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20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包括转轴及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转轴轴面的叶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反向转动以使得第一转轮叶片和第二转轮叶片接触和分离状态的切换;还包括喷嘴,喷嘴与镀液供给机构连接,能够将镀液供给机构提供的镀液喷至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的空间,还包括间歇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钢线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做间歇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实现磨粒分段式设置在钢线表面。置能够实现磨粒分段式设置在钢线表面。置能够实现磨粒分段式设置在钢线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镀金刚石线锯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目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硬脆材料,特别是非金属材料、非导电材料及半导体材料(如硅晶体、光学玻璃、蓝宝石、光学玻璃、工程陶瓷和石英晶体等),因其硬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抗腐蚀、不易氧化等优良性能或具有特殊的光电特性在电子、光学、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电镀金刚石线锯在切割时,具有切缝窄、出材率高等优点,并且对切片的损伤较小,切片成品率较高,因此电镀金刚石线锯被广泛的运用在硬脆材料的加工中。
[0004]电镀金刚石线锯是用电镀的方法在金属线基体上沉积一层金属,并在钢线表面固结金刚石磨粒制成的一种超硬材料工具。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制备一般包括,预镀、上砂、加厚等步骤,其中上砂步骤是将金刚石磨粒用电镀的方法附着到钢线表面,是金刚石线锯制备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
[0005]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今使用的电镀金刚石线锯表面磨粒随机分布在锯丝表面。锯切时,金刚石线锯表面容屑空间小,较大脆性崩碎切屑或个别脱落的磨粒不易排出,会随金刚石线锯运动,挤压冲击加工表面而产生较大的脆性凹坑,降低切片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容屑空间小,切削液也不易进入切削区域,会降低切削效率,磨粒分段式金刚石线锯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磨粒分段式上砂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电镀区域的镀液以及金刚石颗粒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从而限制了上砂的极限电流密度降低了上砂效率,刷镀上砂装置能有效改变上述问题,但目前存在的制备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不能实现磨粒在钢线表面的分段排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能够实现钢线的分段上砂。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包括转轴及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转轴轴面的叶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反向转动以使得第一转轮的叶片和第二转轮的叶片实现接触和分离状态的切换;还包括喷嘴,喷嘴与镀液供给机构连接,能够将镀液供给机构提供的镀液喷至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的空间,还包括间歇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钢线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做间歇运动。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叶片外表面均包裹有涤纶毛毡。
[0010]可选的,所述转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叶片采用石墨制成。
[0011]可选的,所述镀液供给机构包括镀液箱,所述镀液箱与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喷嘴连接。
[0012]可选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位于镀液箱内部。
[0013]可选的,所述镀液箱内设置有搅拌元件,能够使得金刚石颗粒悬浮于镀液中。
[0014]可选的,所述搅拌元件采用磁力搅拌器。
[0015]可选的,所述镀液箱内设有温度检测元件,镀液箱底部与加热元件连接,用于控制镀液的温度。
[0016]可选的,所述间歇驱动机构包括能够间歇转动的绕线轴,所述绕线轴能够与钢线的一端固定,钢线绕过多个使得钢线穿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空间的导向轮,钢线还绕过导电轮,钢线能够通过导电轮与电源负极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绕线轴上设有槽轮,槽轮开设有多个沿径向设置的滑槽,轮槽的一侧设有能够转动的拨盘,拨盘设有能够进入滑槽的拨杆。
[0018]上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技术的刷镀装置,通过第一毛毡轮、第二毛毡轮及间歇驱动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得钢线上形成交替设置的上砂段和未上砂段,进而实现了形成磨粒分段式的电镀金刚石线锯。
[0020]2.本技术的刷镀装置,能够利用喷嘴不断补充镀液及金刚石颗粒,提高了上砂效率。
[0021]3.本技术的刷镀装置,叶片外表面利用涤纶毛毡包裹,毛毡能够储存电镀液,防止两极接触产生电弧烧伤金属丝表面和防止阳极石墨粒子脱落污染电镀液。
[0022]4.本技术的刷镀装置,所述第一毛毡轮和第二毛毡轮设置在镀液箱内部,能够实现电镀液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0023]5.本技术的刷镀装置,镀液箱内部具有搅拌元件,能够使得金刚石颗粒悬浮于镀液中,而且具有加热元件和温度检测元件,能够使得镀液维持在一个合适的上砂温度,保证了上砂效果。
[0024]6.本技术的刷镀装置,能够利用间歇驱动机构带动刚线运动,实现了连续上砂,效率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叶片接触时图1的A向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叶片脱离接触时图1的A向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钢线上砂完成后的示意图;
[0030]其中,1.钢线,2.镀液箱,3.泵,4.喷嘴,5.磁力搅拌器,6.加热管,7.第一转轴,8.第一叶片,9.第二转轴,10.第二叶片,11.第一导向轮,12.第二导向轮,13.第一导电轮,14.第二导电轮,15.第三导电轮,16.绕线轴,17.槽轮,18.拨盘,19.拨杆,20.上砂段,21.未上
砂段,22.电镀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镀液供给机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喷嘴及间歇驱动机构,所示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沿相反的方向转动,所示镀液供给机构与喷嘴连接,能够将电镀液送入喷嘴并由喷嘴喷出,喷嘴能够将电镀液喷至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的空间,进而对位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的钢线进行上砂,所述间歇运动机构能够与钢线1连接,用于驱动钢线做间歇性运动,以使得钢线上能够进行分段上砂。
[0033]所述镀液供给机构包括镀液箱2,所述镀液箱用于盛装预先制备好的电镀液22,所述镀液箱通过管路与泵3的进液口连接,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喷嘴4连接,泵能够驱动镀液箱内的电镀液通过管路进入喷嘴,进而由喷嘴喷射出。
[0034]所述镀液箱内安装由搅拌元件,所述搅拌元件能够对镀液箱内的电镀液进行搅拌,从而使得金刚石颗粒悬浮于电镀液中,保证上砂效果。
[0035]优选的,所述搅拌元件采用磁力搅拌器5,固定在镀液箱的底部。
[0036]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镀液保持上砂所需要的温度,所述镀液箱内部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包括转轴及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转轴轴面的叶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反向转动以使得第一转轮的叶片和第二转的轮叶片实现接触和分离状态的切换;还包括喷嘴,喷嘴与镀液供给机构连接,能够将镀液供给机构提供的镀液喷至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的空间,还包括间歇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钢线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做间歇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叶片外表面均包裹有涤纶毛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叶片采用石墨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镀液供给机构包括镀液箱,所述镀液箱与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喷嘴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磨粒分段式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刷镀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飞朱振峰刘纪新宋爱利于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