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碗体批量安装垫圈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22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塑料碗体批量安装垫圈的治具,包括基座盒体以及基座盒体表面固定装配的零件载台和若干推座,其中零件载台用于塑料碗体承托定位,推座对应所需安装垫圈的个数及位置围绕零件载台分布设置,每个推座由垫圈载台、往返定位器和推力器构成,通过垫圈载台局部设置向外内径渐缩的传送孔,并籍由推力器推送垫圈及往返定位器带动传送孔的位移,实现自动将垫圈装入穿孔。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该治具,通过有机整合与装配机械、电气构件,使得塑料碗体得以牢固定位的基础上,并且实现将全部垫圈同步安装于所需位置,把人工作业简化为仅需替换塑料碗体和装填垫圈,降低了劳动作业强度,提高了垫圈的安装效率和品质,更有利于提高塑料碗体整体良品率。碗体整体良品率。碗体整体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碗体批量安装垫圈的治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为主、电气辅助的工业定制治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塑料碗体批量、高效安装垫圈的治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加工生产是批量规模化定制各类异形件的有效方式,其工艺制程的发展由来已久且日渐高效、环保和高品质。注塑工艺是一种能满足各种非标异形件加工生产的优选工艺,较之于传统切削、冲铣加工作业方式,具有一次成型、可规模化生产的显著优势。然而,由于注塑产品的形状多样性,对应一件产品往往需要独立开发并反复试制,以达到产品的精度要求后方可投入规模化生产。
[0003]有一种注塑制成的碗状异形体,暂定命名为塑料碗体,其外形的细节结构如图1所示。以图示的产品角度来看,该塑料碗体1底部为异形曲面、顶部敞口且一侧设有内径较大的装配圆孔。以该整体外形为基础,通过镶件注塑工艺其两侧表面各内嵌设有两个金属环11,且位于金属环下侧分布设有五个穿孔12(另侧未可见、未标识)。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图示可见,需要在该五个穿孔12中各装入一个形状与哑铃相似的垫圈2。该垫圈虽然为橡胶材质,但其两侧的宽径环21也相对强韧。传统生产过程中该垫圈需要由人工装配,通过挤压一侧宽径环使其变窄或缩小强行挤入穿孔之中,并在装配到位后自动复位即完成安装。但实际操作过程并非如此简单,一方面作业人员挤压宽径环需要施力较大,当安装作业量化积累超出作业人员的疲劳耐受力,则将大幅度影响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对宽径环的不合理挤压易造成垫圈本身的破坏,从而影响安装后塑料碗体进行后续产品装配后的质量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塑料碗体批量安装垫圈的治具,解决针对异形注塑半成品进行批量安装垫圈提升效率和良品率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塑料碗体批量安装垫圈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线路板、微控制器的基座盒体以及基座盒体表面固定装配的零件载台和若干推座,其中所述零件载台的外形与塑料碗体的背部外形相匹配并用于塑料碗体承托定位,所述推座对应所需安装垫圈的个数及位置围绕零件载台分布设置,每个推座由垫圈载台、往返定位器和推力器构成,所述垫圈载台装接于往返定位器上随动,且在与塑料碗体的穿孔相挨近的外壁设有向外内径渐缩的传送孔,所述往返定位器和推力器总线接入微控制器,且推力器的推杆受控同步朝传送孔推送垫圈;任一垫圈的一侧宽径环穿过传送孔卡入穿孔内侧弹性复位,垫圈载台位移远离穿孔且垫圈的另一侧宽径环自传送孔穿出并在穿孔外侧弹性复位。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孔内侧的内径大于垫圈宽径环的外径,且传送孔外侧的内径小于或接近所述穿孔的内径,所述传送孔的内径线性过渡且内壁光滑。
[0007]进一步地,所述垫圈载台为分体加工组装结构,包括与往返定位器表面装接并导
向滑动的支撑板,架设于支撑板顶部、敞口式的载料窗口,以及与往返定位器传动杆相接联动的外壁,所述支撑板、载料窗口和外壁通过螺栓装接成一体。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往返定位器主体固接于基座盒体表面,且往返定位器通过传动杆输出超过垫圈一侧宽径环宽度的位移行程。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推力器通过侧位支架装接固定于往返定位器的上方位置,且推杆的长度适应推力器与穿孔的间距而设。
[0010]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器内预编设有控制全部推力器同步推送、往返定位器回退及复位的控制指令,且基座盒体的前端表面设有线路接入线路板及微控制器的双手触发开关、运行状态指示灯,所述线路板通过基座盒体所设变压器和电源开关外接市电。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盒体表面在推座之外的部分还设有受控升降的压料机构,对零件载台上的塑料碗体施压、强固定位。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盒体侧向及后向设有散热窗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零件载台至少一侧壁设有对应塑料碗体部分插接并承托定位的槽型袋口。
