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浇带底模支撑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后浇带施工脚手架
,特别是涉及后浇带底模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单体较大的为了避免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收缩不均产生沉降或者有害裂缝,都会设置一条后浇带,等到主体的混凝土凝固收缩完成之后再进行后浇带施工。
[0003]后浇带最常见的施工方式之利用满堂红支架支撑后浇带的底模,但是这种支撑方式设置比较困难和拆除比较困难。为了解决上述困难也有一体式的支撑架出现,拆除整个底板的支撑体系时,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架保留。但是底模的支撑模板一般比较大,拆除其他位置的底模保留后浇带底模的过程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后浇带底模支撑体系。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固定式后浇带支撑架,在拆除其他地区保留后浇带底部的模板是比较繁琐复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后浇带底模支撑体系,采用如下方案。
[0007]后浇带底模支撑体系,包括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架,和顶撑在支撑架上且位于后浇带下方横跨后浇带两侧的模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后浇带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架(1),和顶撑在支撑架(1)上且位于后浇带下方横跨后浇带在两侧的模板(2),所述支撑架(1)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竖向排列的支撑单元(1a),和位于支撑架(1)最上方用于支撑模板(2)的顶托(1b),顶托(1b)顶部的托板(1b2)呈U形具有向上开口的凹槽,所述模板(2)的底部固定有龙骨(3),龙骨(3)支设托板(1b2)的凹槽中,所述模板(2)上龙骨(3)的两侧带有挡板(4),所述挡板(4)与托板(1b2)的两个翼缘紧贴;所述支撑单元(1a)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a1),多个支撑杆(1a1)之间通过横杆(1a2)连接固定,支撑杆(1a1)的顶部固定有套管(1a3),上方的支撑杆(1a1)插入到下方支撑杆(1a1)的套管(1a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档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a1)的中部固定有盘扣(1d),在横杆(1a2)的两端具有与盘扣(1d)配合的卡钩,并通过卡钩与盘扣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档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后利,赵华颖,彭超,方楚雄,李志鹏,罗程,陈圣鹏,牛超凡,韩景扬,许起发,国静,雷皇,唐忠彬,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