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温敏性细乳液涂膜表面丰度金属元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18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性反相胶体、光降解、光敏、光致发光和光伏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敏性细乳液涂膜表面丰度金属元素的方法。室温下,将温敏性单体、阳离子型单体和水溶性金属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将油溶性引发剂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迅速转入设定温度的超声波生物粉碎机中粉碎,然后升高温度引发聚合,形成温敏性聚合物细乳液胶体。将胶体稀释后,室温下采用旋涂成膜或浸渍方式在石英玻璃上成膜;成膜石英玻璃置于恒温密闭空间,保持相对湿度,经后处理获得表面丰度金属离子的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迁移金属离子,制得表面丰度某些金属离子的薄膜。制得表面丰度某些金属离子的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敏性细乳液涂膜表面丰度金属元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反相胶体、光降解、光敏、光致发光和光伏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敏性细乳液涂膜表面丰度金属元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膜的定义一般可以泛指用以分离相的一种界面形态物质。如生物体内起保护作用的分隔组织;以及人工合成分离相的膜物质。人工膜成膜方法大体可以分为:1、溶剂或分散介质的挥发成膜:液态物质在被涂物件上形成“湿膜”。其中所含有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挥发到大气中,湿膜粘度逐步加大至一定程度而形成固态膜。2、聚合物粒子凝聚成膜:这种成膜方式是聚合物粒子成膜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凝聚而成为连续的固态涂膜。3、化学成膜方式:可流动膜在加温或其它条件下,分子间发生反应而使聚合物分子量进一步增加或发生交联而形成坚韧的涂膜过程。膜广泛应用于生物仿生和分离工程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反相细乳液聚合形成尺寸为50~300的纳米温敏性聚合物胶体颗粒,预装载可溶性金属盐。通过处理后,旋涂或浸渍成膜后,选用适当温度控制温敏聚合物向膜表面迁移,得到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敏性细乳液涂膜表面丰度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合成含金属离子的温敏性聚合物细乳液胶体:室温下,将温敏性单体、阳离子型单体和水溶性金属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将油溶性引发剂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B;称取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迅速转入预先设定温度的超声波生物粉碎机中粉碎,然后升高温度粉碎并引发聚合,形成温敏性聚合物细乳液胶体;(2)细乳液成膜:将步骤(1)制备的含金属离子温敏性聚合物细乳液胶体稀释后,室温条件下采用旋涂成膜或浸渍方式在净化处理后的石英玻璃上成膜;(3)后处理获得表面丰度某些金属离子的膜:将步骤(2)制备的成膜石英玻璃置于恒温密闭空间,保持相对湿度,后处理后获得表面丰度某些金属离子的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性细乳液涂膜表面丰度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溶液A中的温敏性单体为N

异丙基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金属盐为硫酸铜、硝酸铜、硫酸镍、硝酸镍、硫酸铁、硝酸镉或硫酸铬两种以上不同金属水溶性盐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性细乳液涂膜表面丰度金属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溶液A中温敏性单体、阳离子单体、水溶性金属盐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