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60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抽吸装置的抽气孔,所述罐体的上半部分采用带涂药棒的柔性顶罩,下半部分采用玻璃罐体;所述涂药棒从上到下分为把手部分、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涂药端;涂药棒的第二固定部与柔性顶罩密封连接,涂药棒的涂药端伸入罐体内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件,所述涂药棒的第一固定部通过金属支撑条与固定件支撑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负压下进行涂药,使得药液更容易进入体内。使得药液更容易进入体内。使得药液更容易进入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


[0001]本技术属于拔罐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

技术介绍

[0002]拔罐是一种用杯罐做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是我国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0003]先秦时期的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到了宋金元时代,竹罐已经完全代替了兽角,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趁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至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同时,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
[0004]综上所述,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长期以来,拔罐主要是用以治疗痈种疮毒,清代虽有所拓展,而从总的情况,仍宥于疮疡外科的外治法之中,清末之后,随着针灸医学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于民间,其发展更趋于停滞。随着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升,拔罐法在当代医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防止被毒蛇咬后毒素的扩散,可采用吮吸法和拔罐法将毒素吸出,然后进行涂药包扎;被蚊虫叮咬后,用梅花针刺破被叮咬的患处,先进行拔罐吸毒后抹药进行治疗。
[0005]体外治疗经皮肤给药常用的注射方法,进药高效但部分人不愿接受,涂抹顺从性好却吸收少,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微针给药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是利用微小针头在短时间内大量刺破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以便大量药物渗透到皮肤内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此技术需要专业人员的复杂操作,而且价格昂贵,因此仍然需要进行改进。
[0006]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和毛细血管破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微针的效果,结合此时涂药,药液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在负压下进行涂药的拔罐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在负压下进行涂药,使得药液更容易进入体内。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抽吸装置的抽气孔,所述罐体的上半部分采用带涂药棒的柔性顶罩,下半部分采用玻璃罐体;
[0010]所述涂药棒从上到下分为把手部分、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涂药端;涂药棒的
第二固定部与柔性顶罩密封连接,涂药棒的涂药端伸入罐体内部;
[0011]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件,所述涂药棒的第一固定部通过金属支撑条与固定件支撑连接。
[0012]本技术的原理为:在拔罐器的负压状态下,皮肤毛孔舒张,产生微小裂隙,就像微针技术制造的微型创口,此时通过涂药棒在皮肤表面给药,药液容易进入体内。
[0013]罐体的上半部分采用柔性顶罩,操作者移动涂药棒时,柔性顶罩可以有一定的形变来适应涂药棒的运动。操作者可以手握涂药棒的把手部分对涂药棒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
[0014]金属支撑条及固定件在形成负压时与涂药棒第一固定部环卡式连接,支撑涂药棒,形成负压后将金属撑条与涂药棒分离便于涂药棒上的棉签接触皮肤完成涂药。
[0015]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罐体的开口直径为5

15cm,壁厚0.2

0.5cm,整个罐体的高度5

15cm。玻璃材质方便操作者可以更清楚看到涂药位置,更好的进行涂药。
[0016]进一步地,所述涂药棒的直径为0.8

1cm,长度为5

10cm。涂药棒可以为塑料等圆柱形硬性材质。
[0017]所述涂药棒的涂药端设有直径0.5

0.6cm的插接孔,孔深1

2cm。插接孔内可以插接棉签一类的物品,用于涂药。
[0018]为了更好的插接,涂药棒与软性材料相接处(即第二固定部)内陷,与软性材料相连,软性材料后续接涂药端,涂药端插接孔孔底的直径为外部直径的一半左右。
[0019]所述的固定件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玻璃罐体的外壁上,所述的金属支撑条为弧形,金属支撑条的下端与固定件固定,金属支撑条的上端与涂药棒上环状的第一固定部卡式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抽气孔的直径为0.2

0.5cm,向外延伸2

3cm,方便外接橡皮管。
[0021]优选地,所述的罐体外壁上设有一个磨砂处理的长方形,面积为15

25cm2。经过磨砂处理的罐体外壁,便于书写以及商标铭刻。
[0022]优选地,所述的抽气孔通过橡皮管与抽吸装置连接,所述的橡皮管上设有负压表和控制开关。
[0023]负压表为数控负压表,有精确读数显示,其量程为0

10KPa,后接控制开关。
[0024]进一步地,抽吸装置可同时连接多个拔罐器,通过负压表和控制开关的控制,多个拔罐器同时进行操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技术在透明罐体的顶部设置柔性顶罩,并通过设置涂药棒与罐体顶部的柔性顶罩相配合,使得涂药棒可以在负压状态下对皮肤表面进行涂药,有利于药液进入体内。
[0027]2、本技术设置金属支撑条与涂药棒的第一固定部固定,可以对柔性顶罩起到弹性支撑作用,一方面可以在负压状态下保持罐体顶部的扩展状态,另一方面,便于柔性顶罩可以有一定的形变来适应涂药棒的运动。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涂药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玻璃罐体;2

抽气孔;3

柔性顶罩;4

涂药棒;5

固定件;6

金属支撑条;7

长方形区域;41

涂药端;42

把手部分;43

第一固定部;44

第二固定部;45

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0032]如图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抽吸装置的抽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半部分采用带涂药棒的柔性顶罩,下半部分采用玻璃罐体;所述涂药棒从上到下分为把手部分、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涂药端;涂药棒的第二固定部与柔性顶罩密封连接,涂药棒的涂药端伸入罐体内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件,所述涂药棒的第一固定部通过金属支撑条与固定件支撑连接;所述的抽气孔通过橡皮管与抽吸装置连接,所述的橡皮管上设有负压表和控制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罐体的开口直径为5

15cm,壁厚0.2

0.5cm,整个罐体的高度5

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药棒的直径为0.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思敏陈功星谢恬陶林王家俊刘安敏宣佳雯朱茵赵起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