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97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留设有调节间隙,内部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支撑连接上盖体和下盖体的连接组件;设于上盖体上并朝向下盖体设置的第一安装结构;设于下盖体上并朝向上盖体设置的第二安装结构;支撑连接在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之间的弹性支架,通过弹性支架的弹性变形可使得上盖体和下盖体在第二侧部处发生相对移动;设于上盖体的上表面的触控键,触控键靠近第二侧部设置;置于安装空间内的控制器,控制器与触控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开关结构具有体积小,集成化高的特点,触控键可实现汽车上各种功能的控制,其占用空间小,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指一种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较为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的驾驶控制是通过方向盘来实现的,在汽车的方向盘上设置有喇叭按钮,以便于驾驶员按喇叭。常见的喇叭按钮为可按动式的按钮,在向下按时,能够有触觉的反馈。
[0003]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上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所能实现的便利功能也越来越多,这些功能均需要设置相应的开关来控制,若将该些开关布设在汽车前部的操作面板上,一方面将占用操作面板的空间,另一方面还不方便驾驶员进行操控。而若将该些开关布设在方向盘上,由于方向盘的空间有限,该些开关也较难集中的布设在空间有限的方向盘上。为此亟需提供一种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解决现有的将开关布设在操作面板上不方便操控以及方向盘空间有限而难以让开关集中布设在方向盘上的问题。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包括:
[0007]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留设有调节间隙,且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的内部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0008]支撑连接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靠近所述第一侧部设置;
[0009]设于所述上盖体上并朝向所述下盖体设置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靠近所述第二侧部设置;
[0010]设于所述下盖体上并朝向所述上盖体设置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错开设置;
[0011]支撑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之间的弹性支架,通过所述弹性支架的弹性变形可使得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在第二侧部处发生相对移动;
[0012]设于所述上盖体的上表面的触控键,所述触控键靠近所述第二侧部设置;以及
[0013]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触控键连接。
[0014]本技术的控制开关结构具有体积小,集成化高的特点,其上设置了触控键来实现汽车上各种功能的控制,该触控键布设在上盖体的上表面上,触控键通过手指的触摸就能触发相应的动作,其占用空间小,使得本技术的控制开关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控制功能,且还能够安装在方向盘上,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控制开
关还设置有弹性支架与调节间隙,通过弹性支架的变形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触控反馈。
[0015]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供监测所述弹性支架的弹性变形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6]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包括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顶部的连接板和形成于所述连接板的侧部且相对设置的一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端部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的底部。
[0017]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盖体上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振动模块,所述振动模块靠近所述第二侧部设置;
[0018]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振动模块控制连接。
[0019]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对应位于所述触控键下方的指示灯;
[0020]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指示灯控制连接。
[0021]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指示灯和所述触控键之间的导光块,所述导光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体上。
[0022]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支架为板状结构,且呈水平状设置。
[0023]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线路板;
[0024]所述控制器装设于所述线路板上。
[0025]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盖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体上的第二连接件;
[0026]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0027]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触控键设有多个,且多个触控键间隔设置。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设于方向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中将上盖体设计为透明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省去上盖体与下盖体一侧部的侧视图。
[0031]图4为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省去上盖体与下盖体一侧部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安装于方向盘上,为驾驶员提供多种功能的控制。本技术的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具有体积小,集成化高的特点,其上设置了多个触控键,利用触控键来实现触摸控制,触控键占用空间较小,使得该
控制开关结构能够安装在方向盘上,方便了驾驶员的操作。另外还设置了弹性支架及调节间隙,通过弹性支架的弹性变形可为驾驶员的触控动作提供反馈,并结合弹性变形的监测还能够起到避免误触碰的情况发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进行说明。
[0034]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设于方向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中将上盖体设计为透明状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进行说明。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20包括上盖体21、下盖体22、连接组件23、第一安装结构24、第二安装结构25、弹性支架26、触控键27以及控制器;上盖体21和下盖体22呈上下相对设置,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盖体21和下盖体22之间留设有调节间隙211,且上盖体21和下盖体22的内部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212,上盖体21和下盖体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连接组件23支撑连接在上盖体21和下盖体22之间,该连接组件23位于安装空间212内并靠近第一侧部设置,通过连接组件23将上盖体21和下盖体22连接在一起,这样使得第一侧部处上盖体21和下盖体22之间不能够发生相对移动。第一安装结构24设于上盖体21上并朝向下盖体22设置,该第一安装结构24靠近第二侧部设置;第二安装结构25设于下盖体22上并朝向上盖体21设置,该第二安装结构25与第一安装结构254相错开设置;弹性支架26支撑连接在第一安装结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留设有调节间隙,且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的内部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支撑连接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靠近所述第一侧部设置;设于所述上盖体上并朝向所述下盖体设置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靠近所述第二侧部设置;设于所述下盖体上并朝向所述上盖体设置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错开设置;支撑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之间的弹性支架,通过所述弹性支架的弹性变形可使得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在第二侧部处发生相对移动;设于所述上盖体的上表面的触控键,所述触控键靠近所述第二侧部设置;以及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触控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供监测所述弹性支架的弹性变形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包括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顶部的连接板和形成于所述连接板的侧部且相对设置的一对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帆
申请(专利权)人:贝洱海拉温控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