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035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9
一种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涉及一种不锈钢冶炼方法,具体冶炼步骤如下:将钢板料和含镍生铁放入EBT电弧炉中进行熔炼,电弧炉电极下端形成熔池后,开始吹氧助熔,造泡沫渣,放渣脱磷,出钢后转炉外LF炉精炼工位,在精炼过程中造还原渣,并采用脱氧剂,VOD吹氧脱碳前倒包除渣,将VOD吹氧脱碳后的钢水返回LF炉精炼,在浇注前用热风干燥机干燥浇注系统,并用氩气置换浇注系统内空气,使用氩气保护浇注自耗电极,浇注结束均匀加入发热剂及保温剂;获取的浇注电极进行电渣重熔,其过程中采用氩气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该钢种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H、V含量超标问题,有效保证了钢锭质量。了钢锭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冶炼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按照中国的核能发展战略,其技术发展路径是热中子反应堆、快中子增殖堆和受控聚变堆“三步走”战略。快堆是“三步走”的关键一步,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与其他核反应堆不同,快堆可以直接利用现在被废弃的铀同位素,甚至是只经过简单转化的核电站废弃燃料,对其深度焚烧而产生巨大能量。它可将天然铀资源利用率从目前的约1%提高至60%以上,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能一举解决铀矿资源枯竭、核材料利用率低和核废料难以处理等问题。发展和推广快堆,对于推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问题。
[0003]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对材料成分控制区间窄,控制元素多、残余元素、气体含量、铁素体、夹杂物等均极其严格的要求,国内尚未有采用EBT电炉初炼

LF精炼

VOD吹氧脱碳

氩气保护浇注

气氛保护电渣重熔生产的成功案例,亦无类似生产经验可供借鉴;该钢种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表1 F316H技术要求化学成分表 %目前,国内生产该钢种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钢水H元素含量≤5ppm、V元素含量≤0.05%,因合金调整时必须选用低钒合金,合金使用量大操作困难;渣系选择及配置困难而导致H、V元素不合格。
[0004]2)铁素体≤1%,因铬、镍当量控制不精确,钢锭水冒口端偏析导致铁素体不合格。
[0005]3)夹杂物评级不合格,夹杂物A、B、C、D四类之和不大于1.0级。脱氧材料选择不当及脱氧机制不合适导致夹杂物评级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
[0007]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该冶炼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EBT电弧炉初炼

LF炉精炼

VOD吹氧脱碳

氩气保护浇注

气氛保护电渣重熔;具体冶炼步骤如下:(1)、将钢板料和含镍生铁放入EBT电弧炉中进行熔炼,电弧炉电极下端形成熔池后,开始吹氧助熔,造泡沫渣,并放渣脱磷,P≤0.010%;电弧炉出钢过程中随钢流加入造渣材料和脱氧材料;出钢温度控制在1650~1680℃;(2)、接上一步骤,出钢后转炉外LF炉精炼工位,在精炼过程中造还原渣,并采用脱氧剂,控制精炼出钢S≤0.003%;(3)、VOD吹氧脱碳前倒包除渣,VOD吹氧脱碳过程采用定枪位操作,控制吹氧温度在1580~1630℃、真空度10~30 Pa,通过氧式图、CO趋势图、废气温度趋势图判断吹氧结束时间;(4)、接上一步骤,将VOD吹氧脱碳后的钢水返回LF炉精炼,进行成分微调,若不满足标准成分的化学成分,利用小批量添加合金的方式调整化学成分,使其化学成分合格出钢,出钢温度为1535~1565℃,出钢前进行软吹;(5)、在浇注前用热风干燥机干燥浇注系统,并用氩气置换浇注系统内空气,使用氩气保护浇注自耗电极,浇注结束均匀加入发热剂及保温剂;(6)、将上一步骤获取的浇注电极进行电渣重熔,其过程中采用氩气保护,恒熔速控制。
[0008]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步骤(1)中所述造渣材料为活性石灰、萤石,其中活性石灰100~300Kg,活性石灰:萤石=4~5:1,脱氧材料Al块为0.5~2.0Kg/t。
[0009]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脱氧材料为铝块或Al粉。
[0010]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步骤(2)中的脱氧剂为C粉、SiAlCaBa粉。
[0011]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步骤(5)中发热剂的用量为0.5~5Kg,保温剂的用量为1~4Kg。
[0012]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步骤(5)中浇注温度为1505~1525℃。
[0013]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步骤(6)中熔速(0.7~0.9)
×
D
±
2kg/min,其中D为结晶器直径。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通过采用EBT电弧炉初炼

