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燃油汽车采用机械摩擦力进行制动,新能源汽车则可通过电机反拖力矩对车辆进行制动,同时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储存于电池中,从而节省车辆能量消耗,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以下弊端:因电动机在连杆支撑下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使用双线接触式充电,并对车轮产生阻力让汽车停下,当车轮不再连续性给连杆垂直端向上的携带引导力,让连杆连接支撑点仅剩下电动机的橄榄球结构表面上一个,且受重力影响其水平端会逐渐偏斜支撑在电动机上,再沿着电动机的橄榄球结构表面对双节输电板进行反向托举,以致于带动电动机与电池刚性碰撞,从而由双线接触变成圆形接触面,造成电池的电能储存制造运行会突然消失,影响车辆的制动感,削弱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装置,其结构包括车轮、直角框、电动机、蓄电池、连杆,所述车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车轮(1)、直角框(2)、电动机(3)、蓄电池(4)、连杆(5),所述车轮(1)转动配合在直角框(2)上,且与连杆(5)一端间隙配合,所述直角框(2)设有两个,之间连接有蓄电池(4),所述蓄电池(4)下通过连杆(5)设有电动机(3),所述连杆(5)包括杆体(51)、双节输电板(52)、推把(53)、助力体(54)、衔接板(55),所述杆体(51)通过衔接板(55)过渡配合在双节输电板(52)上,且连接有推把(53),所述衔接板(55)和双节输电板(52)连接在电动机(3)和蓄电池(4)之间,所述推把(53)通过助力体(54)滑动配合在电动机(3)和杆体(5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体(54)包括扯兜(541)、叠压垫(542)、收圈装置(543)、支撑结构(544)、定扣(545),所述扯兜(541)设在叠压垫(542)和支撑结构(544)上,且间隙配合在杆体(51)上,所述叠压垫(542)上安装有收圈装置(543),且通过定扣(545)过渡配合在支撑结构(54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压垫(542)与扯兜(541)过渡配合在推把(5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圈装置(543)包括错位角(43a1)、拢把(43a2)、接套(43a3)、横穿杠(43a4)、隔条(43a5)、磨合层(43a6),所述错位角(43a1)连接在磨合层(43a6)一端,所述磨合层(43a6)另一端连接在横穿杠(43a4)上,所述横穿杠(43a4)上连接有接套(43a3),所述接套(43a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