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形栅极的制造方法、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T形栅极的制造方法、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技术介绍
[0002]影响HEM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性能的半导体工艺中,栅的制造是最为困难的。为了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必须不断缩小栅长。目前栅长尺寸已经达到深亚微米甚至纳米水平,但是栅长减小的同时,会带来其它一些问题,主要是栅电阻的增大,为此需要制作T形栅极来减少由于栅寄生电阻而引起的晶体管噪声。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基板上使用高成本的PMMA(Poly 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种聚合体)层和Copolymer(共聚物)层,并通过E-beam(电子束)光刻机工艺完成T形栅极的制作,由于电子束光刻机光刻时间长且十分昂贵,并且使用PMMA和 Copolymer这两种材料的方案在成本和量产方面均不利,所以该方法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的一种T形栅极的制造方法、高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形栅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表面沉积氧化物层并涂布i线光刻胶;进行i线光刻机曝光,并对氧化物层进行刻蚀直至露出基板,以形成第一宽度的氧化物层开口;在所述开口的两侧对部分厚度的氧化物层进行第二次刻蚀,使该厚度的氧化物层开口达到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沉积金属层后减薄金属层直至露出氧化物层,去除基板表面剩余的氧化物层形成T形栅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i线光刻机曝光,并对氧化物层进行刻蚀直至露出基板,以形成第一宽度的氧化物层开口,包括:进行i线光刻机曝光形成第三宽度的光刻胶开口;利用光刻胶流动工艺将第三宽度的光刻胶开口缩小至所述第一宽度;对第一宽度的光刻胶开口中露出的氧化物层进行刻蚀直至露出基板,形成第一宽度的氧化物层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宽度为450纳米~550纳米;所述第一宽度为70纳米~130纳米;所述第二宽度为430纳米~480纳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的两侧对部分厚度的氧化物层进行第二次刻蚀,使该厚度的氧化物层开口达到第二宽度,包括:对i线光刻胶进行等向性刻蚀,以将第一宽度的光刻胶开口扩大至第第二宽度;对第二宽度的光刻胶开口中露出的氧化物层刻蚀部分厚度,使该厚度的氧化物层开口达到第二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沉积金属层之前,对剩余的i线光刻胶进行灰化和剥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减薄金属层直至露出氧化物层,包括:利用平坦化工艺减薄金属层直至露出氧化物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化工艺为化学机械平坦化CMP工艺或者回刻工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基板表面剩余的氧化物层形成T形栅极,包括:采用湿刻法去除基板表面剩余的氧化物层,并进行清洗,以形成T形栅极。9.一种T形栅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表面涂布一层i线光刻胶并沉积旋涂SOC层后再涂布一层i线光刻胶;进行i线光刻机曝光,并对SOC层进行刻蚀直至露出底层i线光刻胶,以形成第一宽度的SOC层开口;形成所述S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栽荣,刘智龙,贺晓彬,丁明正,杨涛,李俊峰,王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真芯北京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