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鳍鳠鱼苗高成活率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鳍鳠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大鳍鳠鱼苗高成活率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鳍鱯是分布于我国长江和珠江水系的特产经济鱼类,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近年来,由于水利工程的修建、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生存压力,大鳍鳠野生资源量迅速下降。长江禁捕前,市场上大鳍鳠绝大多数均是江河捕捞,主要是大鳍鳠的繁殖力不高,人工繁育获苗难度较大。长江禁捕后,大鳍鳠鱼苗更是奇缺,价格逐年攀升,目前成鱼已达240元/kg以上,5cm鱼苗价格达7
‑
8元/尾以上且供不应求。在人工繁育过程中,仔鱼培育的成活率是其中关键一环。目前,常规培育方法与其它大多数鱼苗培育一样,仔鱼一般是卵黄囊基本消失后,即将其放入较大(300m2及以上)的室外池塘中进行培育。这个培育方法因存在仔鱼摄食适口饵料不均和不足、病害防治效果不理想等缺点造成仔鱼培育成活较低(一般只有40
‑
50%),对于目前奇缺的大鳍鳠鱼苗来讲,这种培育方法大大降低了其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鳍鳠鱼苗高成活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孵化出膜后的仔鱼放入培育池中,培育池中放置3
‑
5个散气石,且水流始终处于微流水状态,在25
‑
27℃温度下培育5d,进入仔鱼后期培育;(2)采用浮游动物活饵对仔鱼进行投喂2d,每日2次,并吸出池底残饵,进行仔鱼开口;(3)通过饵料投喂对仔鱼进行驯食,分3
‑
4处放入池底投喂,每日避光投喂2次,并于投喂后3h吸出池底残饵,更换新水;(4)将驯食后仔鱼按日投率10%、颗粒饲料250g/次进行投喂,每日2次,每日清理残饵和粪便,并进行鱼病防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鳍鳠鱼苗高成活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密度为2万尾/池,培育池体积为1
‑
2m3,微流水流速为2
‑
4cm/s,溶解氧5
‑
10mg/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鳍鳠鱼苗高成活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投喂量为500
‑
600g/池,浮游动物活饵为枝角类浮游动物;微流水流速为3
‑
5cm/s,溶解氧5
‑
10mg/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鳍鳠鱼苗高成活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当仔鱼为8
‑
10日龄时,饵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鱼糜300g、枝角类浮游动物100g和多维2g搅拌混合成团状,得饵料;当仔鱼为11日龄时,饵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鱼糜300g、粉料100g和电解多维2g搅拌混合成团状,得饵料;当仔鱼为12日龄时,饵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鱼糜200g、粉料200g和电解多维2g搅拌混合成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勇,李双,胡重江,张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