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90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7
一种热管理组件,能够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组件包括中间换热器、贮液部以及连接部,中间换热器位于所述贮液部的下游,连接部具有与贮液部出口连通的贮液部连接口和与中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进口连通的换热部连接口,贮液部通过连接部与中间换热器连接为一体,这样的热管理组件,结构更加紧凑,与系统组装方便。装方便。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热管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电机以及元器件热管理系统,对于新能源车还包括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中的零部件较多,连接复杂,占用的空间较大,在满足零部件的功能的情况下,如何设计系统各个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使得结构紧凑是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组件,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理组件,能够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中间换热器、贮液部以及连接部,所述中间换热器位于所述贮液部的下游,所述连接部具有贮液部连接口和换热部连接口,所述热管理组件具有连通所述贮液部连接口和所述换热部连接口的通道,所述贮液部的出口与所述贮液部连接口连通,所述换热部连接口与中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进口连通。
[0005]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包括中间换热器、贮液部以及连接部,中间换热器位于所述贮液部的下游,连接部具有与贮液部出口连通的贮液部连接口和与中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进口连通的换热部连接口,贮液部通过连接部与中间换热器连接为一体,结构更加紧凑,该热管理组件与系统组装时,热管理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只需要将系统的管路与对应的结构连接,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3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图1的热管理组件的连接部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5是图1的热管理组件的连接部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6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7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8是图6的热管理组件的连接部的一个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9是图6的热管理组件的连接部的另一个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10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11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12是图11中热管理组件的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13是热管理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14是热管理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15是图13中热管理组件的连接部的一个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16是图13中热管理组件的连接部的另一个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17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8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9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0是图18中热管理组件的第一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1是热管理组件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2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3是图12中连接部的一个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参见图1-图23,本申请的热管理组件,能够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组件具有第四接口10、第五接口20、第一接口30、第二接口40以及第三接口50,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阀部11、贮液部3、板式换热组件56,第一阀部11位于第四接口10和第五接口20之间,第一接口30与贮液部3的进口连通,板式换热组件56位于贮液部3下游;板式换热组件56与第二接口40、第三接口50连通,其中第二接口40、第三接口50均为出口,或者第二接口40、第三接口50为板式换热组件56的出口;热管理组件还可以具有第六接口60、第七接口70和第八接口80,第六接口为板式换热组件56的一进口,板式换热组件56的一出口与第七接口70连通,板式换热组件56的一进口与第八接口80连通;具体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二阀组件7,第二阀组件7的第一进口71和第二阀组件7的第一出口72与板式换热组件56连通,第二阀组件7的第二进口73与第八接口80连通或者第二阀组件7的第二进口73形成第八接口80,第二阀组件7的第二出口74与第七接口70连通或者第二阀组件7的第二出口74形成第七接口70,当然也可不设置第二阀组件7,第七接口70与板式换热组件56的一个进口通过通道连通,或者第七接口70为板式换热组件56的一个进口,第八接口80与板式换热组件56通过通道连通或者第八接口80为板式换热组件56的一出口;热管理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阀组件4,第一阀组件4位于贮液部3和板式换热组件56之间,贮液部3的出口与第一阀组件4的第一入口连接,第十接口100与第一阀组件4的第二入口连通或者第十接口100为第一阀组件4的第二入口,第九接口90与第一阀组件4的第一出口连接或者第九接口90为第一阀组件的第一出口,第一阀组件4的第二出口与板式换热组件56的进口连通;热管理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阀部12,第二阀部12位于第四接口10和第十一接口110之间,第十二接口120和贮液部3的第二进口33之间;当然在无压力调整需要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阀部和第二阀部。
[0031]本申请中的热管理组件能够用于车用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热管理组件,其中热管理组件的第四接口10可以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热管理组件的第二接口可以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第五接口可以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第一接口可以与冷凝器的出口连通,第六接口可以与蒸发器的出口连通,第三接口可以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当然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七接口70与第二蒸发器的进口连通,第八接口80与第二蒸发器的出口连通;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过冷器,第九接口90与过
冷器进口连接,第十接口100与过冷器出口连接;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冷凝器,第十一接口110与第二冷凝器的进口连通,第十二接口与第二冷凝器的出口连通。以上车用热管理系统,可以为新能源车用热管理系统,包括纯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0032]图1-图5是热管理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组件1010具有第四接口10、第五接口20、第一接口30、第二接口40、第三接口50、第七接口70、第八接口80、第十一接口110以及第十二接口120;热管理组件1010包括第一阀部11、第二阀部12、贮液部3、板式换热组件56以及连接部8,板式换热组件56包括中间换热器5、冷却器6以及内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组件,能够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中间换热器、贮液部以及连接部,所述中间换热器位于所述贮液部的下游,所述连接部具有贮液部连接口和换热部连接口,所述热管理组件具有连通所述贮液部连接口和所述换热部连接口的通道,所述贮液部的出口与所述贮液部连接口连通,所述换热部连接口与中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连通所述贮液部连接口和所述换热部连接口的通道,所述贮液部连接口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所述热管理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贮液部进口和一个贮液部出口;所述贮液部包括盖体,所述贮液部进口以及所述贮液部出口位于所述盖体,所述贮液部出口与所述贮液部连接口连通;或者,所述连接部形成贮液部的盖体,所述贮液部出口为所述贮液部连接口,所述贮液部进口位于所述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连接桥,所述连接桥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连接桥与所述中间换热器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换热部连接口通过所述连接桥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进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包括内连接桥,所述内连接桥具有连通所述换热部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进口的通道,所述换热部连接口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或者位于与所述连接部底部相邻的一个侧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包括外连接桥,所述外连接桥具有连通所述换热部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进口连通的通道,所述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和悬臂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悬臂部呈直角布置,所述贮液部连接口位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换热部连接口位于所述悬臂部;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零H一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