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57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建底板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预埋件,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预埋件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杆;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当支撑板上的支撑杆受到外力时,支撑杆在第一凹槽内滑动,使支撑杆两侧的滑杆在第二凹槽内滑动,使滑杆带动第一弹簧形变,对支撑杆与滑杆受到的力进行吸收与分解,通过设置顶杆,当顶杆受力时,顶杆在第三凹槽内滑动,时顶杆带动第二弹簧发生形变,从而对顶杆受到的力进行吸收与分解,从而可以减小支撑板受到的力,从而能够减小振动对房屋的影响,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使支撑板与预埋件固定牢固,从而可以保持稳定性。从而可以保持稳定性。从而可以保持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底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房建支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房建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居住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等,而房建中的底板结构主要用于支撑,是一个房建结构中最基础的设施之一,现有的房建底板不具备减震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使房屋发生振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房建底板结构,具有减震设备,避免底板发生振动的优点。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建底板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预埋件,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预埋件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滑杆、顶杆、第三凹槽、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板内部两端开设的第三凹槽处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的第一凹槽处上下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以所述支撑杆为对称轴安装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槽壁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滑动杆、贯穿槽、卡接杆、第三弹簧和卡接块,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预埋件的内部通孔处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壁下方安装有第三弹簧,且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位于所述固定杆内部下方开设的长槽处,所述固定杆外侧壁开设的贯穿槽处转动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与所述滑动杆铰接,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安装有卡接块,且所述卡接块与所述支撑板顶部接触,所述卡接杆与所述预埋件的底部接触。为了便于使支撑板与预埋件之间进行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保温层、缓冲层和防潮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防潮层之间,且所述防潮层与所述预埋件接触。为了便于对防护保温、防潮和减震。
[0008]优选的,所述卡接块的底部为平滑结构。为了便于使卡接块的底部能够与支撑板充分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卡接块的两端安装有凸出块。为了便于使工作人员手部与卡接块充分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防潮层为防水砂浆构件。为了便于增加防潮层的防潮性能。
[0011]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采用玻璃棉构件。为了便于增加保温层的保温性能。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
[0013]1、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当支撑板上的支撑杆受到外力时,支撑杆在第一凹槽内滑动,使支撑杆两侧的滑杆在第二凹槽内滑动,使滑杆带动第一弹簧形变,对支撑杆与滑杆受到的力进行吸收与分解,通过设置顶杆,当顶杆受力时,顶杆在第三凹槽内滑动,时顶杆带动第二弹簧发生形变,从而对顶杆受到的力进行吸收与分解,从而可以减小支撑板受到的力,从而能够减小振动对房屋的影响;
[0014]2、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使固定杆插入到支撑板和预埋件的通孔处,按压滑动杆,使滑动杆两侧的卡接杆收回到贯穿槽内,把固定杆穿过支撑板和预埋件上的通孔后松开滑动杆,第三弹簧恢复原状,卡接杆张开,转动固定杆上的卡接块,使支撑板与预埋件固定牢固,从而可以保持稳定性;
[0015]3、通过设置支撑板内的保温层,可以对房间温度进行保护,减少散热,通过设置缓冲层,可以在受到振动时起到缓冲作用,减小房屋受到的力,通过设置防潮层,从而可以减少地底水气渗入房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支撑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支撑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1中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支撑板;2、减震机构;21、支撑杆;22、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4、滑杆;25、顶杆;26、第三凹槽;27、第一弹簧;28、第二弹簧; 3、固定机构;31、固定杆;32、滑动杆;33、贯穿槽;34、卡接杆;35、第三弹簧;36、卡接块;4、预埋件;5、保温层;6、缓冲层;7、防潮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建底板结构,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底部安装有预埋件4,支撑板1和预埋件4之间通过固定机构3连接,支撑板1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机构2,减震机构2包括支撑杆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滑杆24、顶杆25、第三凹槽26、第一弹簧27和第二弹簧28,支撑板1内部两端开设的第三凹槽26处滑动连接有顶杆25,顶杆25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弹簧28,第二弹簧28的一端与第三凹槽26的内侧壁连接,支撑板1顶部开设的第一凹槽22处上下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23,且第二凹槽23 与支撑板1一体成型,第二凹槽23的内部以支撑杆21为对称轴安装有滑杆24,两个滑杆24沿第二凹槽23的槽壁滑动连接,两个滑杆24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弹簧27,第一弹簧27另一端与第二凹槽23槽壁连接。
[0025]本实例中,通过设置减震机构2,当支撑板1上的支撑杆21受到外力时,支撑杆21在第一凹槽22内滑动,使支撑杆21两侧的滑杆24在第二凹槽23内滑动,使滑杆24带动第一弹簧27形变,对支撑杆21与滑杆24 受到的力进行吸收与分解,通过设置顶杆25,当顶杆25受力时,顶杆25 在第三凹槽26内滑动,时顶杆25带动第二弹簧28发生形变,从而对顶杆25受
到的力进行吸收与分解,从而可以减小支撑板1受到的力,从而能够减小振动对房屋的影响。
[0026]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杆31、滑动杆32、贯穿槽33、卡接杆34、第三弹簧35和卡接块36,支撑板1和预埋件4的内部通孔处放置有固定杆31,固定杆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2,滑动杆32的外侧壁下方安装有第三弹簧35,且第三弹簧35的底部位于固定杆 31内部下方开设的长槽处,固定杆31外侧壁开设的贯穿槽33处转动连接有卡接杆34,卡接杆34与滑动杆32铰接,固定杆31的外侧壁安装有卡接块36,且卡接块36与支撑板1顶部接触,卡接杆34与预埋件4的底部接触,当支撑板1放置在预埋件4上方时,先按压滑动杆32,使滑动杆 32两侧的卡接杆34收回到贯穿槽33内,把固定杆31穿过支撑板1和预埋件4上的通孔后松开滑动杆32,第三弹簧35恢复原状,卡接杆34张开,转动固定杆31上的卡接块36,使支撑板1与预埋件4固定。
[0027]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预埋件,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预埋件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滑杆、顶杆、第三凹槽、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板内部两端开设的第三凹槽处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的第一凹槽处上下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以所述支撑杆为对称轴安装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槽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房建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滑动杆、贯穿槽、卡接杆、第三弹簧和卡接块,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预埋件的内部通孔处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明王华平刘恩志李明勇杨爽吴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