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81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包括两座框底座,两座框底座前侧之间设置有前支撑组件,两座框底座后侧之间设置有后支撑组件,前支撑组件具有横向放置和向下旋转打开两种状态,后支撑组件具有横向放置和向后退出打开两种状态,前支撑组件的打开状态联合后支撑组件的打开状态成“八”字型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汽车座椅拆卸下来作为单独的座椅使用时,将其支撑在地面上,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极大地提高了椅子的使用舒适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收纳的位置位于座框底座的下方,不占用汽车座椅的使用空间;在打开状态时呈“八”字型支撑,其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稳步发展,汽车座椅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在未来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汽车座椅主要包括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通常坐垫骨架包括座框骨架和对称设置在座框骨架下端的两座框底座。
[0003]人们在外面游玩时,有时候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需要将汽车座椅拆下来使用。现有的可拆卸式汽车座椅没有设置撑腿结构,将汽车座椅拆下来作为单独的椅子使用时,由于与地面贴近,椅子的使用舒适度较差。因此亟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专利技术一种带有撑腿结构的汽车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该撑腿结构安全、稳定性好,收纳和使用方便,能提高汽车座椅拆卸后作为独立椅子使用时的舒适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包括两座框底座,两座框底座前侧之间设置有前支撑组件,两座框底座后侧之间设置有后支撑组件,所述前支撑组件具有横向放置和向下旋转打开两种状态,所述后支撑组件具有横向放置和向后退出打开两种状态,所述前支撑组件的打开状态联合后支撑组件的打开状态成“八”字型布置。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前支撑组件包括两前支撑杆支和连接在两前支撑杆支之间的前撑杆横管,两前支撑杆支的前端分别铰接在两座框底座上,所述座框底座下边缘的最前端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第一水平翻边,所述前支撑杆支和对应的座框底座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能使可转动的前支撑杆支在横向放置状态时水平固定,在打开状态时通过第一水平翻边抵挡限位。该处的限位结构设计巧妙,制作成本低。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后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后撑杆横管、第二后撑杆横管和后撑杆竖管,所述后撑杆竖管连接在第一后撑杆横管和第二后撑杆横管之间,所述后撑杆竖管上滑动连接有后撑杆保持支架,所述后撑杆保持支架通过台阶螺栓组件铰接在其中一侧的座框底座上,所述后撑杆保持支架与对应侧的座框底座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能使后支撑组件在打开状态时受力支撑,所述座框底座上边缘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水平翻边,座框底座上边缘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水平翻边,所述第二水平翻边高于第三水平翻边,当后支撑组件处于横向放置时,后支撑组件前低后高,第一后撑杆横管的两端置于第三水平翻边上,并能通过第二水平翻边抵挡限位;所述第三水平翻边的末端设置有卡口,当后支撑组
件处于向后退出打开状态时,卡口能挡住后撑杆横管前端,防止后撑杆横管向前滑动。后支撑组件处于横向放置时,利用第二水平翻边和第三水平翻边的高度差进行限位,后支撑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利用卡口进行限位,设计巧妙、制作成本低。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前支撑杆支的后端套设有第一塑料保护套,用于代替前支撑杆支与地面接触,对前支撑杆支起保护作用。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后撑杆横管的两端套设有消音套,所述第二后撑杆横管的两端套设有第二塑料保护套。消音套有利于减小第一后撑杆横管移动时发出的机械声,第二塑料保护套用于代替第二后撑杆横管与地面接触,对第二后撑杆横管起保护作用。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后撑杆保持支架呈“U”形,后撑杆保持支架的两侧面上设置有供后撑杆竖管穿过的通孔,后撑杆保持支架的底面与台阶螺栓组件连接,所述通孔的前后侧均设置有自润滑衬套。后撑杆保持支架结构设计巧妙,既能与后撑杆竖管稳定地滑动连接,又能与座框底座铰接;自润滑衬套有利于减少后撑杆保持支架的磨损,降低后撑杆保持支架滑动时的噪音。