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熄炉内环墙局部破损后安全生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焦配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炉内环墙局部破损后安全生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干熄焦过程中,1000℃的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130℃的低温惰性循环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低于200℃)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干熄炉环形气道是由双层圆形墙体构成的循环气体流通通道,与红热焦炭换热后,由此通道导入到一次除尘器,内环墙体采用带沟舌的莫来石砖砌筑。内环墙体需要承受红热焦炭向下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红焦装入时的冲击力以及侧向压力等。当干熄炉预存区充满焦炭时,环形气道内墙体的下部所承受的侧向压力大于上部所承受的侧向压力,引起环形气道内墙向外墙体方向产生位移。如位移量过大时,内环墙体将产生永久性变形,进而发生破损垮塌。而大量空气会通过破损坍塌的部位进入到预存段与红焦接触发生燃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熄炉内环墙局部破损后安全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调控干熄炉各部位温度S1.1:控制锅炉入口T6温度,随着气料比的增加,锅炉入口T6温度控制在650℃~750℃之间;S1.2:控制干熄炉中栓并对其温度进行监测,空气导入中栓全部关闭且在空气导入管道法兰处打入盲板,并新接管道通入氮气;在中栓平台设置温度点,随时监控中栓温度变化;S1.3:控制排焦温度,排焦温度要比正常生产时略低10℃,控制在130℃以下,对于排焦温度高于130℃,排焦喷淋装置对焦炭进行喷水降温;S1.4:监控干熄炉冷却段圆周方向温度,控制干熄炉圆周最高温度,上部温度四点T4不超过400℃,干熄炉下部四点温度T3不超过200℃;S2、监测循化气体情况S2.1:监测循环气体成分,循环气体可燃组分H2、CO控制方法转为充氮气稀释法,系统冲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利俊,白晓光,李春燕,江鑫,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