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83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涉及电机的散热领域。该散热结构包括两部分,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包括传动端端盖、散热器及转子风扇,传动端端盖位于最外侧,散热器匹配安装于传动端端盖内侧,转子风扇配套安装于散热器的内侧,转子风扇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的传动端面上;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包括非传动端端盖及端环整流罩,端环整流罩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的非传动端面上,非传动端端盖安装于端环整流罩的外侧;传动端端盖、散热器及转子风扇、端环整流罩及非传动端端盖均为与转子装配结构相匹配的环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内循环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路径,增大内循环换热面积,提高内循环换热效率。换热效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的散热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适用于密封式的异步电动机、永磁电动机,也可用于其它电机中。

技术介绍

[0002]密封式电动机的转子散热问题是该种电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转子被密封,内部流体流动不畅、热交换效率较低,从而引起转子铁心、永磁体、端环、导条以及转轴温度较高,严重时影响两端轴承温度。目前常见的转子冷却手段有定子辐射型、布置内循环风扇型等。由于定子辐射型散热方案的热辐射系数低下,散热效率较低。采用内循环风扇类型的转子散热方案,由于内循环空气与外部空气依靠隔板/机座孔等铸钢材料完成热交换,导热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内循环阻力过大、内循环风机损耗的存在,引起内部温度不降反升。所以需要对于现有的转子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及时散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密封式电动机的转子散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包括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和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所述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包括传动端端盖、散热器及转子风扇,所述传动端端盖位于最外侧,所述散热器匹配安装于传动端端盖内侧,所述转子风扇配套安装于散热器的内侧,所述转子风扇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的传动端面上;所述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包括非传动端端盖及端环整流罩,所述端环整流罩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的非传动端面上,所述非传动端端盖安装于端环整流罩的外侧;所述传动端端盖、散热器及转子风扇、端环整流罩及非传动端端盖均为与转子装配结构相匹配的环状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针对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密封电机通常包括外壳、定子铁芯和转子结构等部件,转子散热结构与整个密封电机相配合使用,且在整个密封电机内形成风道,从而进行风路循环。该转子散热结构包括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和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两侧分别为不同的结构,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为风扇结构,包括传动端端盖、散热器及转子风扇,传动端端盖位于最外侧,起支架功能,散热器匹配安装于传动端端盖内侧,转子风扇配套安装于散热器的内侧,转子风扇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的传动端面上,转子风扇是借由转子旋转带动,将转子内部空气循环起来,然后通过散热器与外部风路换热。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为散热结构,包括非传动端端盖及端环整流罩,非传动端端盖非传动端端盖安装于端环整流罩的外侧,也起到换热的作用,从而完成热传递的过程;端环整流罩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的非传动端面上,也就是安装在转子端环上,在内循环风路中起到屏蔽转子端环表面形成的空气旋转,减少对内循环风路的影响;传动端端盖、散热器及转子风扇、端环整流罩及非传动端端盖均为
与转子装配结构相匹配的环状结构,根据其各自的功能不同,所以分别具有不同的但相互匹配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具体操作为:当转子旋转起来时,带动转子风扇旋转,将转子内部空气循环起来,循环空气流经传动端端盖上的散热器与非传动端端盖,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和端盖,热量经过散热器,与外部风路进行换热,从而完成热传递过程,端环整流罩在内循环风路中屏蔽掉转子端环表面形成的空气旋转,风路循环方向如图2所示,内循环空气为空心实线箭头所示,外部风路如空心虚线箭头所示。
[0006]优选的,所述传动端端盖安装于定子铁芯外壳上。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端端盖内侧设有用于与散热器卡接的多个均布的弯折腿。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器由多个外部翅片沿径向固定绕制一圈而成,所述散热器从中心位置剖面后呈等腰梯形形状,所述转子风扇上的风扇叶片与散热器的散热叶片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非传动端端盖包括散热部和端盖部,所述散热部是由多个散热片沿径向固定绕制一圈而成,且固定在端盖部上,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及非传动端端盖采用铝材料制成或者铜材料制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改善了内循环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路径,增大内循环换热面积,提高内循环换热效率;同时该种转子散热结构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风路循环示意图。
[0013]图中标记如下:1

传动端端盖,2

转子风扇,3

转子风扇,4

转子装配结构,5

端环整流罩,6

非传动端端盖,7

定子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和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所述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包括传动端端盖1、散热器2及转子风扇3,所述传动端端盖1位于最外侧,所述散热器2匹配安装于传动端端盖1内侧,所述转子风扇3配套安装于散热器2的内侧,所述转子风扇3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4的传动端面上;所述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包括非传动端端盖6及端环整流罩5,所述端环整流罩5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4的非传动端面上,所述非传动端端盖6安装于端环整流罩5的外侧;所述传动端端盖1、散热器2及转子风扇3、端环整流罩5及非传动端端盖6均为与转子装配结构相匹配的环状结构。
[0016]本实施例采用了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端端盖1安装于定子铁芯外壳上;所述传动端端盖1内侧设有用于与散热器2卡接的多个均布的弯折腿;所述散热器2由多个外部翅片沿径向固定绕制一圈而成,所述散热器2从中心位置剖面后呈等腰梯形形状,所述转子风扇3上的风扇叶片与散热器2的散热叶片相匹配;所述非传动端端盖6包括散热部和端盖部,所述散热部是由多个散热片沿径向固定绕制一圈而成,且固定在端盖部上;所述散热器2及非传动端端盖6采用铝材料制成。
[0017]本实施例具体操作为:将所有部件都安装在需要散热的密封电机上,当转子旋转起来时,带动转子风扇3旋转,将转子内部空气循环起来,循环空气流经传动端端盖1上的散热器2的散热翅片与非传动端端盖6上的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2和非传动端端盖6,热量经过散热器2,与外部风路进行换热,从而完成热传递过程,端环整流罩5在内循环风路中屏蔽掉转子端环表面形成的空气旋转,风路循环方向如图2所示,内循环空气为空心实线箭头所示,外部风路如空心虚线箭头所示。内循环的路径为:热空气从转子装配结构4内部向转子风扇3流动,然后风进入转子和定子铁芯7之间的间隙,然后再从端环整流罩5外侧再进入转子装配结构4内部,热空气也传到了散热器2及非传动端端盖6。外循环的路径为:空气进入定子铁芯外壳和定子铁芯之间的间隙,然后从散热器2中散出,同时冷空气也由非传动端端盖6的散热片中进入到密封电机的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和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所述位于转子装配结构传动侧的部分包括传动端端盖(1)、散热器(2)及转子风扇(3),所述传动端端盖(1)位于最外侧,所述散热器(2)匹配安装于传动端端盖(1)内侧,所述转子风扇(3)配套安装于散热器(2)的内侧,所述转子风扇(3)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4)的传动端面上;所述位于转子装配结构非传动侧的部分包括非传动端端盖(6)及端环整流罩(5),所述端环整流罩(5)卡接安装于转子装配结构(4)的非传动端面上,所述非传动端端盖(6)安装于端环整流罩(5)的外侧;所述传动端端盖(1)、散热器(2)及转子风扇(3)、端环整流罩(5)及非传动端端盖(6)均为与转子装配结构相匹配的环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罗慧强朱一乔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