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01522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六次甲基四胺溶解后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二甲胺溶液得到溶液B,并于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散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离子型分散剂。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硬脆材料应用的日益广泛,对其加工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单晶硅、宝石等贵重硬脆材料的精密切割加工要求越来越高。上述材料一般需采用金刚石线进行切割。金刚石线是一种在金属丝上固结有金刚石的绳具。
[0003]现有的金刚石线可分为电镀型和树脂性。电镀型金刚石线是一种采用电镀的方法在金属丝上沉积一层金属(一般为镍和镍钴合金),并在金属内固结金刚石磨料制成的一种线性超硬材料工具。金属镀层是结合剂,金刚石磨料用于切割加工。电镀金刚石线锯根据需要可制成不同的直径和长度;线锯可以装在不同的设备上形成不同的加工方式,如往复循环(锯架) 式、高速带锯式、线切割式等。对硬脆材料的加工,电镀金刚石线锯不仅可以切割薄片,也可加工曲面,更可以用于小孔的研修,其应用前景广阔。树脂型金刚石线锯是利用树脂作为结合剂将金刚石磨料固结在金属丝上的一种金刚石线锯。
[0004]然而,在电镀型金刚线在制备过程中,存在金刚砂微粉很难在金刚线上沉积,电镀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以该表面活性剂可在电镀型金刚线在制备过程中,加速金刚砂微粉在金刚线上沉积,加速电镀反应,提高电镀效率低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7]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将六次甲基四胺溶解后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二甲胺溶液得到溶液B,并于0.05
‑‑
0.1Pa的压力、搅拌的条件下向溶液B中加入环氧乙烷得到溶液C,将溶液C保温后冷凝回流,即得N,N

二甲基
‑1‑
羟基丙胺。
[0009]优选的,所述混合的温度为45

50℃。
[0010]优选的,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小时。
[0011]优选的,所述冷凝回流的时间为60分钟。
[0012]优选的,所述冷凝回流的温度为90℃。
[0013]优选的,所述溶液A中六次甲基四胺的浓度为1mol/L。
[0014]优选的,所述溶液B中二甲胺的浓度为1mol/L。
[0015]优选的,所述溶液C中环氧乙烷的浓度为2mol/L。
[0016]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应用于电镀金刚石线的上砂。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带来以下技术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在常温下即可制备出 N,N

二甲

‑1‑
羟基丙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 N,N

二甲基
‑1‑
羟基丙胺中会有六次甲基四胺残留,残留的六次甲基四胺有助于电镀金刚石线的上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实施例1
[0021]将28g六次甲基四胺入反应釜,加入纯水200ml,得到六次甲基四胺浓度为1mol/L的溶液A。装好温度计、开动搅拌,使六次甲基四胺完全溶解。然后加入9g二甲胺,使之完全混合均匀得到二甲胺浓度为1mol/L的溶液B。将17.6g环氧乙烷加入分液漏斗。然后将反应釜抽真空至0.05Pa。在不停的搅拌下,把环氧乙烷滴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和二甲胺混合液中得到环氧乙烷浓度为2mol/L的溶液C,控制温度在45℃之间。滴加完之后,继续保温、搅拌1小时,真空解除,装上回流管,升温至90℃。并保温60分钟,然后自冷至室温即可。将制备得到的N,N

二甲基
‑1‑
羟基丙胺溶液用直接用于金刚石线上砂,上砂率为98%。
[0022]实施例2
[0023]将28g六次甲基四胺入反应釜,加入纯水200ml,得到六次甲基四胺浓度为1mol/L的溶液A。装好温度计、开动搅拌,使六次甲基四胺完全溶解。然后加入9g二甲胺,使之完全混合均匀得到二甲胺浓度为1mol/L的溶液B。将17.6g环氧乙烷加入分液漏斗。然后将反应釜抽真空至0.1Pa。在不停的搅拌下,把环氧乙烷滴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和二甲胺混合液中得到环氧乙烷浓度为2mol/L的溶液C,控制温度在50℃之间。滴加完之后,继续保温、搅拌1小时,真空解除,装上回流管,升温至90℃。并保温60分钟,然后自冷至室温即可。将制备得到的N,N

二甲基
‑1‑
羟基丙胺溶液用直接用于金刚石线上砂,上砂率为96%。
[0024]对比例1
[0025]将氨水入反应釜,加入纯水200ml,得到氨水浓度为1mol/L的溶液A。装好温度计、开动搅拌。然后加入9g二甲胺,使之完全混合均匀得到二甲胺浓度为1mol/L的溶液B。将17.6g环氧乙烷加入分液漏斗。然后将反应釜抽真空至0.05Pa。在不停的搅拌下,把环氧乙烷滴加入氨水和二甲胺混合液中得到环氧乙烷浓度为2mol/L的溶液C,控制温度在45℃之间。滴加完之后,继续保温、搅拌1小时,真空解除,装上回流管,升温至90℃。并保温60分钟,然后自冷至室温即可。将制备得到的N,N

二甲基
‑1‑
羟基丙胺溶液用直接用于金刚石线上砂,上砂率为74%。
[002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六次甲基四胺溶解后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二甲胺溶液得到溶液B,并于0.05
‑‑
0.1Pa的压力、搅拌的条件下向溶液B中加入环氧乙烷得到溶液C,将溶液C保温后冷凝回流,即得N,N

二甲基
‑1‑
羟基丙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温度为45

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小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曾领才田兴李敏李良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