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酵型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3125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酵型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饮料生物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了焙烤工艺,先后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对糊化液进行酶解,提高了产品的原料利用率,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乳酸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并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小分子,有利于降低高单糖饮食的危害、提高米乳饮料风味和营养价值,使米乳饮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米乳饮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酵型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饮料生物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发酵型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米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碎米,而且随着大米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产品分级整理逐步加强,将会有更多的碎米产生。众所周知,碎米价格仅为大米的30%~50%,但碎米中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与大米相近甚至高于大米,如果不充分利用则会造成大米资源的很大浪费。在以往,碎米主要用作饲料原料,经济附加值不高。利用碎米生产饮料,可大大提高其经济附加值。
[0003]目前,常见的均是采用大米作为原料制备米乳饮料,对于采用大米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米作为原料制备米乳饮料的报道很少。如何充分利用碎米作为制备米乳饮料的原料,以提高其附加值,成为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能够有效利用大米精加工副产物碎米,提高碎米的附加值。
[0005]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0006]α

淀粉酶(2000U/g)0.10

0.30%;
[0007]糖化酶(50000U/g)0.06

0.12%;
[0008]水料比为8:1

12:1的水和碎米。
[0009]优选地,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0010]α

淀粉酶(2000U/g)0.20%;
[0011]糖化酶(50000U/g)0.06%;
[0012]水料比为9:1的水和碎米。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非发酵型米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1)取大米精加工副产物碎米,浸泡至用手可将其碾碎;
[0015](2)取浸泡过的碎米适量,于烤箱中烘烤至金黄色,得烤米;
[0016](3)取适量烤米按照水料比为8:1

12:1的比例打浆,并进行水浴糊化;
[0017](4)加入0.10

0.30%的α

淀粉酶,在70

90℃液化0.5

2.5h;
[0018](5)液化完成后冷却至56

64℃,加入0.06

0.12%的糖化酶,糖化0.5

2.5h;
[0019](6)糖化完成后依次进行过滤和灭酶,制得成品。
[0020]优选地,步骤(2)具体为:
[0021]取浸泡过的碎米适量,于60

80℃烤箱中烘烤15

45min,再于150

170℃的烤箱中烘烤15

45min,至金黄色。
[0022]优选地,(3)中水浴糊化温度为75

95℃,时间为0.5

2.0h。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发酵型米乳饮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0024]α

淀粉酶(2000U/g)0.10

0.30%;
[0025]糖化酶(50000U/g)0.06

0.12%;
[0026]水料比为8:1

12:1的水和碎米;
[0027]乳酸菌发酵剂5.0

7.0%;
[0028]脱脂乳粉1.0%;
[0029]CMC

Na 0.08%;
[0030]黄原胶0.08%;
[0031]卡拉胶0.20%。
[0032]优选地,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0033]α

淀粉酶(2000U/g)0.15%;
[0034]糖化酶(50000U/g)0.09%;
[0035]水料比为9:1的水和碎米;
[0036]乳酸菌发酵剂6.0%;
[0037]脱脂乳粉1.0%;
[0038]CMC

Na 0.08%;
[0039]黄原胶0.08%;
[0040]卡拉胶0.20%。
[004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上述发酵型米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1)取大米精加工副产物碎米,浸泡至用手可将其碾碎;
[0043](2)取浸泡过的碎米适量,于烤箱中烘烤至金黄色,得烤米;
[0044](3)取适量烤米按照水料比为8:1

12:1的比例打浆,并进行水浴糊化;
[0045](4)加入0.10

0.30%的α

淀粉酶,在70

90℃液化0.5

2.5h;
[0046](5)液化完成后冷却至56

64℃,加入0.06

0.12%的糖化酶,糖化糖化0.5

2.5h;
[0047](6)糖化完成后依次进行过滤、灭酶和灭菌,制得初步米乳饮料;
[0048](7)向初步米乳饮料中加入1.0%的脱脂乳粉,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冷却至40℃,加入5

7%的乳酸菌发酵剂,并在38

46℃恒温发酵3

7h;
[0049](8)发酵完成后,加入CMC

Na 0.08%、黄原胶0.08%、卡拉胶0.2%,搅拌至溶解,并进行均质,得发酵型米乳饮料;
[0050](9)将发酵型米乳饮料放入冰箱冷藏。
[0051]优选地,步骤(2)具体为:
[0052]取浸泡过的碎米适量,于60

80℃烤箱中烘烤15

45min,再于150

170℃的烤箱中烘烤15

45min,至金黄色。
[0053]优选地,(3)中水浴糊化温度为75

95℃,时间为0.5

2.0h。
[005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5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发酵型米乳饮料,以碎米为原料,对碎米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专利技术引入了焙烤工艺,先后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对糊化液进行酶解,提高了产品的原料利用率。
[005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酵型米乳饮料,以碎米为原料,对碎米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α

淀粉酶(2000U/g)0.10

0.30%;糖化酶(50000U/g)0.06

0.12%;水料比为8:1

12:1的水和碎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α

淀粉酶(2000U/g)0.30%;糖化酶(50000U/g)0.12%;水料比为9:1的水和碎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大米精加工副产物碎米,浸泡至用手可将其碾碎;(2)取浸泡过的碎米适量,于烤箱中烘烤至金黄色,得烤米;(3)取适量烤米按照水料比为8:1

12:1的比例打浆,并进行水浴糊化;(4)加入0.10

0.30%的α

淀粉酶,在70

90℃液化0.5

2.5h;(5)液化完成后冷却至56

64℃,加入0.06

0.12%的糖化酶,糖化0.5

2.5h;(6)糖化完成后依次进行过滤和灭酶,制得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取浸泡过的碎米适量,于60

80℃烤箱中烘烤15

45min,再于150

170℃的烤箱中烘烤15

45min,至金黄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发酵型米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3)中水浴糊化温度为75

95℃,时间为0.5

2.0h。6.一种发酵型米乳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α

淀粉酶(2000U/g)0.10

0.30%;糖化酶(50000U/g)0.06

0.12%;水料比为8:1

12:1的水和碎米;乳酸菌发酵剂5.0

7.0%;脱脂乳粉1.0%;羧甲基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南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