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1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包括防冲击服主体,防冲击服主体内部设置有内衬组合护板,内衬组合护板的形状尺寸与防冲击服主体相匹配,内衬组合护板包括形状尺寸相同的抗压板和纳米吸能缓冲层,所述抗压板设置在远离人体的一侧,所述纳米吸能缓冲层设置在靠近人体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以其优异的抗冲击能力能应用于环境复杂的工作场所,当遇到冲击地压事故时,通过内置的纳米吸能材料将外界冲击动力转化为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


[0001]本技术属于矿井人体防护
,具体属于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

技术介绍

[0002]矿井行业是一种高危职业,工人们要长期处于距离地面几百米以下的矿井中进行工作开采。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矿井的环境设备都有所提高,但是工人们的个体安全防护还是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危害。
[0003]矿井防护服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有不同功能的防护服,作业人员在矿井操作环境中穿着。如冲击地压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冲击地压发生时,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对作业人员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伤害。但是现有的防冲击服大多数通过特殊面料实现抵抗外力的冲击,例如通过纤维、纱线、织物结构等改变抗冲击性能,防护效果十分有限,同时抗冲击能力也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当发生冲击地压等事故时,本技术的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可通过双层缓冲,逐层递减,减少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尤其是内置的纳米吸能缓冲层可以将外界冲击动力转化为固体

液体的界面能和摩擦热能,抵抗外力冲击,有效实现人员安全防护;同时该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兼具使用安全、可靠、适用性强、质量轻便及警示等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包括防冲击服主体,所述防冲击服主体内部设置有内衬组合护板,内衬组合护板的形状尺寸与防冲击服主体相匹配,所述内衬组合护板包括形状尺寸相同的抗压板和纳米吸能缓冲层,所述抗压板设置在远离人体的一侧,所述纳米吸能缓冲层设置在靠近人体一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衬组合护板外侧设置有超高强纤维合成材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板采用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备,所述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吸能缓冲层内部填充有纳米吸能材料,所述纳米吸能材料封装在柔性封装材料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吸能材料包括纳米多孔材料和非浸润性功能液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板背面设置有粘胶,所述抗压板与所述纳米吸能缓冲层粘接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板为一整体或由多个抗压板模块拼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板按照人体弧度注塑加工一次注射成型。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冲击服主体的肩部与腰部均设置有安全扣连接带。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冲击服主体表面设置有反光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在防冲击服主体中设置内衬组合护板,内衬组合护板由抗压板与纳米吸能缓冲层组成,抗压板与纳米吸能缓冲层构成双层缓冲,逐层递减减小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有效减缓冲击载荷,实现矿井工人的个体防护,同时兼具使用安全可靠、适用性强、质量轻便及警示等特点,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0017]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抗压板采用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抗冲击力强;纳米缓冲层内部填充纳米吸能材料,在受到冲击力的时候,纳米吸能材料可以瞬时响应,将外界冲击动力转化为固体

液体的界面能和摩擦热能。
[0018]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内衬组合护板中的抗压板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贴合人体,穿着灵活自由,不影响弯腰下蹲等动作,便于携带,具有使用安全、可靠、适用性强、质量轻便等特点。
[0019]进一步的,所述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带有反光条,在井下黑暗环境中有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纳米吸能缓冲层的透视图;
[0022]图3为实施例内衬组合护板模块化设计图
[0023]附图中:1

防冲击服主体,2

内衬组合护板;21抗压板;3

铭牌,4

安全扣连接带,5

反光条,6

纳米吸能缓冲层,7

纳米吸能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包括防冲击服主体1、设置在防冲击服主体1前胸和后背内部的内衬组合护板2,内衬组合护板2的尺寸与防冲击服主体1的尺寸相匹配,内衬组合护板2包括形状尺寸相同的抗压板21和纳米吸能缓冲层6,抗压板21和纳米吸能缓冲层6粘接在一起,抗压板21设置在远离人体的一侧,纳米吸能缓冲层6设置在靠近人体的一侧,舒适柔软。
[0026]优选的,内衬组合护板2外部包裹缝制有超高强纤维合成材料。
[0027]优选的,抗压板21为一整体或者由多个抗压板模块拼接得到。
[0028]优选的,抗压板21按照人体工学设计,采用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通过注塑加工一次注射成型,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等材料。
[0029]优选的,抗压板21背部含有粘胶,用以与纳米吸能缓冲层6粘连。
[0030]优选的,如图2所示,纳米吸能缓冲层6由封装在柔性材料中的纳米吸能材料7构成,纳米吸能材料7由纳米多孔材料和非浸润性功能液体组成,吸能密度可达到30J/g以上,常规状态下为均匀可流动液体。
[0031]优选的,防冲击服主体1表面设置有反光条5,在井下黑暗环境中具有警示安全作用。
[0032]优选的,防冲击服主体1表面设有铭牌3,标明防护服类型及生产单位。
[0033]优选的,防冲击服主体1肩部与腰部均设置有安全扣连接带4,安全扣连接带4用于根据不同体态的人调节宽度,使穿着更为合适。
[0034]本技术的抗压板21和纳米吸能缓冲层6构成双层缓冲,逐层递减减小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纳米吸能材料在外力冲击作用时,外界动能会迫使非浸润性功能液体流入纳米多孔材料孔道内部,将外力机械功转化为固体-液体的界面能和摩擦热能,外力撤销后,功能液体流出纳米孔道,材料可多次重复利用。
[0035]优选的,纳米吸能材料面对非线性、高速冲击甚至多次冲击时,缓冲吸能效果优异。
[0036]优选的,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在矿井底下使用时,其所涉及的材料均满足阻燃抗静电性能。
[0037]优选的,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在遇到冲击地压事故时,通过内置的纳米吸能材料将外界冲击动力转化为固体

液体的界面能和摩擦热能,抵抗外力冲击,有效实现人员安全防护。
[0038]优选的,本技术的内衬组合护板2还可以叠加使用,具体结构为抗压板

纳米吸能缓冲层

抗压板

纳米吸能缓冲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冲击服主体(1),所述防冲击服主体(1)内部设置有内衬组合护板(2),内衬组合护板(2)的形状尺寸与防冲击服主体(1)相匹配,所述内衬组合护板(2)包括形状尺寸相同的抗压板(21)和纳米吸能缓冲层(6),所述抗压板(21)设置在远离人体的一侧,所述纳米吸能缓冲层(6)设置在靠近人体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组合护板(2)外侧设置有超高强纤维合成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板(21)采用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备,所述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防冲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吸能缓冲层(6)内部填充有纳米吸能材料,所述纳米吸能材料封装在柔性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庆党文龙史雅娜李盟洁卫琛浩刘致远马啸赵君慧刘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