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09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阻尼器,其包括:管;活塞组件,其包括:压缩阀组件和回弹阀组件以及可控电磁阀。活塞组件进一步包括:壳体;第一分隔构件;第二分隔构件;第三分隔构件;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第三止回阀;第四止回阀;多个径向通道,其设置在壳体的壁内,与第四止回阀的轴向通道不相交,并且将回弹腔室与第二内部腔室接合;其中,第一分隔构件具有第一轴向开口,并且电磁阀具有阀构件,其设置有与第一轴向开口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入口,以及与第一内部腔室流体连通的多个出口,其中,第二分隔构件具有第二轴向开口;其中,第一轴向开口和第二轴向开口允许工作液体从第三内部腔室绕过第二内部腔室流到可控电磁阀的至少一个入口。第二内部腔室流到可控电磁阀的至少一个入口。第二内部腔室流到可控电磁阀的至少一个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器,尤其是机动车辆悬架阻尼器,所述液压阻尼器包括:管,所述管填充有工作液体;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沿轴线可滑动地设置在管内,所述活塞组件附接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通过密封的活塞杆引导件通向阻尼器的外部,所述活塞组件在活塞杆侧限定了回弹腔室并在相反的侧限定了压缩腔室,并且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压缩阀组件和回弹阀组件,以响应于活塞组件的速度来调节在阻尼器的回弹冲程和压缩冲程期间通过活塞组件的工作液体的流动;以及可控电磁阀,用于响应于控制信号来控制在阻尼器的回弹冲程和压缩冲程期间通过活塞组件的工作液体的流动。

技术介绍

[0002]实现连续可变实时阻尼(CVRTD)技术的液压阻尼器包括可控电磁阀,该可控电磁阀可响应于控制电流来无缝地控制阻尼力。可控阻尼力可以在“舒适模式”(软)与“运动模式”(硬)之间的范围内提供各种阻尼刚度设置。
[0003]通常,电磁阀安装为安装到储存器管并在内部连接到外部阻尼管的外部阀,或安装为安装在活塞组件内的内部阀。外部阀是结构简单的单向阀,这是有利的,但它们的安装需要在阻尼器内部使用附加的管,并在阻尼器的外部使用附加的空间。内部阀没有这个缺点,但需要对阻尼器的压缩冲程和回弹冲程进行不同的操作,这导致构造和控制困难。
[0004]文献US2018142756公开了一种双模式液压阻尼器,该双模式液压阻尼器具有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具有中空壳体,该中空壳体包括线圈和电枢,其可轴向滑动穿过柱塞引导件,弹簧将电枢偏压到第一位置,流体允许流过套筒以绕过第一阀。响应于线圈被延伸穿过活塞杆的电缆通电,电枢滑动到第二位置,流体不绕过第一阀。
[0005]文献DE4002883、US2018112736和DE102012016711还公开了具有电控阀元件的液压阻尼器,该电控阀元件产生附加的旁路路径。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装到活塞组件的内部单向电磁阀的CVRTD液压阻尼器,该内部单向电磁阀将在阻尼器的两个冲程中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市售单向电磁阀的可变刚度液压阻尼器,该可变刚度液压阻尼器具有成本效益且制造和组装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头所述种类的阻尼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进一步包括:壳体,所述电磁阀在所述壳体的回弹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分隔构件,所述第一分隔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在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之间限定了第一内部腔室;第二分隔构件,所述第二分隔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在所述第一分隔构件与所述第二分隔构件之间限定了第二内部腔室;第三分隔构件,所述第三分隔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在所述第二分隔构件与所述第三分隔构件之间限定了第三内部腔室;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仅从所述第一内部腔室通过所述第一分隔构件中的
多个轴向通道流到所述第二内部腔室;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仅从所述第二内部腔室通过所述第二分隔构件中的多个轴向通道流到所述第三内部腔室;第三止回阀,所述第三止回阀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仅从所述压缩腔室通过所述第三分隔构件中的多个轴向通道流到所述第三内部腔室;第四止回阀,所述第四止回阀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仅从所述第一内部腔室通过多个轴向通道流到所述压缩腔室,所述多个轴向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壁内,优选地,所述多个轴向通道等角度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壁内;多个径向通道,所述多个径向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壁内,优选地,所述多个径向通道等角度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壁内,所述多个径向通道与所述第四止回阀的所述轴向通道不相交,并且将所述回弹腔室与所述第二内部腔室接合;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构件具有第一轴向开口,并且所述电磁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向开口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入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内部腔室流体连通的多个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构件具有第二轴向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轴向开口和所述第二轴向开口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从所述第三内部腔室绕过所述第二内部腔室流到所述可控电磁阀的所述至少一个入口。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部腔室内,和/或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三内部腔室内,和/或所述第三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三内部腔室内。
[0009]优选地,所述止回阀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覆盖所述轴向通道的出口的至少一个可偏转盘或浮动盘的形式。