[0014]应用本专利技术该治具,具备显著的进步性:将机械、电气构件有机整合装配成一体,使得塑料碗体得以牢固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推座实现将全部垫圈同步推送、穿接安装于所需穿孔位置,把人工作业简化为仅需替换塑料碗体和装填垫圈,极大地降低了劳动作业强度,并提高了垫圈的安装效率和安装品质,更有利于提高塑料碗体整体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待安装垫圈的塑料碗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治具接近完整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所示治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2所示治具中垫圈载台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晰的界定。
[0020]有鉴于当前针对单个塑料碗体产品手动安装垫圈作业强度大、效率低下且偶有垫圈压损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者研究垫圈装入塑料碗体穿孔的具体过程及形状变化,致力于压缩垫圈中其一宽径环的均匀性,创新提出了一种半自动机电一体化的治具,以方便装载固定塑料碗体和装填胶圈,并实现机动、高效、同步的压塞安装。
[002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治具优选实施例的多向及细节结构示意图。从结构概述来看,该治具包括内置线路板、微控制器的基座盒体3以及基座盒体表面固定装配的零件载台31和若干推座4,其中零件载台31的外形与塑料碗体1的背部外形相匹配并用于塑料碗体承托定位,且通过作业人员或借助外物施压,使塑料碗体保持稳定,在两侧垫圈安装承受推力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定位。而推座4对应所需安装垫圈2的个数及位置围绕零件载台31分布设置,每个推座4由垫圈载台41、往返定位器42和推力器43构成。而其中垫圈载台41装接于往返定位器42上随动,且在与塑料碗体1的穿孔12相挨近的外壁设有向外内径渐缩
的传送孔4131;而往返定位器42和推力器43均总线接入微控制器(未图示),受微控制器信号驱动执行相应幅度的动作,各推力器的推杆受控同步朝传送孔4131推送垫圈2;任一垫圈2的一侧宽径环21穿过传送孔4131卡入穿孔内侧弹性复位,垫圈载台41位移远离穿孔12且垫圈的另一侧宽径环自传送孔穿出并在穿孔外侧弹性复位。
[0022]需要说明的是,图示为了便于观察零件载台的细节结构特点,故省略一侧两个推座的绘制。实际治具中,上述推座是根据所需安装垫圈的数量和位置而自定义增减设置的。从该治具的功能实现来理解其设计着眼点,其中零件载台可用于高精度定位待安装垫圈的塑料碗体,主要依靠表面适配相容的方式,从而避免在安装垫圈的外力下塑料碗体发生转动、滑动。而通过人工手动在每个垫圈载台合适位置装填垫圈(与穿孔共轴或相平行接近),待全部工位都装填完垫圈,即可操控推座按预设的动作次序实施推送垫圈,使垫圈一侧的宽径环在先插入传送孔的过程中得以径向压缩成适于穿过穿孔的外径大小。然而虽然一侧宽径环在穿孔内侧弹性复位完成装配态,但同时存在的另一侧宽径环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碗体批量安装垫圈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线路板、微控制器的基座盒体以及基座盒体表面固定装配的零件载台和若干推座,其中所述零件载台的外形与塑料碗体的背部外形相匹配并用于塑料碗体承托定位,所述推座对应所需安装垫圈的个数及位置围绕零件载台分布设置,每个推座由垫圈载台、往返定位器和推力器构成,所述垫圈载台装接于往返定位器上随动,且在与塑料碗体的穿孔相挨近的外壁设有向外内径渐缩的传送孔,所述往返定位器和推力器总线接入微控制器,且推力器的推杆受控同步朝传送孔推送垫圈;任一垫圈的一侧宽径环穿过传送孔卡入穿孔内侧弹性复位,垫圈载台位移远离穿孔且垫圈的另一侧宽径环自传送孔穿出并在穿孔外侧弹性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碗体批量安装垫圈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孔内侧的内径大于垫圈宽径环的外径,且传送孔外侧的内径小于或接近所述穿孔的内径,所述传送孔的内径线性过渡且内壁光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碗体批量安装垫圈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载台为分体加工组装结构,包括与往返定位器表面装接并导向滑动的支撑板,架设于支撑板顶部、敞口式的载料窗口,以及与往返定位器传动杆相接联动的外壁,所述支撑板、载料窗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朗佑精密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