LF炉精炼

VOD吹氧脱碳

氩气保护浇注

气氛保护电渣重熔的工艺,克服了钢水冶炼过程钒元素超标、钢锭水冒口端元素偏析导致铁素体含量不合格、夹杂物超标、气体含量超标等难点,最终成功冶炼满足技术要求的F316H奥氏体不锈钢电渣锭;采用氩气保护浇注电极和氩气保护技术,解决了该钢种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H、V含量超标,夹杂评级不合格以及铁素体含量超标、N元素波动较大的质量问题,有效保证了钢锭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该冶炼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EBT电弧炉初炼

LF炉精炼

VOD吹氧脱碳

氩气保护浇注

气氛保护电渣重熔;具体冶炼步骤如下:(1)、将钢板料和含镍生铁放入EBT电弧炉中进行熔炼,电弧炉电极下端形成熔池后,开始吹氧助熔,造泡沫渣,并放渣脱磷,P≤0.010%;电弧炉出钢过程中随钢流加入造渣材料和脱氧材料;出钢温度控制在1650~1680℃;(2)、接上一步骤,出钢后转炉外LF炉精炼工位,在精炼过程中造还原渣,并采用脱氧剂,控制精炼出钢S≤0.003%;(3)、VOD吹氧脱碳前倒包除渣,VOD吹氧脱碳过程采用定枪位操作,控制吹氧温度在1580~1630℃、真空度10~30 Pa,通过氧式图、CO趋势图、废气温度趋势图判断吹氧结束时间;(4)、接上一步骤,将VOD吹氧脱碳后的钢水返回LF炉精炼,进行成分微调,若不满足标准成分的化学成分,利用小批量添加合金的方式调整化学成分,使其化学成分合格出钢,出钢温度为1535~1565℃,出钢前进行软吹;(5)、在浇注前用热风干燥机干燥浇注系统,并用氩气置换浇注系统内空气,使用氩气保护浇注自耗电极,浇注结束均匀加入发热剂及保温剂;(6)、将上一步骤获取的浇注电极进行电渣重熔,其过程中采用氩气保护,恒熔速控制。
[0017]所述的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步骤(1)中所述造渣材料为活性石灰、萤石,其中活性石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中子增殖堆用F316H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该冶炼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EBT电弧炉初炼

LF炉精炼

VOD吹氧脱碳

氩气保护浇注

气氛保护电渣重熔,其特征是:具体冶炼步骤如下:(1)、将钢板料和含镍生铁放入EBT电弧炉中进行熔炼,电弧炉电极下端形成熔池后,开始吹氧助熔,造泡沫渣,并放渣脱磷,P≤0.010%;电弧炉出钢过程中随钢流加入造渣材料和脱氧材料;出钢温度控制在1650~1680℃;(2)、接上一步骤,出钢后转炉外LF炉精炼工位,在精炼过程中造还原渣,并采用脱氧剂,控制精炼出钢S≤0.003%;(3)、VOD吹氧脱碳前倒包除渣,VOD吹氧脱碳过程采用定枪位操作,控制吹氧温度在1580~1630℃、真空度10~30 Pa,通过氧式图、CO趋势图、废气温度趋势图判断吹氧结束时间;(4)、接上一步骤,将VOD吹氧脱碳后的钢水返回LF炉精炼,进行成分微调,若不满足标准成分的化学成分,利用小批量添加合金的方式调整化学成分,使其化学成分合格出钢,出钢温度为1535~1565℃,出钢前进行软吹;(5)、在浇注前用热风干燥机干燥浇注系统,并用氩气置换浇注系统内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义杜旋梁贤淑王鹏飞郭彪郭显胜郭亚非祁一星辛雪倩张威风薛良良张艳召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