[0010]优选地,压缩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构件的回弹侧,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可偏转盘或浮动盘的形式,所述至少一个可偏转盘或浮动盘覆盖所述第二分隔构件中的多个轴向通道的出口,所述多个轴向通道相对于所述第二止回阀的所述轴向通道位于径向近侧(radially proximal)。
[0011]优选地,回弹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分隔构件的压缩侧,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可偏转盘或浮动盘的形式,所述至少一个可偏转盘或浮动盘覆盖所述第三分隔构件中的多个轴向通道的出口,所述多个轴向通道相对于所述第三止回阀的所述轴向通道位于径向近侧。
[0012]优选地,压缩阀组件的盘和/或回弹阀组件的盘和/或所述止回阀中的至少一个止回阀的盘由弹簧偏压。
[0013]优选地,第三内部腔室对于阻尼器的压缩冲程和回弹冲程是共用的(common)。
[0014]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套筒状构件的形式。
[0015]优选地,所述分隔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壳体一体地制成。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隔构件包括限定了所述第一轴向开口的入口管,并且所述第二轴向开口围绕所述入口管设置。
[0017]优选地,所述电磁阀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腔室内的阀构件,所述阀构件抵接所述第一分隔构件。
[0018]优选地,所述阻尼器是双管阻尼器或单管阻尼器。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和解释,在附图中:
[0020]图1例示出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管阻尼器的实施方式的车辆悬架的一部分。
[0021]图2是图1中所示的阻尼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2]图3是图2中所示的阻尼器的活塞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3]图4是图3中所示的活塞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和局部分解图。
[0024]图5是图3和图4中所示的活塞组件的第一分隔构件和第二分隔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分解图。
[0025]图6是图3和图4中所示活塞组件的第三分隔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分解图。
[0026]图7例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器的活塞组件在阻尼器的回弹行程期间在电磁阀关闭(图的顶部)和打开(图的底部)的情况下的功能;以及
[0027]图8例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器的活塞组件在阻尼器的压缩冲程期间在电磁阀关闭(图的顶部)和打开(图的底部)的情况下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图1示意性地例示出了包括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器1的示例性车辆悬架的一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阻尼器1具有双管结构并且借助于顶部安装件102和设置在顶部安装件102的上表面的周边上的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阻尼器(1),所述液压阻尼器(1)包括:管(3),所述管(3)填充有工作液体;活塞组件(4),所述活塞组件(4)沿轴线(A)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管(3)内,所述活塞组件(4)附接到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通过密封的活塞杆引导件(6)通向所述液压阻尼器(1)的外部,从而在活塞杆(5)侧限定了回弹腔室(11)并且在相反侧限定了压缩腔室(12),并且所述活塞组件(4)包括:压缩阀组件(46)和回弹阀组件(47),用于响应于所述活塞组件(4)的速度来调节在所述液压阻尼器(1)的回弹冲程和压缩冲程期间通过所述活塞组件(4)的所述工作液体的流动;以及可控电磁阀(42),用于响应于控制信号来控制在所述液压阻尼器(1)的回弹冲程和压缩冲程期间通过所述活塞组件(4)的所述工作液体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4)进一步包括:壳体(41),所述可控电磁阀(42)在所述壳体(41)的回弹侧设置在所述壳体(41)内;第一分隔构件(43),所述第一分隔构件(43)设置在所述壳体(41)内,并且在所述可控电磁阀(42)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43)之间限定了第一内部腔室(411);第二分隔构件(44),所述第二分隔构件(44)设置在所述壳体(41)内,并且在所述第一分隔构件(43)与所述第二分隔构件(44)之间限定了第二内部腔室(412);第三分隔构件(45),所述第三分隔构件(45)设置在所述壳体(41)内,并且在所述第二分隔构件(43)与所述第三分隔构件(45)之间限定了第三内部腔室(413);第一止回阀(431),所述第一止回阀(431)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仅从所述第一内部腔室(411)通过所述第一分隔构件(43)中的多个轴向通道(434)流到所述第二内部腔室(412);第二止回阀(441),所述第二止回阀(441)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仅从所述第二内部腔室(412)通过所述第二分隔构件(44)中的多个轴向通道(443)流到所述第三内部腔室(413);第三止回阀(451),所述第三止回阀(451)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仅从所述压缩腔室(12)通过所述第三分隔构件(45)中的多个轴向通道(453)流到所述第三内部腔室(413);第四止回阀(417),所述第四止回阀(417)允许所述工作液体仅从所述第一内部腔室(411)通过多个轴向通道(415)流到所述压缩腔室(12),所述多个轴向通道(415)设置在所述壳体(41)的壁内,优选地,所述多个轴向通道(415)等角度地设置在所述壳体(41)的壁内;多个径向通道(416),所述多个径向通道(416)设置在所述壳体(41)的所述壁内,优选地,所述多个径向通道(416)等角度地设置在所述壳体(41)的所述壁内,所述多个径向通道(416)与所述第四止回阀(417)的所述轴向通道(415)不相交,并且将所述回弹腔室(11)与所述第二内部腔室(412)接合;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构件(43)具有第一轴向开口(432),并且所述可控电磁阀(4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向开口(432)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入口(423),以及与所述第一内部腔室(411)流体连通的多个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