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筒的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057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核心筒的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步骤为:(1)在桩孔内下沉携带桩体钢筋笼的预制钢筒,预制钢筒具有一隔腔;(2)由预制钢筒的隔腔向桩孔内浇注第一混凝土、直到预制钢筒的顶部,第一混凝土与桩体钢筋笼形成工程桩;(3)在两个桩孔之间进行连续槽的挖掘、并下放第一钢筋笼,然后浇注第二混凝土,形成连续墙段;(4)进行基坑的土方挖掘,同步在相邻两个连续墙段之间所形成的内侧后浇槽和外侧后浇槽内绑扎第二钢筋笼并浇注第三混凝土,将两块相邻的连续墙段连接为一个整体,完成核心筒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本申请中的地下连续墙为整体刚性连接,抗弯、抗剪、抗腐蚀性强;根据支护和主体结构使用性能不同,能够分别设计,针对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心筒的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心筒的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心筒位于建筑的中央部分,是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以及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的中央核心筒,以钢筋混凝土浇筑,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该结构受力合理,抗侧能力强,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是国际上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
[0003]核心筒为剪力墙结构,若剪力墙采用逆作法,必须在剪力墙的底部布置大量的工程桩,需要进行大量的剪力墙拖换,结构复杂,安全性差。
[0004]采用逆作法施工时,施工期间需要设置临时混凝土柱、格构柱或钢管柱作为施工阶段临时竖向支撑体系,永久结构体系施工时拆除临时体系或永久构件与部分临时柱相连形成受力剪力墙。这种做法存在临时桩柱布置集中,竖向支撑承载能力有限、临时柱拆除工作量大、永久构件与临时柱连接处理复杂、质量难控制等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受竖向支撑承载力限制,上部结构施工加载受限,影响整体项目的工程筹划,导致此种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5]核心筒剪力墙的另一种施工办法,是将剪力墙全部插入持力层,取消工程桩,从地面直接施工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的深度较大,使成槽深,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核心筒的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用于建造核心筒的地下连续墙和工程桩,该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7](1)下沉预制钢筒和桩体钢筋笼:
[0008]间隔施工桩孔,该桩孔呈圆形,并在桩孔内下沉携带桩体钢筋笼的预制钢筒,使预制钢筒的下端面向下超过地下连续墙的下端面的第一设定标高,且桩体钢筋笼的顶端面向上不超过基坑的底面的第二设定标高;在具体施工时,桩体钢筋笼的顶端面可以与基坑的底面的第二设定标高等高,或略低于第二设定标高,但桩体钢筋笼的顶端面与第二设定标高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200mm。
[0009]沿竖直方向观察,该预制钢筒包括沿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两块立板,两块立板沿地下连续墙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两块立板之间设置有两块腹板,且该两块腹板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到一立板上,两块腹板分别为内腹板和外腹板,外腹板位于内腹板背离核心筒的内腔的一侧;
[0010]两块立板的一端均向内超过内腹板后形成为内翼缘,两块立板的另一端均向外超过外腹板后形成为外翼缘;每个内翼缘背离外翼缘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内限制板,两个内限制板均沿地下连续墙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每个外翼缘背离内翼缘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外限制板,两个外限制板均沿地下连续墙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两块
立板和两块腹板所圈围的空间形成为隔腔;本申请中,内限制板和外限制板的延伸方向均是以其所连接的立板为起点到其远离其所连接的立板的另一端为终点的方向;
[0011]预制钢筒的下端插入到桩体钢筋笼的内腔的上端中,且预制钢筒固定连接到桩体钢筋笼上,使预制钢筒的下端与桩体钢筋笼的上端搭接;预制钢筒与桩体钢筋笼的搭接长度为3

5D,D为桩孔直径;
[0012]桩体钢筋笼的下端面与基坑的底面的第二设定标高之间的第二距离就是工程桩的桩长。
[0013](2)桩孔填充:
[0014]在桩孔内,外腹板外侧的区域形成为外填充区,内腹板内侧的区域形成为内填充区,两块立板外侧的区域均形成为外侧向区;
[0015]向隔腔内浇注第一混凝土,第一混凝土与桩体钢筋笼形成工程桩,隔腔内的第一混凝土向上到达预制钢筒的顶部,隔腔外的第一混凝土向上不超过地下连续墙的下端面的第一设定标高;在外填充区和内填充区内填充回填土,在两个外侧向区内填砂;填砂即填充砂子,回填土和砂子均支撑在隔腔为的第一混凝土上;
[0016](3)在两个桩孔之间进行连续槽的挖掘并完成,在连续槽内下放第一钢筋笼,并浇注第二混凝土,完成连续槽内连续墙段的施工,连续墙段、隔腔内的第一混凝土以及预制钢筒共同形成为初始地下连续墙;
[0017](4)进行基坑的土方挖掘并完成;
[0018]拆除基坑底面上部的内翼缘,露出内翼缘所覆盖的连续墙段的内侧临时端面;拆除基坑底面上部的外翼缘,露出外翼缘所覆盖的连续墙段的外侧临时端面;
