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76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传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底座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框,U型固定框内壁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推动板均与对应的U型固定框的内壁滑动连接,U型固定框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在底座的内部设置定位机构,能够代替螺钉对焦罐八角梁导向座的底部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在设备的顶部设置支撑机构,能够对焦罐八角梁导向座的顶部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焦罐八角梁导向座的安装稳定性,有利于实际的应用。实际的应用。实际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固定结构领域,具体为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干法熄焦是采用惰性气体熄灭赤热焦炭的熄焦方法,干法熄焦能回收利用红焦的显热,改善焦炭的质量,减轻熄焦操作对环境的污染,其原理是以冷惰性气体冷却红焦,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作为二次能源,在热交换设备中给出热量而重新变冷,冷的惰性气体再去冷却红焦,在热交换过程中,焦炭的冷却速度除与焦炭块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惰性气体的温度和惰性气体穿过焦炭层的速度,干熄焦装置的结构形式虽有不同,但工艺流程基本是一致的,成熟的红焦从炭化室中推入焦罐,装有红焦的焦罐用焦罐车运至提升塔,由提升机提升到干熄槽顶,红焦装入干熄槽,在冷却室中与冷惰性气体进行逆流热交换,冷却到250℃以下,冷却的焦炭由干熄槽底部排焦设备排至胶带输送机送往用户,冷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送入干熄槽,与红焦换热后,温度升至800℃左右,热惰性气体经过一次除尘器,除去气体中夹带的粗粒焦粉后进入余热锅炉,锅炉出口处的气体温度降到200℃以下,再经二次除尘器,除去气体中细粒焦粉,然后用循环风机送回干熄槽循环使用,而在这些流程中,焦罐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设备之一,而焦罐在进行使用时,一般在其外侧安装有八角梁,然后在八角梁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座,用于对焦罐进行导向。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大都是通过螺钉安装在底部的元宝梁上的,通过螺钉安装的方式使得焦罐八角梁导向座的底部与元宝梁之间连接足够稳定,但是焦罐八角梁导向座的顶部缺乏固定结构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导致其在使用时,容易出现顶部固定不稳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实际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0006]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框,所述U型固定框内壁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均与对应的U型固定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U型固定框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U型固定框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均贯穿对应的限位槽且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外侧与U型固定框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移动底板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机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板,所述传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均延伸至底座的顶部,所述滑板底部
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传动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传动槽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液压缸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的内部且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均与对应的滑块转动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直板,两个所述移动底板的顶部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顶部的一侧与移动底板的顶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靠近竖直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斜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均与对应的竖直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侧与固定板的外侧之间均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竖直板远离斜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套,对应两个所述滑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对应的竖直板之间均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缓冲板远离第二回位弹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远离缓冲板的一端均贯穿对应的U型固定架,所述滑杆远离缓冲板的一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滑杆的外侧与支撑板的外侧之间均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均设置为梯形结构,所述推动板的顶部远离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均设置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斜面,所述推动板顶部的斜面均与对应的限位块底部的斜面滑动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支撑板远离滑杆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护垫。
[0012]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在底座的内部设置定位机构,能够代替螺钉对焦罐八角梁导向座的底部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在设备的顶部设置支撑机构,能够对焦罐八角梁导向座的顶部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焦罐八角梁导向座的安装稳定性,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主视剖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推动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传动槽;3、定位机构;31、滑板;32、定位板;33、转动杆;34、第一液压缸;35、滑槽;36、滑块;4、U型固定框;5、第二液压缸;6、推动板;7、限位槽;8、移动底板;9、限位块;10、第一回位弹簧;11、支撑机构;111、竖直板;112、斜板;113、固定杆;114、固定板;115、第一加强板;116、U型固定架;117、滑套;118、缓冲板;119、第二回位弹簧;1110、滑杆;1111、支撑板;1112、第二加强板;12、安装板;13、安装孔;14、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2,传动槽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3,底座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框4,U型固定框4内壁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液压缸5,通过U型固定框4便于更好的对第二液压缸5进行安装与固定;第二液压缸5的活塞杆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板6,推动板6均与对应的U型固定框4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液压缸5便于更好的控制推动板6在U型固定框4的内壁进行上下滑动;U型固定框4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7,U型固定框4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底板8,移动底板8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2),所述传动槽(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框(4),所述U型固定框(4)内壁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液压缸(5),所述第二液压缸(5)的活塞杆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板(6),所述推动板(6)均与对应的U型固定框(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U型固定框(4)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U型固定框(4)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底板(8),所述移动底板(8)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底部均贯穿对应的限位槽(7)且与限位槽(7)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9)的外侧与U型固定框(4)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10),所述移动底板(8)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滑板(31),所述传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31),所述滑板(3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2),所述定位板(32)的顶部均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所述滑板(31)底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3),所述传动槽(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34),所述传动槽(2)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液压缸(34)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35),所述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6),所述滑块(36)的底部均延伸至对应的滑槽(35)的内部且与滑槽(35)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33)的底部均与对应的滑块(36)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罐八角梁导向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1)包括竖直板(111),两个所述移动底板(8)的顶部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直板(111),所述竖直板(111)顶部的一侧与移动底板(8)的顶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斜板(112),所述斜板(112)靠近竖直板(1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能彭望吴惑孔祥凤胡旗显向前勇倪乾刚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博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