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组以及电子电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电信号、电压、电流等的路径的连接器以及具备该连接器的电子电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在第一连接器的两端配设有第一加强金属件,在第二连接器的两端配设有与第一加强金属件嵌合的第二加强金属件,以使得具有多极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和具有与这些连接端子卡合的对象方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器准确地嵌合。第一加强金属件以及第二加强金属件由金属材料构成,在俯视时具有不连续的U字状的开放形状。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
85994号公报
[0004]在具有多极连接端子的连接器组中,通过连接端子传输的信号的高频化不断发展。在将具有多极连接端子的连接器组用于高频信号的传输的情况下,配置于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端子的附近的接地端子、搭载连接器组的基板等由于从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端子辐射的电磁场而容易在使用频带引起谐振,还容易产生放射噪声。由此,妨碍信号的传输频带中的稳定的信号传输。
[0005]特别是,伴随着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接器组,具备:第一连接器,搭载于第一电路基板;以及第二连接器,搭载于具有接地导体的第二电路基板,并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一连接器沿插拔方向插拔地与上述第一连接器嵌合,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器具备:第一内部端子、固定该第一内部端子的第一绝缘部件以及具有包围上述第一内部端子和上述第一绝缘部件的包围形状部的第一外部端子,上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第二内部端子、固定该第二内部端子的第二绝缘部件以及具有包围上述第二内部端子和上述第二绝缘部件的包围形状部的第二外部端子,上述第二外部端子与上述第二电路基板的上述接地导体连接,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和上述第二连接器的嵌合状态下,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与上述第二内部端子接触,上述第一外部端子与上述第二外部端子嵌合,在上述插拔方向上观察时,上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外周覆盖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外周,上述第一外部端子与上述第二电路基板的上述接地导体重叠,上述第一外部端子在该第一外部端子的上述包围形状部的一部分上在面向上述第二电路基板的上述接地导体的部位具有切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上述切口部的宽度是在由上述第一外部端子、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以及上述第一绝缘部件形成的传输路径中传播的信号的波长的1/2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上述切口部的深度是在由上述第一外部端子、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以及上述第一绝缘部件形成的传输路径中传播的信号的波长的1/4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上述第二外部端子在沿着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环绕方向的环绕内具有不连续部,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上述切口部形成在与上述不连续部重叠的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器在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外周具有防脱部,上述第二连接器在上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内周具有与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外周接触的接地端子、以及与上述防脱部卡合的具有弹性的卡合突起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经由上述第二外部端子以及上述接地端子与上述接地导体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上述第二连接器具备一端具有接触部的至少三个接地端子,在上述插拔方向上观察时,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以及上述第二内部端子的一部分被连结上述至少三个接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的三条线段包围。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上述接地端子的一端具有接触部,另一端具有安装部,上述接地端子具有使上述接地端子的安装面保持朝向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外周并从上述安装部延伸到上述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形状。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上述切口部存在多个,上述第一外部端子被上述多个切口部分离,沿着上述包围的周
邻接的切口部间的距离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场宽之,真室稔,塚本秀树,雨森祐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