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运行曲线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77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曲线优化方法,包括:根据列车运行路线的轨道信息,获得离散点序列,其中,所述离散点序列包括多个离散点,所述离散点是所述运行路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轨道点;根据所述离散点序列中的限速突变点,对所述运行路线进行区段规划,获得与所述运行路线对应的、包括多个区段的区段序列,其中,所述限速突变点是所述离散点序列中的、表征所述运行路线中的列车限速信息发生转折的离散点;根据所述离散点序列和所述区段序列,优化所述列车在所述运行路线上的运行曲线。该方法可以快速的获得满足多约束条件的运行曲线。快速的获得满足多约束条件的运行曲线。快速的获得满足多约束条件的运行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运行曲线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列车运行曲线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列车上的自动列车运行系统(ATO,AutomaticTrainOperation)一般根据列车运行路线的轨道信息、列车安全限速信息、性能参数信息等约束,计算列车的运行曲线,并根据计算出的运行曲线控制列车行驶。
[0003]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并优化列车运行曲线。方法1: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现有的列车运行曲线优化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首先将列车运行路线离散化,获得多个离散点;之后,在每一离散点处建立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通过将各点集组合建立为优化种群,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或者遗传算法对运行曲线进行优化。方法2:如图2所示,其为另一种现有的列车运行曲线优化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首先将运行路线划分为多个区段;之后,按照设定的固定驾驶模式,通过对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驾驶模式组合进行优化,实现对运行曲线的优化。
[0004]针对上述方法1,由于该方法是通过离散点来实现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运行曲线优化方法,包括:根据列车运行路线的轨道信息,获得离散点序列,其中,所述离散点序列包括多个离散点,所述离散点是所述运行路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轨道点;根据所述离散点序列中的限速突变点,对所述运行路线进行区段规划,获得与所述运行路线对应的、包括多个区段的区段序列,其中,所述限速突变点是所述离散点序列中的、表征所述运行路线中的列车限速信息发生转折的离散点;根据所述离散点序列和所述区段序列,优化所述列车在所述运行路线上的运行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离散点序列中的限速突变点,对所述运行路线进行区段规划,获得与所述运行路线对应的、包括多个区段的区段序列,包括:获取所述离散点序列中的限速突变点的数量;在所述数量为零的情况下,将所述运行路线依次规划为加速区段、匀速区段、惰行区段和减速区段;在所述数量不为零的情况下,从所述离散点序列中,获取第一限速突变点和第二限速突变点,并根据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对所述运行路线进行区段规划,获得所述区段序列,其中,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为所述运行路线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突变点,并且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在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之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对所述运行路线进行区段规划,获得所述区段序列,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的第一类型,以及获取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的第二类型;在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规划为与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对应的区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规划为与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对应的区段,包括:在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均为第一预设限速突变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规划为加速区段;在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均为第二预设限速突变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规划为减速区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规划为匀速区段,其中,所述距离阈值根据所述运行路线的站间距离、所述列车在所述运行路线上的计划运行时间以及所述列车的响应延迟时间确定;在所述第一距离不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并且所述第一类型为第一预设限速突变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依次规划为加速区段、匀速区段和减速区段;在所述第一距离不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并且所述第一类型为第二预设限速突变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和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依次规划为减速区段、匀速区段和减速区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为与所述运行路线上的发车点相邻的限速突变点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发车点与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发车点和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规划为加速区段,其中,所述距离阈值根据所述运行路线的站间距离、所述列车在所述运行路线上的计划运行时间以及所述列车的响应延迟时间确定;在所述第二距离不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并且所述第一类型为第一预设限速突变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发车点和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依次规划为加速区段和匀速区段;在所述第二距离不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并且所述第一类型为第二预设限速突变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发车点和所述第一限速突变点之间的运行路线依次规划为加速区段、匀速区段和减速区段。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为与所述运行路线上的停车点相邻的限速突变点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与所述停车点之间的第三距离;在所述第三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和所述停车点之间的运行路线规划为减速区段,其中,所述距离阈值根据所述运行路线的站间距离、所述列车在所述运行路线上的计划运行时间以及所述列车的响应延迟时间确定;在所述第三距离不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并且所述第二类型为第一预设限速突变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和所述停车点之间的运行路线依次规划为加速区段、匀速区段、惰行区段和减速区段;在所述第三距离不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并且所述第二类型为第二预设限速突变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限速突变点和所述停车点之间的运行路线依次规划为匀速区段、惰行区段和减速区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离散点序列和所述区段序列,优化所述列车在所述运行路线上的运行曲线,包括:根据所述区段序列,构建第一基因序列,其中,所述第一基因序列包括多个基因,所述基因的基因元素包括所述区段序列中所有区段的入口速度、出口速度、平均加速度以及区段长度;根据所述第一基因序列和所述离散点序列,通过预设的差分进化算法,获得目标基因;根据所述目标基因,获得所述列车在所述运行路线上的第一目标运行曲线,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运行曲线是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运行曲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基因序列和所述离散点序列,通过预设的差分进化算法,获得目标基因,包括:对所述第一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变异和交叉处理,获得第二基因序列;根据所述离散点序列,对所述第二基因序列中的基因执行基因修正处理;获取与修正后的所述第二基因序列对应的适应值序列,其中,所述适应值序列包括多个适应值,所述多个适应值与所述基因序列中的多个基因对应;根据所述适应值序列,对修正后的所述第二基因序列执行基因选择处理,获得所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文彧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