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钢棒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86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C钢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钢棒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端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腿,所述工作台顶端前后两侧从左至右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可拆卸的设有顶座,中间所述支撑柱的左侧壁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可拆卸的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设有固定座;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杠,且丝杠右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的右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两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延伸出工作台外。该装置可有效地实现PC钢棒上下料的同步进行,机械代替人力操作,降低发生危险的几率,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钢棒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C钢棒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PC钢棒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预应力钢材,主要应用于制作港口混凝土管桩、高层建筑地基混凝土管桩、桥墩混凝土管桩等,PC钢棒在应用的过程中,将PC钢棒两端进行墩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
[0003]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PC钢棒自动墩头机是从韩国引进的技术,这种PC钢棒自动墩头机对PC钢棒两端分开进行墩头,虽然这种PC钢棒自动墩头机技术比人工进行PC钢棒墩头省力,但它的缺点是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操作,需要工人将PC钢棒放置到墩头机下方,通过墩头机进行墩头操作,工人在墩头机下方直接操作,一旦机械发生故障,增加受伤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墩头机上下料方式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PC钢棒上料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PC钢棒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端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腿,所述工作台顶端前后两侧从左至右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可拆卸的设有顶座,中间所述支撑柱的左侧壁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可拆卸的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设有固定座;
[0007]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杠,且丝杠右端通过轴承与工作台的右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两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延伸出工作台外,且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可拆卸的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顶端设有支撑座;
[0008]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于工作台顶端左侧,用于输送PC钢棒。
[0009]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和底座,所述皮带输送机设于工作台顶端左侧,所述皮带输送机上设有多个底座。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从左至右间隙排列在工作台的顶端。
[0011]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工作台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丝杠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顶座与固定座上下相对设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气缸二拉动固定座向下移动,对PC钢棒进行夹紧固定,通过墩头机对下方的PC钢棒进行墩头加工,通过皮带输送机将上一工位加工后的PC钢棒向右侧输送至左侧顶座上,通过电机促使矩形块带动支撑座向左侧移动,通过气缸一推动PC钢棒向上移动,通过电
机促使矩形块带动支撑座和PC钢棒向右侧移动,将左侧未加工的PC钢棒向右侧移动放置到加工位上,同时将加工后的PC钢棒移动至右侧,从而实现PC钢棒上下料的同步进行,该装置结构简单,操控使用方便,可有效地实现PC钢棒上下料的同步进行,机械代替人力操作,节省人力物力,避免工人直接在墩头机下方工作,降低发生危险的几率,安全系数更高,提高了PC钢棒生产加工效率,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台右视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工作台,2、支撑腿,3、支撑柱,4、顶座,5、电机,6、丝杠,7、轴承,8、矩形块,9、连接块,10、连接板,11、气缸一,12、支撑座,13、支撑板,14、气缸二,15、顶板,16、固定座,17、皮带输送机,1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阅图1

2所示,一种PC钢棒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底端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腿2,工作台1顶端前后两侧从左至右均设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端可拆卸的设有顶座4,中间支撑柱3的左侧壁上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顶端可拆卸的设有气缸二14,气缸二14顶端设有顶板15,顶板15底端设有固定座16;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丝杠6,且丝杠6右端通过轴承7与工作台1的右侧内壁活动连接,丝杠6上螺纹连接有两矩形块8,矩形块8的顶端设有连接块9,连接块9顶端延伸出工作台1外,且设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顶端可拆卸的设有气缸一11,气缸一11顶端设有支撑座12;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设于工作台1顶端左侧,用于输送PC钢棒。
[0022]优选的,输送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17和底座18,皮带输送机17设于工作台1顶端左侧,皮带输送机17上设有多个底座18。
[0023]优选的,支撑柱3从左至右间隙排列在工作台1的顶端。
[0024]优选的,轴承7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工作台1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7的内环与丝杠6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
[0025]优选的,顶座4与固定座16上下相对设置。
[0026]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和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
知,型号与本方案适配可正常运作均可,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27]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0028]使用时,通过气缸二14拉动顶板15和固定座16向下移动,通过顶座4和固定座16之间的挤压作用,对PC钢棒进行夹紧固定,避免在墩头操作时PC钢棒发生滑动,通过墩头机对下方的PC钢棒进行墩头加工,加工结束后,通过气缸二14推动顶板15和固定座16向上移动复位,通过皮带输送机17将上一工位加工后的PC钢棒向右侧输送,当PC钢棒移动至右侧边缘后,掉落至左侧顶座4上,通过电机5促使丝杠6旋转,通过丝杠6促使矩形块8带动连接块9、连接板10、气缸一11和支撑座12向左侧移动,当支撑座12移动至PC钢棒下方时,通过气缸一11推动支撑座12向上移动,将PC钢棒从顶座4上推出,通过电机5促使矩形块8带动支撑座12和PC钢棒向右侧移动,左侧的PC钢棒移动至中间部位的顶座4上方,中间部位的PC钢棒移动至右侧顶座4上,通过气缸一11拉动支撑座12和PC钢棒向下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钢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底端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腿(2),所述工作台(1)顶端前后两侧从左至右均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可拆卸的设有顶座(4),中间所述支撑柱(3)的左侧壁上设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顶端可拆卸的设有气缸二(14),所述气缸二(14)顶端设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底端设有固定座(16);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丝杠(6),且丝杠(6)右端通过轴承(7)与工作台(1)的右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杠(6)上螺纹连接有两矩形块(8),所述矩形块(8)的顶端设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顶端延伸出工作台(1)外,且设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顶端可拆卸的设有气缸一(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强应宝东王延吉周醒志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金世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