[0019]两个相对的内侧临时端面以及内腹板所构成的凹槽形成为内侧后浇槽,两个相对的外侧临时端面以及外腹板所构成的凹槽形成为外侧后浇槽;清理内侧浇槽和外侧后浇槽的表面,在内侧浇槽和外侧后浇槽内分别绑扎第二钢筋笼并浇注第三混凝土,将两块相邻的连续墙段以及腹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完成核心筒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0020]预制钢筒和桩体钢筋笼搭接最好采用焊接的方式,不但施工方便,且强度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在预制钢筒的外侧焊接专门的连接件,采用绑扎的方式连接到钢筋笼上,或采用螺栓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0021]为避免浇注第二混凝土时,大量的第二混凝土进入到外填充区和内填充区,增加后续的凿除工作,内限制板与桩孔内壁之间距离以及外限制板与桩孔内壁之间距离均≤5mm,以在保证预制钢筒顺利下沉到桩孔内的同时,同时降低第二混凝土的溢出量。
[0022]为了便于拆除内翼缘和内限制板、以及外翼缘和外限制板,在内翼缘和内限制板、以及外翼缘和外限制板朝向连续墙段的一侧均涂刷有隔离漆。
[0023]本申请中,施工过程中是先将预制钢筒和桩体钢筋笼下放到桩孔内,并进行第一混凝土浇注,使第一混凝土和桩体钢筋笼形成工程桩,由于第一混凝土的连接作用,使预制钢筒与工程桩形成为一体,在随后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以预制钢筒为施工分界,施工连续墙段,从而形成初始地下连续墙,并在挖掘基坑时同步完成后内侧后浇槽和外侧后浇槽内的第二钢筋笼和第三混凝土的浇注工作,完成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0024]在浇注第一混凝土时,直接将第一混凝土浇注至预制钢筒的顶部,不但可以使预制钢筒的刚度增加,并提高其重量及稳定性,还能够提供预制钢筒内的第一混凝土与工程
桩的连接强度,避免二次浇注时,形成薄弱点。
[0025]由于内限制板和外限制板均沿地下连续墙的延伸方向延伸,使内限制板和外限制板相互平行,立板与相连接的内限制板和外限制板之间形成一个U形槽,对第一钢筋笼的两端只需稍作内收,适当减少第一钢筋笼的厚度,即可保证第一钢筋笼在连续槽内的顺利下沉,其中第一钢筋笼的厚度减少控制在5

20mm即可,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接头处的墙体强度。由于预制钢筒不进行回收,保留在地下,作为两段连续墙段的接头部件,本申请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圆形桩孔,现有的施工技术较为成熟,具体可以采用湿法或干法施工,对应具体的桩孔挖掘技术不再赘述。
[0026]由于本申请中的预制钢筒作为地下连续墙的一个部分,免去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接头设备,以及接头和连续槽内的钢筋笼一起吊装吨位过大,制作成本过高的问题。
[0027]本申请中,为避免预制钢筒结构过大,制作、下沉不便,可以将预制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核心筒的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用于建造核心筒的地下连续墙和工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下沉预制钢筒和桩体钢筋笼:间隔施工桩孔,该桩孔呈圆形,并在桩孔内下沉携带桩体钢筋笼的预制钢筒,使预制钢筒的下端面向下超过地下连续墙的下端面的第一设定标高,且桩体钢筋笼的顶端面向上不超过基坑的底面的第二设定标高;沿竖直方向观察,该预制钢筒包括沿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两块立板,两块立板沿地下连续墙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两块立板之间设置有两块腹板,且该两块腹板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到一立板上,两块腹板分别为内腹板和外腹板,外腹板位于内腹板背离核心筒的内腔的一侧;两块立板的一端均向内超过内腹板后形成为内翼缘,两块立板的另一端均向外超过外腹板后形成为外翼缘;每个内翼缘背离外翼缘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内限制板,两个内限制板均沿地下连续墙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每个外翼缘背离内翼缘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外限制板,两个外限制板均沿地下连续墙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两块立板和两块腹板所圈围的空间形成为隔腔;预制钢筒的下端插入到桩体钢筋笼的内腔的上端中,且预制钢筒固定连接到桩体钢筋笼上,使预制钢筒的下端与桩体钢筋笼的上端搭接;(2)桩孔填充:在桩孔内,外腹板外侧的区域形成为外填充区,内腹板内侧的区域形成为内填充区,两块立板外侧的区域均形成为外侧向区;向隔腔内浇注第一混凝土,第一混凝土与桩体钢筋笼形成工程桩,隔腔内的第一混凝土向上到达预制钢筒的顶部,隔腔外的第一混凝土向上不超过地下连续墙的下端面的第一设定标高;在外填充区和内填充区内填充回填土,在两个外侧向区内填砂;(3)在两个桩孔之间进行连续槽的挖掘并完成,在连续槽内下放第一钢筋笼,并浇注第二混凝土,完成连续槽内连续墙段的施工,连续墙段、隔腔内的第一混凝土以及预制钢筒共同形成为初始地下连续墙;(4)进行基坑的土方挖掘并完成;拆除基坑底面上部的内翼缘,露出内翼缘所覆盖的连续墙段的内侧临时端面;拆除基坑底面上部的外翼缘,露出外翼缘所覆盖的连续墙段的外侧临时端面;两个相对的内侧临时端面以及内腹板所构成的凹槽形成为内侧后浇槽,两个相对的外侧临时端面以及外腹板所构成的凹槽形成为外侧后浇槽;清理内侧浇槽和外侧后浇槽的表面,在内侧浇槽和外侧后浇槽内分别绑扎第二钢筋笼并浇注第三混凝土,将两块相邻的连续墙段以及腹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完成核心筒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民王建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深地智能建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