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重油路结构的铝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79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油滤清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油路结构的铝座,铝座本体包括位于下端与滤清器本体螺纹旋接的盖体、水平设置在盖体上方且一端开口的油泵安装腔、设置在油泵安装腔一侧的安装板、设置在油泵安装腔另一侧的出油管及进油管,铝座本体的中心竖直设有贯穿铝座本体的出油通道,油泵安装腔与出油管分别位于出油通道的两侧,出油通道周侧设有与油泵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口,出油管两端分别设有与油泵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设置在靠近油泵安装腔开口处,进油管与盖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减少铝座内的燃油流动阻力。减少铝座内的燃油流动阻力。减少铝座内的燃油流动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重油路结构的铝座


[0001]本技术涉及燃油滤清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油路结构的铝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汽车发动机排放要求的提高,导致滤清器需求不断提高和改进,对滤清器的技术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燃油滤清器的功能是将燃油中的杂质、水和其他污染物过滤掉,提供清洁的燃油,防止喷油嘴锈蚀和堵塞,避免发动机的燃烧室产生积碳,进而确保燃油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03]燃油滤清器包括铝座与滤清器本体,铝座内设有油泵,燃油从铝座进入滤清器本体,经滤清器本体过滤后从油泵处流出铝座,油泵在车辆启动时工作,给予燃油流动的动力,现有的燃油滤清器大多使用有刷油泵,为了保证其使用寿命,仅在汽车启动时工作一段时间而后停止工作,油泵停止后,燃油仍从油泵处流出铝座会增加燃油的流动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重油路结构的铝座,减少铝座内的燃油流动阻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重油路结构的铝座,包括铝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座本体包括位于下端与滤清器本体螺纹旋接的盖体、水平设置在盖体上方且一端开口的油泵安装腔、设置在油泵安装腔一侧的安装板、设置在油泵另一侧的出油管及进油管,所述铝座本体的中心竖直设有贯穿铝座本体的出油通道,所述油泵安装腔与出油管分别位于出油通道的两侧,所述出油通道周侧设有与油泵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口,所述出油管两端分别设有与油泵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在靠近油泵安装腔开口处,所述进油管与盖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出油管交叉处设有供单向阀安装的单向阀安装腔。
[0006]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设置在铝座本体下端的盖体与滤清器本体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产品的装配与维修;油泵安装腔一端开口的设置,便于油泵的安装,只需将油泵插入油泵安装腔内即可;安装板用于将滤清器总成固定在车辆上;出油通道一端设置在盖体内与滤清器本体连通,燃油从进油管进入滤清器本体,经过滤后,通过出油通道回到铝座内,燃油从第一出口流入油泵安装腔,在油泵工作时,燃油在油泵的作用下,从第一连接管流向出油管,即进油管、出油通道、油泵安装腔、第一连接管及出油管形成第一油路,当油泵不工作时,燃油从第二连接管流向出油管,即进油管、出油通道、油泵安装腔、第二连接管及出油管形成第二油路,由于第一连接管设置在靠近油泵安装腔开口处,油泵安装在开口处,燃油从第一连接管流向出油管时,需要从油泵内部流过,油泵内部间隙狭小,若没有油泵的动力驱动,燃油从此处流过会增加其燃油阻力,而第二连接管设置在远离油泵的一端,此处空间宽敞没有阻挡物,燃油可顺畅的从第二连接管流入出油管,减少了燃油阻力,提高燃油通行的顺畅度,减少燃油不必要的消耗。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出油管上对应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处设有排气孔与工艺孔。
[0008]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将排气孔与工艺孔对应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处,保证了铝座美观,设置排气孔在于排放燃油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保证燃油滤清器可以正常工作,设置工艺孔是铸造铝座本体的生产工艺需求。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出油管与进油管的管口处均设有指示燃油流动方向的箭头。
[0010]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在出油管与进油管上设置箭头,便于装配工人在整车装配时,分清出油管与进油管防止混淆,以防接错管路导致燃油滤清器无法正常工作。
[0011]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出油管与进油管的管口、排气孔与工艺孔的孔口、出油通道位于铝座上端的通道口均设有内螺纹。
[0012]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在出油管、进油管、排气孔与工艺孔、出油通道内设置内螺纹的目的在于可供堵头安装,在出油通道内设置内螺纹的目的还在于可以安装加热棒。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6]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
[0017]图4为图2的B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19]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具有双重油路结构的铝座,包括铝座本体1,铝座本体1包括位于下端与滤清器本体螺纹旋接的盖体2、水平设置在盖体2上方且一端开口的油泵安装腔3、设置在油泵安装腔3一侧的安装板4、设置在油泵安装腔3另一侧的出油管5及进油管6,铝座本体1的中心竖直设有贯穿铝座本体1的出油通道7,油泵安装腔3与出油管5分别位于出油通道7的两侧,出油通道7周侧设有与油泵安装腔3连通的第一出口71,出油管5两端分别设有与油泵安装腔3连通的第一连接管8与第二连接管9,第一连接管8设置在靠近油泵安装腔3开口处,进油管6与盖体2连通,第二连接管9与出油管5交叉处设有供单向阀安装的单向阀安装腔91。
[0020]出油管上5对应第一连接管8与第二连接管9处设有排气孔10与工艺孔11,出油管5与进油管6的管口处均设有指示燃油流动方向的箭头12,出油管5与进油管6的管口、排气孔10与工艺孔11的孔口、出油通道7位于铝座上端的通道口均设有内螺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重油路结构的铝座,包括铝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座本体包括位于下端与滤清器本体螺纹旋接的盖体、水平设置在盖体上方且一端开口的油泵安装腔、设置在油泵安装腔一侧的安装板、设置在油泵安装腔另一侧的出油管及进油管,所述铝座本体的中心竖直设有贯穿铝座本体的出油通道,所述油泵安装腔与出油管分别位于出油通道的两侧,所述出油通道周侧设有与油泵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口,所述出油管两端分别设有与油泵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在靠近油泵安装腔开口处,所述进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健李鹏浩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悍滤过滤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