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包括造粒塔,造粒塔内部上方设有造粒喷头,造粒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体;造粒塔上方设置有水幕系统,水幕系统包括冷却水槽、与冷却水槽相连接的内壁水幕件、水雾组件,冷却水由内壁水幕件流出并沿造粒塔的锥形筒体内壁向下流动,同时冷却水由水雾组件喷出在造粒塔的筒体内部区域形成水雾,造粒塔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口,并在出料管口处设置有排料阀。采用塔内壁水幕冷却——塔内水雾冷却相结合的冷却固化方式,造粒喷头喷射出来的熔融物料液滴先与冷却水水雾接触,进行迅速降温固化,再沿塔内壁下落过程中与冷却水充分接触,达到快速固化冷却,降低了现有造粒塔的高度。降低了现有造粒塔的高度。降低了现有造粒塔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回收再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弃PET塑料在回收时,需要经过打碎、除标、漂洗等的过程,获得PET塑料碎片。进一步处理还包括熔融造粒处理,获得PET颗粒。
[0003]传统的PET颗粒料的制备通常是采用熔融挤出方式:该工序主要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组内进行,即装入料斗中的废塑料借助卧式搅拌桨进入机筒中。在工艺规定的温度作用210~240℃下,塑料从固体状态转变为熔融状态的可塑物体,经挤出口挤出塑化。再经水冷拉条、吹干、切粒、筛选等工艺步骤获得颗粒状的PET塑料产品,工艺步骤较为复杂繁琐。
[0004]在熔融物料造粒设备中,其一种是高塔熔融造粒,即在造粒塔内设置造粒头,熔融物料被造粒头喷出后,在造粒塔内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过程中逐步固化,这种造粒过程造粒头喷出、下落固化即可得到颗粒状物料,但这种设备需要相应的高度才能满足固化要求,因此一般造粒塔都比较高,设备一次投资较高,且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减低造粒塔高度的同时,可以满足冷却固化要求。
[000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包括造粒塔,所述造粒塔内部上方设有造粒喷头,所述造粒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体;所述造粒塔上方设置有水幕系统,所述水幕系统包括冷却水槽、与所述冷却水槽相连接的内壁水幕件、水雾组件,冷却水由内壁水幕件流出并沿所述造粒塔的锥形筒体内壁向下流动,同时冷却水由水雾组件喷出在所述造粒塔的筒体内部区域形成水雾,所述造粒塔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口,并在出料管口处设置有排料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雾组件包括端部具有进水口的环形水雾管,所述水雾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嘴,用于喷出水雾。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雾管位于所述造粒塔顶部上方,且所述水雾管的环形内径尺寸为所述造粒塔顶部的内径尺寸的一半。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造粒塔的底部中心通过多个支撑杆固定有过滤筒体,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过滤筒体的外壁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造粒塔底部的内壁上。
[0011]更进一步地,在所述过滤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底端穿过所述排料阀并延伸至出料管口的外部。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筒体的顶部为锥形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壁水幕件为设置在造粒塔内壁上方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内侧设有溢流挡板,所述溢流挡板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道通过回收管道与冷却水槽相连接。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管道上设置有回收水过滤装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槽的出水端通过冷却水管道与所述内壁水幕件、水雾组件相连通。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中采用塔内壁水幕冷却——塔内水雾冷却相结合的冷却固化方式,造粒喷头喷射出来的熔融物料液滴先与冷却水水雾接触,进行迅速降温固化,再沿塔内壁下落过程中与冷却水充分接触,达到快速固化冷却,冷却固化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现有技术造粒塔的高度,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0019]2、固化后的塑料颗粒随着冷却水向下流动至塔底的出料管口,物料通过排料阀排出,冷却水自进排水管道排出,直接实现物水分离,冷却水通过回收管道回到冷却水槽回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造粒塔底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造粒塔1、造粒喷头2、冷却水槽3、水幕件4、水雾组件5、出料管口6、排水管道7、过滤筒体8、回收水过滤装置9、排料阀10、支撑杆11、回收管道101、冷却水管道102、溢流槽401、溢流挡板402、环形水雾管501、喷嘴5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如图1
‑
3所示,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包括造粒塔1,所述造粒塔1内部上方设有造粒喷头2,所述造粒塔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体;所述造粒塔1上方设置有水幕系统,所述水幕系统包括冷却水槽3、与所述冷却水槽3相连接的内壁水幕件4、水雾组件5,冷却水由内壁水幕件4流出并沿所述造粒塔1的锥形筒体内壁向下流动,同时冷却水由水雾组件5喷出在所述造粒塔1的筒体内部区域形成水雾,所述造粒塔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口6,并在出料管口6处设置有排料阀10。
[0027]本技术中采用塔内壁水幕冷却——塔内水雾冷却相结合的冷却固化方式,造粒喷头喷射出来的熔融物料液滴先与造粒塔1的筒体内部区域水雾组件5喷出的冷却水水雾接触,进行迅速降温固化,再沿塔内壁下落过程中与内壁水幕件4冷却水充分接触,达到快速固化冷却,冷却固化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现有技术造粒塔的高度,结构简单,维护成
本低。
[0028]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
[0029]所述水雾组件5包括端部具有进水口的环形水雾管501,所述水雾管50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嘴502,用于喷出水雾。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雾管501位于所述造粒塔1的顶部上方,且所述水雾管501的环形内径尺寸为所述造粒塔1顶部的内径尺寸的一半。
[0031]保证经由喷嘴502喷出的水雾可以覆盖整个塔体内部,提高造粒喷头喷射出来的熔融物料液滴可以与冷却水雾充分接触,确保提高其冷却固化效率。
[0032]如图2、3所示,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
[0033]在所述造粒塔1的底部中心通过多个支撑杆11固定有过滤筒体8,所述支撑杆1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过滤筒体8的外壁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造粒塔1底部的内壁上。
[0034]冷却水下落后聚集在造粒塔1的底部,经由过滤筒体8过滤,冷却水进行过滤筒体8内部,而颗粒状的塑料产品则留在造粒塔1的底部。
[0035]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滤筒体8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7,所述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包括造粒塔(1),所述造粒塔(1)内部上方设有造粒喷头(2),所述造粒塔(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塔(1)上方设置有水幕系统,所述水幕系统包括冷却水槽(3)、与所述冷却水槽(3)相连接的内壁水幕件(4)、水雾组件(5),冷却水由内壁水幕件(4)流出并沿所述造粒塔(1)的锥形筒体内壁向下流动,同时冷却水由水雾组件(5)喷出在所述造粒塔(1)的筒体内部区域形成水雾,所述造粒塔(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口(6),并在出料管口(6)处设置有排料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组件(5)包括端部具有进水口的环形水雾管(501),所述水雾管(50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嘴(502),用于喷出水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管(501)位于所述造粒塔(1)的顶部上方,且所述水雾管(501)的环形内径尺寸为所述造粒塔(1)顶部的内径尺寸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造粒塔(1)的底部中心通过多个支撑杆(11)固定有过滤筒体(8),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英喜,卞鑫鑫,杨一帆,安伟中,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鑫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