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插板式抽屉型光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62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4
一种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插板式抽屉型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培养箱和可置于培养箱内的培养柜;所述培养箱的内侧壁竖向设置有光源;所述培养柜整体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制成,其设有多层培养抽屉,每个培养抽屉均设有外把手和排液阀。采用立体式抽屉型的结构,可增加底表面积以适应冈比亚藻的附着生长;所述培养柜为全透明亚格力材质,保持其透光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重量。有效扩大培养底面积,同时保证冈比亚藻生存所需要的的光照等条件,且有效减少培养所占空间。养所占空间。养所占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插板式抽屉型光生物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冈比亚藻培养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插板式抽屉型光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微藻作为食物链中重要一环,其不仅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资源为人类提供便利,也可能产生生物毒素通过食物链生物放大,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例如亚历山大藻产生的麻痹性贝毒,利马原甲藻产生的大田软海绵酸,以及冈比亚藻产生的西加鱼毒素和刺尾鱼毒素。微藻产生的这些毒素已严重危害到了渔民以及以海鲜为食的沿海居民的生命健康,阻碍了渔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毒素的生物产生机制,化学结构,致病原因以及解毒方法尚未研究彻底,因此不能达到有效的预防。其中研究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毒素的标准品的获取困难。微藻在自然界生长,虽然生物量庞大但是收集困难,需要纯化的人工培养才能获取纯种藻,并且单个藻细胞含毒量低,需要大量纯种的藻细胞,才能提取出目标毒素的高纯度样品,因此需要微藻的大规模养殖。
[0003]目前对于浮游微藻的培养以及大规模养殖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于底栖的微藻规模化培养的方法尚不完善。有许多深海毒素都是由底栖的微藻产生的,如大田软海绵酸、刺尾鱼毒素等,这些毒素毒性强,危害大但生物合成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规模化培养产毒藻种以探究毒素的合成机制。冈比亚藻由于附着生长且生长周期较长,难于纯化以及规模化培养,传统的微藻规模化的工艺亦无法完全适用,因此需要一套合适冈比亚藻的规模化培养装置填补这一缺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插板式抽屉型光生物反应器,有效扩大培养底面积,同时保证冈比亚藻生存所需要的的光照等条件,且有效减少培养所占空间。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插板式抽屉型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培养箱和可置于培养箱内的培养柜;所述培养箱的内侧壁竖向设置有光源;所述培养柜整体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制成,其设有多层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培养抽屉,每个培养抽屉均设有外把手和排液阀。
[0007]所述光源包括日光光源和紫外光源。
[0008]所述培养箱的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设有4个,分设于箱体的四角,且移动轮设有刹车结构。
[0009]所述培养箱的正面呈开口设置或采用活动板与培养箱的箱体连接。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采用插板式抽屉型培养柜,增加底表面积以适应底栖甲藻的附着生长;所述培养柜为全透明亚格力材质,保持其透光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重量。
[0012]2、冈比亚藻人工培养相对困难,本技术可对其规模化培养,能够获得较高的培养密度,实现纯种冈比亚藻培养。
[0013]3、通过本技术,可采用半连续培养的方法即收藻时留部分藻液不仅可为下次培养提供种源,同时经实验证明,冈比亚藻长时间培养在光生物反应器底部形成的基地可为新的藻种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有益于提高冈比亚藻的密度和活力。
[0014]4、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根据需求进行放大,适用于冈比亚藻的大规模连续培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冈比亚藻培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2为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培养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光生物反应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光生物反应器中冈比亚藻的培养示意图;
[0020]图6为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对冈比亚藻密度的影响;
[0021]图7为不同温度对冈比亚藻密度的影响;
[0022]图8为不同光照强度对冈比亚藻密度的影响;
[0023]图9为不同光照强度对冈比亚藻活力的影响。
[0024]附图标记:培养箱1,移动轮2,培养抽屉3,紫外光源4,日光光源5,培养柜6,外把手7,排液阀8。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培养箱1和可置于培养箱1内的培养柜6;所述培养箱1的内侧壁竖向设置有日光光源5和紫外光源4;所述培养柜6整体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制成,其设有多层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培养抽屉3,每个培养抽屉3均设有外把手7和排液阀8。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设有可方便移动的移动轮2,所述移动轮2设有4个,分设于箱体的四角,且移动轮2设有刹车结构。所述培养箱1的正面呈开口设置或采用活动板与培养箱1的箱体连接。
[0027]所述培养箱1为冈比亚藻的生长提供光照和温度,同时设置的紫外光源4可对整体培养环境进行消毒灭菌。本实施例采用插板式抽屉型的培养柜6,有效扩大底表面积便于冈比亚藻附着生长,柜体全部由透明亚克力材质构成,保持透光性同时减轻重量。培养柜6的每一层培养抽屉3均设置有外把手7和排液阀8,便于藻的收集。
[00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冈比亚藻的的培养方法,首先是对冈比亚藻的藻种扩大培养以此保存充足状态良好的藻种源,然后取培养瓶中藻液转入光生物反应器调整到合适的温度和光照后进行培养和收集。
[0029]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0]一、冈比亚藻的实验室扩大培养
[0031]1、配置液体培养基
[0032]配置所需的营养盐,采用L1培养基(不添加Na2SiO3)全部灭菌后分装储存在4℃冰箱中。过滤海水并将盐度调至31
±1‰
后灭菌待用。将灭菌海水和L1培养基按900:1的比例配置成液体培养基,倒入桶中,置于无菌处保存待用。
[0033]2、冈比亚藻的接种及扩增
[0034]在无菌操作台将藻种转移至多个TC处理的歪口细胞培养瓶并水平放置进行培养。培养至指数期(光学显微镜下镜检细胞密度大概在3500~6000个/毫升),然后进行转接,如此反复使藻种保持在生产力最高水平。
[0035]3、藻种扩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0036]在藻种液体扩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藻种液的质量。可以通过观察培养瓶底部藻体颜色和状态判断活力,一般有大块浮起的藻体漂在水面表明活力不好,也可以通过采取随机抽样法从培养瓶中抽取几个进行显微镜观察鉴定是否污染。一旦发现藻种污染应该立即放弃该批次藻液。培养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培养瓶的晃动,以防影响底栖藻的附着,从而影响藻种的活力。
[0037]二、冈比亚藻的光生物反应器培养
[0038]1、光生物反应器的准备
[0039]光生物反应器接种之前,对培养柜6进行喷酒精清洗,然后将其放置于培养箱1内并打开培养箱1的紫外光源4进行消毒灭菌1~2小时。
[0040]2、光生物反应器的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插板式抽屉型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和可置于培养箱内的培养柜;所述培养箱的内侧壁竖向设置有光源;所述培养柜整体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制成,其设有多层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培养抽屉,每个培养抽屉均设有外把手和排液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培养冈比亚藻的插板式抽屉型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志柳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