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78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热电变换装置,该热电变换装置(1)具有多个p型热电元件(10)和n型热电元件(11),与应配置各个热电元件(10、11)的位置对应配置的多个放热侧电极(13),在形成平面的放热侧基板(14)的表面上配置成矩阵状,关于多个p型热电元件(10)和多个n型热电元件(11),在使吸热侧电极(5)在这些热电元件的吸热侧端面上滑动的同时,所述各个热电元件(10、11)的放热侧端面和放热侧电极(13)利用焊锡(12)进行接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多个热电元件的吸热面上安装吸热侧电极的同时,在各热电元件的放热面上安装放热侧电极,全部的热电元件电气性串联,热并联地构成的热电变换装置,特别是涉及制造性良好,具有优良的接合可靠性的热电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热电变换装置组合利用了汤姆逊效应、佩尔蒂效应、塞贝克效应等热电效应的热电元件而构成,作为将电气变换成热量的温度调整单元,已经大批量生产化。此外,作为发电单元,其研究开发也正逐步推进。作为发电单元的热电变换装置,在具有电极的绝缘基板上相隔配置多个热电元件,电气性串联,热并联。为了使热电变换装置的发电效率与热电元件自身的发电效率接近,需要顺利地进行对热电元件的一端的热供给和从热电元件的另一端的放热。因此,在构成热电变换装置的基板中使用热传导优良的陶瓷基板。另外,由电阻低的材料构成配置在热电元件的端部上的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通过加热,热电变换装置进行工作,同时,各结构部件与常温时相比热膨胀了。这时,根据各结构部件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和吸热侧与放热侧的温度差,各部件上的变形量不同。由于该热变形量的差异,热电元件的接合部和热电元件有时容易损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电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线基板;多个热电元件,其一个端面固定并垂直设在上述配线基板上;多个电极部件,其配置成与多个上述热电元件的另一个端面接触;盖部,其通过配置成在从上述热电元件的一个端面向另一 个端面的方向上施加压力,来保持多个上述热电元件和多个上述电极部件;以及结合部件,其保持上述配线基板与上述盖部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馆山和树十河敬宽井口知洋斋藤康人荒川雅之近藤成仁常冈治原昭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