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324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包括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鱼的位置;摄食需求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鱼的位置,分析鱼是否存在摄食需求,并生成分析结果;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生成的分析结果,识别存在摄食需求的鱼的类别;饵料投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到的鱼的类别,投放饵料。能够减少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水质污染的情况。和水质污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水产规模化养殖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饵料的投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传统水产养殖或小规模的水产养殖中,会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饵料投喂,随着水产规模的扩大,人工投喂逐渐被机器投喂取代。机器投喂主要分为定期定量投喂和智能投喂,前者因鱼类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季节的投饵需求不一样,存在无法精确投饵的缺陷;后者一般会根据投饵时鱼群的拥挤度对是否要继续投饵做出判断,可以有效缓解完全定期定量投喂鱼群造成的无法精确投饵的问题。但是,由于现有的智能投饵是在投饵后,再进行是否需要继续投饵的判断,仍然存在投喂的饵料没有鱼吃,从而导致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根据鱼的摄食需求及存在摄食需求的鱼的类别,对其进行精准投喂,能够减少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的情况。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
[0005]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包括位置检测模块、摄食需求分析模块、识别模块和饵料投放模块;
[0006]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鱼的位置;
[0007]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鱼的位置,分析鱼是否存在摄食需求,并生成分析结果;
[0008]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生成的分析结果,识别存在摄食需求的鱼的类别;
[0009]所述饵料投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到的鱼的类别,投放饵料。
[0010]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在于:鱼类饥饿时,通常会到水面吐泡,故可以根据鱼的位置对鱼是否需要进食进行判断。本方案中,首先根据鱼的位置对鱼的摄食需求进行分析,再进行饵料的投放,可以达到按需提供饵料的目的,从而减少多投饵料导致的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问题。且本方案中,考虑到各种类的鱼所需的饵料不同,故对存在摄食需求的鱼的类别进行识别,再进行饵料的投放,从饵料种类、饵料提供时间多个方面实现了饵料的精准投喂。
[0011]进一步,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包括区域获取模块、位置判断模块和结果生成模块;
[0012]所述区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饵料投放区;
[0013]所述位置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鱼的位置,判断鱼是否位于饵料投放区,并生成判断结果;
[0014]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当鱼位于饵料投放区时,生成存在摄食需求的分析结果,否则生成不存在摄食需求的分析结果。
[0015]有益效果:机器投饵通常为固定地点投饵,长期在固定的饵料投放区对鱼进行投喂时,能够使鱼群拥有记忆,从而能够通过检测鱼的位置,对鱼的摄食需求进行判断。采用本方案。相较于通过检测鱼是否在水面吐泡得出鱼是否需要摄食,可以避免因鱼群缺氧导致鱼群上浮时造成的误判。且当鱼群的上浮不是由饥饿导致,而是由缺氧导致时,多投的饵料在水中堆积,会造成水质变坏,使得鱼群的缺氧更加严重。除此之外,由于饵料投放区每次投饵剩余的饵料残渣,会使得饵料投放区的水质变差、含氧量变低,引起鱼类的不适,所以饵料投放区的鱼游向水面吸氧的可能性也较大,从而导致通过检测鱼是否在水面判断鱼是否需要摄食的错误率更高。综上,采用本方案,能够对鱼的摄食需求进行更加精确的判断。
[0016]进一步,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还包括密度检测模块、密度比较模块和结果调整模块;
[0017]所述密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饵料投放区的投放区鱼群密度和饵料投放区外其余区域的非投放区鱼群密度;
[0018]所述密度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投放区鱼群密度和非投放区鱼群密度,并生成比较结果;
[0019]所述结果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生成的分析结果。
[0020]有益效果:对投放区鱼群密度和非投放区鱼群密度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得出各区域的鱼群密度差异,再据此对鱼的摄食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调整,得到更加准确的分析结果。
[0021]进一步,所述结果调整模块,用于当投放区鱼群密度小于非投放区鱼群密度时,将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生成的分析结果调整为不存在摄食需求。
[0022]有益效果:当投放区有鱼,但投放区鱼群密度小于非投放区鱼群密度时,说明鱼具有摄食需求的概率较小,所以为了防止投饵却没有鱼吃,导致水质变差,此时将分析结果调整为不存在摄食需求。
[0023]进一步,所述位置检测模块,采用超声波探测技术检测鱼的位置。
[0024]有益效果:超声波探测技术的灵敏度高、穿透能力强,有利于位置检测时的灵敏度。
[0025]进一步,所述饵料投放模块包括投放模块、摄食强度检测模块和投饵量调整模块;
[0026]所述投放模块,用于根据鱼的类别,投放饵料;
[0027]所述摄食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鱼的摄食强度;
[0028]所述投饵量调整模块,用于当鱼的摄食强度高于高强度阈值时,增加饵料投放量;当鱼的摄食强度低于低强度阈值时,减少饵料投放量。
[0029]有益效果:根据鱼的摄食强度,对饵料投放量进行控制,达到按需投饵的目的。
[0030]进一步,还包括饵料监测模块,所述饵料监测模块包括剩余量检测模块和预警模块;
[0031]所述剩余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饵料的剩余量;
[0032]所述预警模块,用于根据饵料的剩余量,发出饵料预警。
[0033]有益效果:根据饵料的剩余量发出饵料预警,起到提醒的作用。
[0034]进一步,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还包括数量检测模块;
[0035]所述数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位于饵料投放区的同种类鱼的数量;
[0036]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当鱼位于饵料投放区,但位于饵料投放区的同种类鱼的数量小于数量阈值时,生成不存在摄食需求的分析结果。
[0037]有益效果:对于同种类鱼而言,其上一次饵料的投放时间是一致的,相应的,同种类鱼的下一次饵料摄食时间也存在关联,当位于饵料投放区的同种类鱼的数量较小时,其有摄食需求的概率也较小,故此时生成不存在摄食需求的分析结果,可以防止没有摄食需求时进行饵料投喂导致的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实施例1:
[004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
[0042]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包括位置检测模块、摄食需求分析模块、识别模块、饵料投放模块和饵料监测模块。为实现养殖鱼塘中,饵料的智能投放,可在养殖鱼塘中设置多个投饵机,再采用该系统对投饵机的投饵时间和投饵量进行控制,可以达到按需投放,减少饵料浪费,防止水质污染的技术效果。
[0043]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鱼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采用超声波探测技术检测鱼在养殖鱼塘中所在的位置,具体的,根据投饵机所在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检测模块、摄食需求分析模块、识别模块和饵料投放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鱼的位置;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鱼的位置,分析鱼是否存在摄食需求,并生成分析结果;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生成的分析结果,识别存在摄食需求的鱼的类别;所述饵料投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到的鱼的类别,投放饵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包括区域获取模块、位置判断模块和结果生成模块;所述区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饵料投放区;所述位置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鱼的位置,判断鱼是否位于饵料投放区,并生成判断结果;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当鱼位于饵料投放区时,生成存在摄食需求的分析结果,否则生成不存在摄食需求的分析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食需求分析模块还包括密度检测模块、密度比较模块和结果调整模块;所述密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饵料投放区的投放区鱼群密度和饵料投放区外其余区域的非投放区鱼群密度;所述密度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投放区鱼群密度和非投放区鱼群密度,并生成比较结果;所述结果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生成的分析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言陈元坤张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