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5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所述热媒进口的左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与冷凝桶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冷凝桶的外壁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循环组件相连通。该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通过设置冷却泵、冷凝箱、连通管、冷却导管和热交换器,冷却泵持续工作,可使冷却水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提高冷却效果,有效被抽吸的凝汽器内的气体进行冷凝,使溶剂不易与水相溶,使一部分物料不易对真空泵造成腐蚀或损伤,从而保证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热交换器
,具体为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真空泵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
[0003]在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应用中,由于其前置相应的泵前冷凝机构功能不佳,无法有效将凝汽器内的气体进行冷凝,使溶剂易与水相溶,使一部分物料会对泵体造成腐蚀或损伤,从而影响泵体的使用寿命,且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若直接排出,易污染工作区域的地面,水渍难以清理,对于火电机组的运营中,无法实现高效节能减排的目的,使其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解决了无法有效将凝汽器内的气体进行冷凝,使溶剂易与水相溶,使一部分物料会对泵体造成腐蚀或损伤,从而影响泵体的使用寿命,且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若直接排出,易污染工作区域的地面,水渍难以清理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所述热媒进口的左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与冷凝桶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冷凝桶的外壁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循环组件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的背面与收集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与热交换器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的输入端通过抽取管与收集箱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收集箱左侧面的上方与出水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与冷却组件的右侧相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集箱内设置有滤罩,所述收集箱的下表面对应滤罩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水阀。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四个支架,四个支架相互靠近的一面与冷凝桶的外壁固定连接,四个支架内卡接有同一个冷却导管,所述冷却导管靠近冷凝桶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板,四个支板均卡接在冷凝桶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板设置为导热板,所述冷却导管呈螺旋状设置在冷凝桶外壁。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冷却泵,所述冷却泵的背面与收集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泵的上表面设置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左侧面与连通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冷却泵的输入端通过抽取管与收集箱的右侧面相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滤罩的内壁为圆弧形设计,所述滤罩内设置有滤材。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通过设置冷却泵、冷凝箱、连通管、冷却导管和热交换器,在对真空泵抽取的气体进行处理时,气体可进入冷凝桶,冷却泵工作并且通过抽取管将冷却水传递至连通管、进水管和冷却导管内,由于冷却导管与带导热功能的支板接触,有效对支板进行散热处理,且冷却泵持续工作,可使冷却水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提高冷却效果,有效被抽吸的凝汽器内的气体进行冷凝,使溶剂不易与水相溶,使一部分物料不易对真空泵造成腐蚀或损伤,从而保证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0016]2、该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通过设置收集箱、出水管、滤罩、滤材和排水阀,真空泵在进行工作时,热交换器会产生一定的冷凝水,使产生的冷凝水会落至收集箱内,通过滤材和滤罩对冷凝水进行化合反应和过滤处理,防止冷凝水直接排出,不易污染工作区域的地面,有效对环境进行保护。
[0017]3、该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通过设置冷却导管、冷凝箱和排水阀,因冷却导管螺旋设置在冷凝桶外壁,增加冷却导管与导热支板接触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冷凝的效果,冷凝箱的设置使循环的水得到进一步冷却,提高对水的冷却效果,因设置有排水阀,便于相关人员对过滤的冷却水进行排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冷凝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收集箱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热交换器、2热媒出口、3热媒进口、4连接管、5冷凝桶、6冷却组件、61冷却导管、62支板、63支架、7进水管、8出水管、9连通管、10收集箱、11抽取管、12循环组件、121冷却泵、122冷凝箱、13滤材、14滤罩、15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包括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热媒进口3和热媒出口2,热媒进口3的左端连通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左端与冷凝桶5的右侧面相连通,冷凝桶5的外壁设置有冷却组件6,冷却组件6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7,进水管7的底端通过连通管9与循环组件12相连通,循环组件12的背面与收集箱10的正面固定连接,收集箱10的上表面与热交换器1的底部相连通,循环组件12的输入端通过抽取管11与收集箱10的右侧面相连通,收集箱10左侧面的上方与出水管8的右端相连通,出水管8的顶端与冷却组件6的右侧相连通。
[0024]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收集箱10内设置有滤罩14,通过设置滤罩14和滤材13,通过滤材13和滤罩14对冷凝水进行化合反应和过滤处理,防止冷凝水直接排出,不易污染工作区域的地面,收集箱10的下表面对应滤罩14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水阀15,因设置有排水阀15,便于相关人员对过滤的冷却水进行排放,循环组件12包括冷却泵121,冷却泵121的背面与收集箱10的正面固定连接,冷却泵121的上表面设置有冷凝箱122,冷凝箱122的左侧面与连通管9的右端相连通,通过设置冷凝箱122,冷凝箱122的设置使循环的水得到进一步冷却,提高对水的冷却效果,冷却泵121的输入端通过抽取管11与收集箱10的右侧面相连通,滤罩14的内壁为圆弧形设计,滤罩14内设置有滤材13。
[0025]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冷却组件6包括四个支架63,四个支架63相互靠近的一面与冷凝桶5的外壁固定连接,四个支架63内卡接有同一个冷却导管61,通过设置冷却导管61,因冷却导管61螺旋设置在冷凝桶5外壁,增加冷却导管61与导热支板62接触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冷凝的效果,冷却导管61靠近冷凝桶5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板62,通过支板62与冷却导管61之间的相互配合,抽取管11将冷却水传递至连通管9、进水管7和冷却导管61内,由于冷却导管61与带导热功能的支板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包括热交换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热媒进口(3)和热媒出口(2),所述热媒进口(3)的左端连通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左端与冷凝桶(5)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冷凝桶(5)的外壁设置有冷却组件(6),所述冷却组件(6)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的底端通过连通管(9)与循环组件(12)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12)的背面与收集箱(10)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10)的上表面与热交换器(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循环组件(12)的输入端通过抽取管(11)与收集箱(10)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收集箱(10)左侧面的上方与出水管(8)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8)的顶端与冷却组件(6)的右侧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0)内设置有滤罩(14),所述收集箱(10)的下表面对应滤罩(14)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水阀(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热交换器的前置冷却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忠陆建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艾德沃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