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组件、电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28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组件、电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和车辆,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永磁体,转子铁芯具有多个磁体槽,转子铁芯的外周面设有通孔,通孔与磁体槽连通,转子铁芯由多个转子冲片叠置而成,转子冲片在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子槽形成磁体槽,子槽与永磁体适配的部分与转子冲片的外周缘之间形成弧形区域,相邻子槽之间形成磁肋,第一转子冲片中,弧形区域的两侧设有第一隔磁桥并通过第一隔磁桥与磁肋连接,第二转子冲片中,所述子孔形成在至少部分所述磁肋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侧以与所述弧形区域间隔开,多个子孔形成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组件漏磁少,装配方便且结构强度高。装配方便且结构强度高。装配方便且结构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组件、电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子组件、具有该转子组件的电机、具有该电机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和具有该电机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永磁电机因结构简单、损耗小、效率高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电机主要采用内置式转子结构。然而,内置式转子结构在隔磁桥处容易漏磁,导致永磁体的利用率降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相关技术中,转子铁芯包括交替布置的第一转子冲片和第二转子冲片,第一转子冲片的磁极之间设有加强筋和隔磁桥,第二转子冲片的磁极之间设有缺口且不设加强筋和隔磁桥以减少漏磁。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转子铁芯装配过程复杂,结构不稳固。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漏磁少,装配方便且结构强度高。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机。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具有多个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布置的磁体槽,所述永磁体设在所述磁体槽内,且多个所述永磁体与多个所述磁体槽彼此对应,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磁体槽连通;所述转子铁芯由多个转子冲片沿该转子铁芯的轴向叠置而成,所述转子冲片包括多个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子槽,多个所述转子冲片中的至少部分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子槽形成所述磁体槽,所述子槽与所述永磁体适配的部分与所述转子冲片的外周缘之间形成弧形区域,相邻所述子槽之间形成磁肋;多个所述转子冲片包括多个第一转子冲片和多个第二转子冲片,其中所述第一转子冲片中,所述弧形区域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的两侧设有第一隔磁桥,所述第一隔磁桥与相应的磁肋相连;所述第二转子冲片中,所述第二转子冲片具有子孔,所述子孔形成在至少部分所述磁肋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侧以与所述弧形区域间隔开,多个所述第二转子冲片中的至少部分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相对布置的子孔形成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冲片中,每个所述弧形区域的至少一侧与对应的所述磁肋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子孔;或者,一部分所述弧形区域的两侧均与对应的所述磁肋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子孔,另一部分所述弧形区域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隔磁桥,所述另一部分所述弧形区域通过所述第二隔磁桥与所述磁肋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冲片中,所述弧形区域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隔磁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磁桥与所述磁肋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子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隔磁桥与对应的所述磁肋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子孔;或者,一部分所述弧形区域的两侧的第二隔磁桥与对应的所述磁肋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子孔,另一部分所述弧形区域的两侧的第二隔磁桥与对应的所述磁肋相连;或者,每个所述弧形区域的一侧的第二隔磁桥与对应的所述磁肋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上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子孔,每个所述弧形区域的另一侧的第二隔磁桥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珂万佳朱莲莉葛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