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前支撑杆支的中部垂直设置有第一弹簧挂销,所述座框底座上垂直设置有第二弹簧挂销,所述拉伸弹簧的其中一端勾挂在第一弹簧挂销的限位槽中,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勾挂在第二弹簧挂销的限位槽中,通过带限位槽的弹簧挂销实现拉伸弹簧在前支撑杆支和座框底座上的安装,拉伸弹簧不易脱落,安装稳定性好。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汽车座椅拆卸下来作为单独的座椅使用时,本撑腿结构将其支撑在地面上,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极大地提高了椅子的使用舒适性;2、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未使用时撑腿结构整体收纳在座框底座的下方,使用时只需将前支撑组件向下旋转打开,将后支撑组件向后拉出;且撑腿结构收纳的位置位于座框底座的下方,不占用汽车座椅的使用空间;3、撑腿结构打开状态时呈“八”字型支撑,其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处于横向放置状态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主要由两座框底座1、前支撑组件2和后支撑组件3组成。两座框底座1前侧之间设置前支撑组件2,两座框底座1后侧之间设置后支撑组件3。
[0018]前支撑组件2具有横向放置和向下旋转打开两种状态,后支撑组件3具有横向放置和向后退出打开两种状态,前支撑组件2的打开状态联合后支撑组件3的打开状态成“八”字型布置。
[0019]最好是,前支撑组件2包括两前支撑杆支201和连接在两前支撑杆支201之间的前撑杆横管202,两前支撑杆支201的前端分别铰接在两座框底座1上。座框底座1下边缘的最前端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第一水平翻边203,前支撑杆支201和对应的座框底座1之间设置有
拉伸弹簧204,拉伸弹簧204能使可转动的前支撑杆支201在横向放置状态时水平固定,在打开状态时通过第一水平翻边203抵挡限位。该处的限位结构设计巧妙,制作成本低。
[0020]最好是,后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后撑杆横管301、第二后撑杆横管302和后撑杆竖管303,后撑杆竖管303连接在第一后撑杆横管301和第二后撑杆横管302之间;后撑杆竖管303上滑动连接有后撑杆保持支架304,后撑杆保持支架304通过台阶螺栓组件305铰接在其中一侧的座框底座1上;后撑杆保持支架304与对应侧的座框底座1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306,扭转弹簧306能使后支撑组件3在打开状态时受力支撑。座框底座1上边缘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水平翻边307,座框底座1上边缘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水平翻边308。第二水平翻边307高于第三水平翻边308,当后支撑组件3处于横向放置时,后支撑组件3前低后高,第一后撑杆横管301的两端置于第三水平翻边308上,并能通过第二水平翻边307抵挡限位。第三水平翻边308的末端设置有卡口312,当后支撑组件3处于向后退出打开状态时,卡口312能挡住后撑杆横管301前端,防止后撑杆横管301向前滑动。后支撑组件3处于横向放置时,利用第二水平翻边307和第三水平翻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包括两座框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座框底座(1)前侧之间设置有前支撑组件(2),两座框底座(1)后侧之间设置有后支撑组件(3),所述前支撑组件(2)具有横向放置和向下旋转打开两种状态,所述后支撑组件(3)具有横向放置和向后退出打开两种状态,所述前支撑组件(2)的打开状态联合后支撑组件(3)的打开状态成“八”字型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组件(2)包括两前支撑杆支(201)和连接在两前支撑杆支(201)之间的前撑杆横管(202),两前支撑杆支(201)的前端分别铰接在两座框底座(1)上,所述座框底座(1)下边缘的最前端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第一水平翻边(203),所述前支撑杆支(201)和对应的座框底座(1)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204),所述拉伸弹簧(204)能使可转动的前支撑杆支(201)在横向放置状态时水平固定,在打开状态时通过第一水平翻边(203)抵挡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汽车座椅的撑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后撑杆横管(301)、第二后撑杆横管(302)和后撑杆竖管(303),所述后撑杆竖管(303)连接在第一后撑杆横管(301)和第二后撑杆横管(302)之间,所述后撑杆竖管(303)上滑动连接有后撑杆保持支架(304),所述后撑杆保持支架(304)通过台阶螺栓组件(305)铰接在其中一侧的座框底座(1)上,所述后撑杆保持支架(304)与对应侧的座框底座(1)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306),所述扭转弹簧(306)能使后支撑组件(3)在打开状态时受力支撑,所述座框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江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