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师资源分析把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师资源分析
,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师资源分析把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教育”即“互联网+教育行业”,但这不是表面上的两者结合,而是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使两者进行深度各方面的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形态。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工业、交通、教育等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线资源日益丰富,在线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教育形式不断更新,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课堂模式进一步人性化,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各个区域的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把控,且不能够准确控制教师资源的分布;无法教育区域进行教育资源的准确分析,从而无法准确进行控制,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匀分布。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师资源分析把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资源分析把控平台,资源分析把控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区域教育分析单元、影响因素获取单元、资源管控单元以及区域资源预测单元;资源分析把控平台用于对各个区域进行教师资源分析把控,服务器生成区域教育分析信号并将区域教育分析信号发送至区域教育分析单元,通过区域教育分析单元对各个区域的进行教育分析,通过教育分析将区域划分为合格区域和不合格区域,并将合格区域和不合格区域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不合格区域后,生成影响因素获取信号并将影响因素获取信号发送至影响因素获取单元,通过影响因素获取单元用于对合格区域和不合格区域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服务器生成资源管控信号并将资源管控信号发送至资源管控单元,通过资源管控单元对各个不合格区域进行资源管控,服务器接收到合格区域后,生成区域资源预测信号并将区域资源预测信号发送至区域资源预测单元;通过区域资源预测单元对合格区域进行资源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师资源分析把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教育分析单元的教育分析过程如下:将进行教育分析的各个区域标记为分析区域,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各个分析区域的合格毕业学生数与未合格毕业学生数的比值,并将分析区域的合格毕业学生数与未合格毕业学生数的比值标记为BZi;采集到各个分析区域内学校增加速度以及招生数量的增加幅度,并将分析区域内学校增加速度以及招生数量的增加幅度分别标记为SDi和FDi;通过分析获取到各个分析区域的教育分析系数Xi;将各个分析区域的教育分析系数与教育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分析区域的教育分析系数超过教育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分析区域教育分析合格,生成教育合格信号并将对应分析区域标记为合格区域,将合格区域和教育合格信号一同发送至服务器;若分析区域的教育分析系数未超过教育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分析区域教育分析不合格,生成教育不合格信号并将对应分析区域标记为不合格区域,将不合格区域和教育不合格信号一同发送至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师资源分析把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影响因素获取单元的影响因素获取过程如下:将合格区域和不合格区域进行资源数据分析,资源数据包括人员数据、环境数据以及设施数据;采集到合格区域内专任教师数量和外聘教师数量,并将合格区域内专任教师数量和外聘教师数量标记为合格人员数据;采集到不合格区域内专任教师数量和外聘教师数量,并将不合格区域内专任教师数量和外聘教师数量标记为不合格人员数据;若合格人员数据和不合格人员数据对应数量数值差值超过对应数量差值阈值,则将对应不合格区域的主影响因素设置为人员数据;将对应不合格区域标记为人员影响区域,并将人员影响区域和人员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若合格人员数据和不合格人员数据对应数量数值差值未超过对应数量差值阈值,则将对应不合格区域的非影响因素设置为人员数据,并将对应不合格区域标记为人员无影响区域,将人员无影响区域和人员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采集到合格区域内教师增长速度和学生增长速度,并将合格区域内教师增长速度和学生增长速度的比值标记为合格环境数据;采集到不合格区域内教师增长速度和学生增长速度,并将不合格区域内教师增长速度和学生增长速度的比值标记为不合格环境数据;若合格环境数据与不合格环境数据对应比值差值超过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师兄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