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沉淀池加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指高效沉淀池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领域中,污水的处理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先经过粗格栅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大块杂质;再经过细格栅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小块杂质;再将过滤后的污水依次经过沉砂池、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和消毒池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将污水排入水体。
[0003]其中高效沉淀池主要包括快速混合区、絮凝搅拌区和沉淀区絮凝搅拌区,一般在絮凝搅拌区中央固定设置一个导流筒,在导流筒内设置一个进水口,并在导流筒内固定一个加药环,通过加药环对进水口处的水进行加药。
[0004]但是在通过进水口进入高效沉淀池的絮凝搅拌区的污水中往往还有絮状物,在经过导流筒时,污水中的絮状物往往缠绕在导流筒内的加药环上,从而将加药环上安装的喷嘴堵塞,大大影响絮凝搅拌区的加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污水中的絮状物往往缠绕在导流筒内的加药环上,从而将加药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沉淀池加药装置,包括导流筒(1),所述导流筒(1)内设有进水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环(3)和多个加药管(4);所述加药环(3)套设于导流筒(1)外侧,加药环(3)与多个加药管(4)的一端连通,多个加药管(4)的另一端贯穿导流筒(1)且与导流筒(1)内部连通;加药管(4)贯穿导流筒(1)的一端延伸入导流筒(1)内,且加药管(4)贯穿导流筒(1)的一端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出药口到导流筒(1)内侧壁距离为0.2
㎝‑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药管(4)在加药环(3)上周向均匀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倒灌结构,所述防倒灌结构包括电机(7)和多个防倒灌单元,所述多个防倒灌单元与多个加药管(4)一一对应,每个防倒灌单元包括转杆(8)、圆形挡板(9)和链轮(10);所述圆形挡板(9)设置在加药管(4)内,且圆形挡板(9)的外圈与加药管(4)的内圈贴合;所述转杆(8)竖直设置在加药管(4)上侧,转杆(8)的下端穿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帆,杨沈灵,罗明辉,龙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大渡口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