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防眩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42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交通防眩护栏,转动轴的尾端与转动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在插接板的活动端一体设置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外缓冲组件与固定板相连,固定板与防眩护板通过紧固螺钉相连,在转动轴的首端安装固定帽;第一板主体和第二板主体的首尾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插接件,第一板主体和第二板主体插接形成的侧壁与固定板通过紧固螺钉相连,第一板主体的内壁和第二板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缓冲腔,在缓冲腔内设置内缓冲组件。能够转动的转动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风对护栏的冲击力,同时,采用缓冲弹簧来连接转动轴和防眩护板,缓冲弹簧也能够吸收大风对防眩护板所产生的冲击力,设置在防眩护板内的缓冲气囊能够吸收撞击力避免防眩护板出现裂纹甚至是断裂。现裂纹甚至是断裂。现裂纹甚至是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防眩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防护安装工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交通防眩护栏。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防眩护栏,虽然解决了护栏部分损坏,部分维修的问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延长防眩护栏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建设在空旷地带,风沙大的地方的高速公路,一旦出现大风、沙尘暴等天气后,防眩护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原因主要还是防眩护栏的抗风能力差,故需要设计一种抗风能力强的插接式防眩护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交通防眩护栏。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交通防眩护栏,包括转动底座、转动轴、固定帽、防眩护板和抗风连接件,所述转动轴的尾端与所述转动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防眩护板通过所述抗风连接件插入所述转动轴的上,在所述转动轴的首端安装所述固定帽,
[0006]所述抗风连接件包括插接板、连接板、外缓冲组件和固定板,所述插接板采用横截面为凸字形的结构,在所述插接板的活动端一体设置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外缓冲组件与所述固定板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交通防眩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底座、转动轴、固定帽、防眩护板和抗风连接件,所述转动轴的尾端与所述转动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防眩护板通过所述抗风连接件插入所述转动轴的上,在所述转动轴的首端安装所述固定帽,所述抗风连接件包括插接板、连接板、外缓冲组件和固定板,所述插接板采用横截面为凸字形的结构,在所述插接板的活动端一体设置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外缓冲组件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防眩护板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所述防眩护板包括第一板主体、第二板主体、内缓冲组件和插接件,所述第一板主体和所述第二板主体的首尾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所述插接件,所述第一板主体和所述第二板主体插接形成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所述第一板主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板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缓冲腔,在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所述内缓冲组件,所述内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气囊和第二缓冲气囊,所述第一缓冲气囊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缓冲气囊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缓冲气囊和所述第二缓冲气囊均采用横截面为半椭圆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缓冲气囊和所述第二缓冲气囊交错设置,即两个相邻的第一缓冲气囊对应一个第二缓冲气囊,在所述第一缓冲气囊和所述第二缓冲气囊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防眩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缓冲组件采用缓冲弹簧,所述外缓冲组件的数量为8

1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防眩护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轴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采用横截面为凸字形的结构,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插接板相配合,以实现将防眩护板安装在转动轴上的目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硕通交通设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