯是在机动车辆转向时开启以提示前后左右车辆及行人注意的重要指示灯。转向灯灯管采用氙气灯管,单片机控制电路,左右轮换频闪不间断工作。转向灯采用闪光器,实现灯光闪烁。主要可分为阻丝式、电容式和电子式三种。
[0003]现有技术中,摩托三轮车上使用的转向灯在使用时,其亮度较低,从而在白天使用时,导致转向灯开启时,其他车辆难以观察到,从而容易造成车祸的产生,若直接使用高亮度的转向灯,容易在夜间使用时,对其他人的眼睛造成干扰,不利于夜间行车,使得现有的转向灯使用时的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摩托三轮车上使用的转向灯在使用时,其亮度较低,从而在白天使用时,导致转向灯开启时,其他车辆难以观察到,从而容易造成车祸的产生,若直接使用高亮度的转向灯,容易在夜间使用时,对其他人的眼睛造成干扰,不利于夜间行车,使得现有的转向灯使用时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跨境电商便携式英语翻译装置,包括转向灯本体结构,所述转向灯本体结构包括转向灯底座,所述转向灯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内光源安装卡槽,所述内光源安装卡槽的内部固定卡接设置有高亮度光带,所述转向灯底座的一侧卡接设置有转向灯灯罩,所述转向灯灯罩的内侧设置有防眩晕结构,所述防眩晕结构包括橡胶磨砂层,所述橡胶磨砂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硬质支撑杆,所述硬质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边缘卡块,所述转向灯灯罩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内限位卡槽,所述边缘卡块与内限位卡槽之间卡接,所述硬质支撑杆的下端面与转向灯底座的上端面贴合。
[0006]优选的,所述高亮度光带的上端固定卡接有光带内防护罩。
[0007]优选的,所述转向灯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连接杆,所述转向灯底座与转向灯灯罩的外表面套接有透明橡胶防护套。
[0008]优选的,所述转向灯底座一侧的外缘处开设有侧边卡接固定槽,所述转向灯灯罩的内侧与侧边卡接固定槽之间卡接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橡胶磨砂层内侧的曲面处均设置有侧边透明支撑板,所述侧边透明支撑板的一端与硬质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侧边透明支撑板的曲面处于橡胶磨砂层之间贴合,所述侧边透明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转向灯灯罩内侧的顶端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硬质支撑杆前后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杆,所述硬质支撑杆中部的一侧开设有内滑动槽,所述滑动限位杆与内滑动槽之间滑动卡接,所述滑动限位杆的一端与内滑动槽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高亮度光带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高亮度光带提供较高亮度的光源,配合橡胶磨砂层,将高亮度光带散发的光线进散射,从而降低对其他人眼部的损伤,防止对其他人的眼部产生眩晕,从而增加本技术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保证高亮度,使得本技术的实用性大大提升。
[0013]2、本技术中,通过橡胶连接杆的设置,在转向灯底座受到碰撞时,能够通过变形,将碰撞产生的力进行缓冲,从而降低转向灯底座的损伤,通过光带内防护罩与转向灯灯罩的双层保护,可增加对高亮度光带的保护,通过滑动限位杆与挤压弹簧的设置,用于在将橡胶磨砂层取出与安装时,通过滑动限位杆,能够将橡胶磨砂层的左右两端距离降低,从而便于橡胶磨砂层的取出,通过挤压弹簧的挤压,将橡胶磨砂层的两侧与转向灯灯罩的内部挤压,以增加橡胶磨砂层与转向灯灯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防眩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橡胶磨砂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转向灯本体结构;11、转向灯底座;12、橡胶连接杆;13、透明橡胶防护套;14、侧边卡接固定槽;15、内光源安装卡槽;16、高亮度光带;17、光带内防护罩;18、转向灯灯罩;
[0020]2、防眩晕结构;21、橡胶磨砂层;22、边缘卡块;23、硬质支撑杆;24、滑动限位杆;25、内限位卡槽;26、侧边透明支撑板;27、内滑动槽;28、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1,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境电商便携式英语翻译装置,包括转向灯本体结构1,转向灯本体结构1包括转向灯底座11,转向灯底座11的一侧开设有内光源安装卡槽15,内光源安装卡槽15的内部固定卡接设置有高亮度光带16,转向灯底座11的一侧卡接设置有转向灯灯罩18,转向灯灯罩18的内侧设置有防眩晕结构2,防眩晕结构2包括橡胶磨砂层21,橡胶磨砂层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硬质支撑杆23,硬质支撑杆2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边缘卡块22,转向灯灯罩18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内限位卡槽25,边缘卡块22与内限位卡槽25之间卡接,硬质支撑杆23的下端面与转向灯底座11的上端面贴合。
[0024]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转向灯本体结构1与防眩晕结构2的具体设置和作用,通过高亮度光带16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高亮度光带16提供较高亮度的光源,配合橡胶磨砂层21,
将高亮度光带16散发的光线进散射,从而降低对其他人眼部的损伤,防止对其他人的眼部产生眩晕,从而增加本技术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保证高亮度,使得本技术的实用性大大提升。
[0025]如图1
‑
4所示,高亮度光带16的上端固定卡接有光带内防护罩17,转向灯底座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连接杆12,转向灯底座11与转向灯灯罩18的外表面套接有透明橡胶防护套13,转向灯底座11一侧的外缘处开设有侧边卡接固定槽14,转向灯灯罩18的内侧与侧边卡接固定槽14之间卡接设置,橡胶磨砂层21内侧的曲面处均设置有侧边透明支撑板26,侧边透明支撑板26的一端与硬质支撑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侧边透明支撑板26的曲面处于橡胶磨砂层21之间贴合,侧边透明支撑板26的另一端与转向灯灯罩18内侧的顶端贴合,硬质支撑杆23前后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杆24,硬质支撑杆23中部的一侧开设有内滑动槽27,滑动限位杆24与内滑动槽27之间滑动卡接,滑动限位杆24的一端与内滑动槽27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28。
[0026]其整个转向灯本体结构1与防眩晕结构2达到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亮防眩摩托三轮车转向灯,包括转向灯本体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本体结构(1)包括转向灯底座(11),所述转向灯底座(11)的一侧开设有内光源安装卡槽(15),所述内光源安装卡槽(15)的内部固定卡接设置有高亮度光带(16),所述转向灯底座(11)的一侧卡接设置有转向灯灯罩(18),所述转向灯灯罩(18)的内侧设置有防眩晕结构(2),所述防眩晕结构(2)包括橡胶磨砂层(21),所述橡胶磨砂层(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硬质支撑杆(23),所述硬质支撑杆(2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边缘卡块(22),所述转向灯灯罩(18)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内限位卡槽(25),所述边缘卡块(22)与内限位卡槽(25)之间卡接,所述硬质支撑杆(23)的下端面与转向灯底座(11)的上端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眩摩托三轮车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亮度光带(16)的上端固定卡接有光带内防护罩(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眩摩托三轮车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底座(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连接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鑫宝杰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