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323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苏茶饮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流苏茶饮料是由下列组分构成的,流苏茶汁、小分子肽、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功能性低聚糖以及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给肠道益生菌提供养分,增强肠道有益菌的活性,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抑制肠道有害菌的增殖与活性,改善便秘、产气、大便粘等肠道不适症状。改善肠道环境的同时不带入外源性益生菌,增强自身有益菌的活性,不依靠外援。不依靠外援。不依靠外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苏茶饮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流苏树,又称“乌金子”、“茶叶树”,是木犀科流苏树属落叶乔木。流苏树高可达20米,树姿优美,枝叶茂盛,初夏开白花。洁白纯净、如丝如缕的花朵,密密匝匝的聚集在一起,犹如用银丝精绣的霓裳披挂在树上。民间早有在春天采流苏的嫩叶和花,制成茶饮用的历史。春天采其嫩叶,阴干,沏茶称为“糯米茶”;用其花熏茶称为“糯米花茶”,清香爽口,别具一番风味。流苏“糯米花茶”根据史籍记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陆羽在《茶经》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丰富流苏叶茶和流苏花茶的饮品种类,提供了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包括流苏茶汁。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包括流苏茶汁及辅料。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料包括流苏茶汁、小分子肽、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功能性低聚糖以及水。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是由下列组分构成的,流苏茶汁、小分子肽、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功能性低聚糖以及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流苏茶饮料,每100ml内,流苏茶汁50g

90g,小分子肽0.2g

5g,羧甲基纤维素钠0.05g

0.3g,维生素C 0.1g

2g,功能性低聚糖2g

8g,其余为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苏茶汁源自流苏花茶、流苏叶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分子肽包括但不限于小分子大豆肽、核桃肽、牡蛎肽、鲣鱼蛋白肽、燕窝肽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但不限于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赤藓糖醇、水苏糖或聚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第一步:将流苏茶与90℃

100℃水混合,浸提、过滤,制得流苏茶汁;
[0014]第二步:将流苏茶汁、小分子肽、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功能性低聚糖、水混合并搅拌,搅拌温度为40℃

100℃,边加热边搅拌10

30min,直至混合均匀,即制得流苏茶饮
料。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步中,所述流苏茶与水的质量比为1:5

50。
[0016]经实验表明:流苏叶茶和流苏花茶的多酚含量分别为301.7mg/g、227.0mg/g,多酚有活泼的羟基氧,能够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起到清除自由基和消除自由基毒性的作用,具有抗脂质氧化、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抗辐射等生物活性功能,其中黄酮含量分别为47.925mg/g、62.025mg/g,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过敏、降血压、抗炎、抗菌、抗肿瘤、抗病毒、保肝和降血脂等活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原料,在食品和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流苏叶茶和流苏花茶的多糖含量分别为64.674mg/g、71.341mg/g,多糖是茶叶中极具开发价值的一种生理活性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减慢心率、耐缺氧的作用,同时多糖在抗凝血、防血栓形成、保护血相和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效果;流苏叶茶和流苏花茶中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其中Ca、Mg、Fe、Zn的含量分别为6193.50μg/g、344.50μg/g、136.00μg/g、43.85μg/g及4165.75μg/g、329.75μg/g、218.225μg/g、49.60μg/g,流苏叶茶和流苏花茶还可以为人体补充Ca、Mg、Fe、Zn这几种矿物元素。此外,流苏茶还有润肠通便,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因此流苏叶茶和流苏花茶是富含矿物元素、抗衰老、抗氧化的保健茶。
[0017]另外,功能性低聚糖不被肠道消化吸收,可被大肠中益生菌利用,还有助于双歧杆菌的增殖,是重要的益生元,有着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促进矿物质吸收的作用。
[0018]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大豆肽针对肠道不同菌属的菌株具有选择性促进增殖的作用。大豆肽对粪链球菌Q68具有促生长作用;对酵母菌生长后期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对蜡样芽胞杆菌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对枯草芽胞杆菌的生长无影响。这表明,大豆肽对有益菌的增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不是促进所有细菌的生长。大豆肽能被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分解和利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有益菌在肠道占优势后起到改善肠道微生态的作用,达到防治感染和刺激免疫等多种生物效应。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给肠道益生菌提供养分,增强肠道有益菌的活性,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抑制肠道有害菌的增殖与活性,改善便秘、产气、大便粘等肠道不适症状。改善肠道环境的同时不带入外源性益生菌,增强自身有益菌的活性,不依靠外援。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流苏茶饮料的实物状态图。由图可以看出:流苏茶饮料的色泽呈黄绿色透明液体,色泽纯正统一,无沉淀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中所述流苏茶饮料包括流苏茶汁。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流苏茶饮料可仅含有流苏茶汁,也可在流苏茶汁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物质。
[002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苏茶饮料包括流苏茶汁及辅料。所述辅料可采用饮料常用辅料,也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辅料。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料包括流苏茶汁、小分子肽、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功能性低聚糖以及水。但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流苏茶汁。2.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流苏茶汁及辅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所述辅料包括流苏茶汁、小分子肽、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功能性低聚糖以及水。4.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组分构成的,流苏茶汁、小分子肽、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功能性低聚糖以及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每100ml内,流苏茶汁50g

90g,小分子肽0.2g

5g,羧甲基纤维素钠0.05g

0.3g,维生素C 0.1g

2g,功能性低聚糖2g

8g,其余为水。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有益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流苏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苏茶汁源自流苏花茶、流苏叶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刘雪芳张连水
申请(专利权)人:乡宁县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