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环烯烃的氯化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30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环状烯烃的氯化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一价铜或二价铜离子催化,4,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烯烃的氯化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环状烯烃的三氟甲基化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含有三氟甲基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化学,功能材料和天然产物中。并且,根据研究,三氟甲基结构单元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会致使含氟有机化合物的亲脂性、结合选择性和代谢稳定性显着增强,同时生物活性也会有所改善。从烯烃直接构建新的C

CF3键无疑是一种直接、简约的方法。迄今为止,关于烯烃三氟甲基化双官能团化的报道有很多,但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实现烯烃氯化三氟甲基化的报道很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1)光助有机催化和可见光光催化氧化实现了烯烃和(杂)芳烃的三氟甲基化。三氟甲磺酸钠作为CF3源和易于获得的二苯甲酮衍生物作为光敏剂,在可见光照射下使用铱基光催化剂进行烯烃和(杂)芳烃的三氟甲基化,产率为61%(参见Chem. Commun., 2016, 52, 2493

2496)。
[0003](2)2016年,杨志刚课题组发表了铜催化的烯烃分子间氯代或溴代三氟甲基化的文章,通过铜催化剂,各种烯烃直接生成含氯或溴的三氟甲基衍生物,产率97%(参见Org. Lett. 2016, 18, 348

351)。
[0004](3)烯烃的直接不对称自由基胺基三氟甲基化的双催化策略。通过引入Cu(I)/手性磷酸双催化体系可直接获得具有优异对映选择性含CF3的氮杂杂环,产率为98%(参见J. Am. Chem. Soc. 2016, 30, 9357

9360)。
[0005]上述合成方法普遍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大部分烯烃都是直链烯烃或需要预官能团化,然后多数在光或铜的催化下发生三氟甲基化双官能团化反应,因此反应过程十分繁琐复杂,也不高效;2)副反应较多,副产物无用途;
3)基本关于烯烃三氟甲基化串联环化的报道非常少,那么利用烯烃三氟甲基化构建氯化双官能团化的报道更少。
[0006]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利用烯烃三氟甲基化实现双官能团化的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温和条件下烯烃的三氟甲基加成反应和串联环化合成螺环化合物的方法。
[0008](1)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环状烯烃的氯化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将通式(1)所示化合物I、二价或一价的铜离子、4,7

二甲基

1,10

菲啰啉加入封管中,然后加入有机溶剂,氩气保护。100

120℃搅拌反应22

36小时,冷却,分离纯化,获得产物;R1无取代基或者为甲基、甲氧基、卤素、羰基、酯基、 萘基;R2为五元环状烯烃、六元环状烯烃、七元环状烯烃、六元环状烯烃上对位有甲基底物;优选的,R1为4位取代的甲氧基、酯基、甲基、氟或氯;R2为六元环状烯烃上有甲基、六元环状烯烃上有甲基;优选的,通式I所示化合物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戊
‑1‑

‑1‑
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庚
‑1‑

‑1‑
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4

甲基环己
‑1‑

‑1‑
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2

甲氧基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4

甲氧基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4

氟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通式Ⅲ所示化合物为N

(2

(1


‑2‑
(三氟甲基)环己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1


‑2‑
(三氟甲基)环戊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1


‑2‑
(三氟甲基)环庚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1


‑4‑
甲基
‑2‑
(三氟甲基)环己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1


‑2‑
(三氟甲基)环己基)乙基)

N

(2

甲氧基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1


‑2‑
(三氟甲基)环己基)乙基)

N

(4

甲氧基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1


‑2‑
(三氟甲基)环己基)乙基)

N

(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环状烯烃的氯化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如通式(1)所示化合物I、Togni试剂II、一价或二价的铜离子、4,7

二甲基

1,10

菲啰啉加入封管中,然后加入有机溶剂,氩气吹扫封管保护,100

120 o
C搅拌反应22

36小时,冷却,分离纯化,获得产物;R1无取代或为甲基、甲氧基、卤素、羰基、酯基;R2为五元环状烯烃、六元环状烯烃、七元环状烯烃、六元环状烯烃对位有甲基底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烯烃的氯化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苯环2位取代的甲氧基;3位取代的甲氧基;4位取代的甲氧基、甲基、酯基、羰基、氟或氯;R2为五元环状烯烃、六元环状烯烃、七元环状烯烃,六元环状烯烃上四位有甲基底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状烯烃的氯化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化合物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戊
‑1‑

‑1‑
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庚
‑1‑

‑1‑
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4

甲基环己
‑1‑

‑1‑
基)乙基)

N

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对甲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2

甲氧基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3

甲氧基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4

甲氧基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N

(4

氟苯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4

氯苯基)

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N

(4

乙酰基苯基)

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4‑
(三氟甲基)苯磺酰胺、4

((N

(2

(环己
‑1‑

‑1‑
基)乙基)
‑4‑
(三氟甲基)苯基)磺酰胺基)苯甲酸甲酯;通式Ⅲ所示化合物为N

(2

(1


‑2‑
(三氟甲基)环己基)乙基)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中林蔡桂鑫王棋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