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菌剂对小麦锈病防治效果的室内生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小麦锈病防治效果测定
,具体涉及一种杀菌剂对小麦锈病防治效果的室内生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有三种锈病即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和小麦秆锈病。小麦锈病分布广、传播快,为害面积大,病害流行频繁,发病年份给小麦生产造成惨重损失,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
[0003]药剂防治是小麦锈病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锈病爆发成灾的地区和年份,使用杀菌剂就成为大面积控制锈病流行的最重要手段。即使在实施抗锈基因布局的地区,使用杀菌剂也是锈病防治措施的必要补充。
[0004]小麦锈病化学防治可选杀菌剂品种较多,需经生物学试验测定杀菌剂防治效果的优劣。由于小麦锈菌为严格专性寄生真菌,只能在活体小麦上生长,因此测定杀菌剂对该类病害的防效实验通常在盆栽小麦或大田小麦上开展。传统的盆栽或大田实验不仅耗时、费工、占地并且实验结果由于环境条件差异呈现明显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剂对小麦锈病防治效果的室内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S1、育苗:挑选粒大饱满的小麦种子,种植于花盆中,在光照和黑暗交替进行的温室条件下培养10天~12天,至小麦的第一叶完全展开时,选择壮苗留苗,得到供试小麦幼苗;S2、小麦锈菌定量接种:将小麦锈菌夏孢子加入至电子氟化液中,混合均匀配成浓度为2g/L的孢子悬浮液;将所述孢子悬浮液定量接种至S1中得到的供试小麦幼苗的第一片叶中间4cm叶段区间处,得到接种后的小麦幼苗;所述第一片叶中间4cm叶段提前做标记;S3、培养基的配制:将6
‑
BA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得到6
‑
BA的浓度为1000mg/L的母液a;将杀菌剂原药加丙酮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制成杀菌剂有效成分浓度为100μg/mL的母液b;将得到的所述母液a和不同质量的所述母液b加入至灭菌后的质量分数为0.5%的水琼脂溶液中,得到6
‑
BA浓度为50μg/mL、杀菌剂有效成分浓度不同的培养基,命名为培养基a~培养基h,将所述培养基a~培养基h分别放在培养皿中,得到8个带药培养皿,对应各培养基依次命名为带药培养皿a~带药培养皿h,所述培养基a~培养基h中杀菌剂有效成分浓度依次为0μg/mL、0.03μg/mL、0.09μg/mL、0.27μg/mL、0.81μg/mL、2.43μg/mL、7.29μg/mL和21.87μg/mL;S4、叶段剪取及培养:将S2中接种后的小麦幼苗培养5天~6天,至小麦锈病花斑完全长出后,按照标记线将标记的叶段剪下,叶面朝上平行摆放在S3中得到的8个带药培养皿中,每皿贴5片叶段,得到8组叶片,并用透明塑料胶片压住叶段两头,使叶段与培养基充分接触,进行离体培养,将放有叶段的各带药培养皿在在光照和黑暗交替进行的培养箱中培养6天~7天,至作为对照组的带药培养皿a中的叶段充分发病时止,得到8组待拍照叶段;S5、将S4中得到的8组待拍照叶段进行拍照,用Photoshop CS6软件分别测定所述待拍照叶段和夏孢子的像素值,计算发病面积的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刚明,纪凡,赵鋆,夏铭浩,刘悦,黄丽丽,康振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