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588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具有多根中间立柱、多块墙板、转角立柱、多个压顶、多个柱帽,其特征在于:中间立柱、转角立柱等具有特殊的结构,解决了快速组装、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重复利用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成本低、易于维护、可重复利用。利用。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变电站生产区的安全生产需要,一般在变电站周边建有高2.3m左右的不通透围墙。传统的建造方式为采用一砖墙厚240mm,间隔3m左右用砖柱或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砖围墙的内外侧面用水泥砂浆粉刷并涂刷涂料。变电站防火墙的常规结构型式是钢筋混凝土实体墙或钢筋混凝土框架,另外附加填充墙。传统做法均采用就地施工作业方法,其缺点是建筑队伍分散、工程质量不均、施工时间长,施工有扬灰、噪声、污水等。
[0003]装配式围墙每隔3m左右设置构造柱,并采用达到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的预制混凝土异形柱,将预制的条状壁板插入预制柱的侧面凹槽内,围墙板与槽口的缝隙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填缝处理。柱基础采用预制独立基础,基础之间不设连梁。为满足接近地面的围墙壁板防雨水冲刷和防潮要求,在相邻两个工字柱之间的底部专门设计装配了一块宽度为500m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壁板。为提高上部壁板的表观质量,在围墙上部设计安装了蒸压加气砼板,每块板宽600mm,以满足墙体既轻质又有一定抗风承载力的要求。预制混凝土板和板厚度均为75mm。
[0004]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主要存在如下缺陷:施工时间长、不可重复利用、施工有扬灰、噪声、污水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具有多根中间立柱、多块墙板、转角立柱、多个压顶、多个柱帽,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中间立柱由工字形结构的中间立柱本体及位于中间立柱本体下部且与中间立柱本体结合为一体的中间立体底板构成,中间立柱本体由第一水平体、第二水平体、第一垂直体构成,第一水平体与第二水平体相平行,第一垂直体位于第一水平体与第二水平体中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体、第二水平体相连,第一水平体的后表面、第一垂直体的右侧、第二水平体的前表面三者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第一水平体的后表面、第一垂直体的左侧、第二水平体的前表面三者之间形成第二卡槽,中间立体底板至少具有两个边位于中间立柱本体之外,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都是上下贯通中间立柱本体的,中间立柱为一体式结构;
[0008]所述墙板由长方体形状的墙板本体构成;
[0009]所述转角立柱由长方体形状的转角立柱本体、及位于转角立柱本体下部且与转角立柱本体结合为一体的转角立柱底板构成,转角立柱本体的一个侧面上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与上述转角立柱本体一个侧面相邻的侧面上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第一卡合槽及
第二卡合槽都是上下贯通转角立柱本体的,转角立柱底板至少具有两个面位于转角立柱本体之外,转角立柱为一体式结构;
[0010]所述压顶由压顶本体构成,压顶本体呈U形长方体条结构,压顶本体上具有凹陷的压顶凹槽;
[0011]所述柱帽为长方体形状的柱帽本体构成,柱帽本体的中间具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
[0012]所述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在组装时,先做好地基或者先订好地桩,中间立柱的中间立体底板固定在地基或者地桩上,使中间立柱竖直向上,间隔一段距离再立好中间立柱,反复多次,使相邻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相对应,直到中间立柱全部立完;
[0013]将转角立柱的转角立柱底板固定在地基转角处或者转角处的地桩上,使转角立柱竖直向上,并使第一卡合槽及第二卡合槽分别与相邻的中间立柱的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相对应;
[0014]将墙板装入相邻的中间立柱的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之间,直至所有的墙板敷设完成;
[0015]将压顶的压顶凹槽卡在最上面的墙板上且两端分别嵌入相邻的中间立柱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内或相邻的中间立柱的卡槽与转角立柱的卡合槽内,完成了压顶的安装;
[0016]将柱帽分别放在中间立柱上方、转角立柱上方,然后采用螺钉穿过固定孔并将压顶、中间立柱、转角立柱固定住,完成了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的组装。
[0017]上述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其特征在于:墙板由长方体形状的墙板本体构成,墙板本体上具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墙板水平孔。
[0018]上述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其特征在于:墙板由长方体形状的墙板本体构成,墙板本体上具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墙板水平孔,墙板本体上具有多个前后贯通的墙板垂直孔,墙板垂直孔位于墙板本体的近下方处。
[0019]上述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其特征在于:墙板垂直孔为长方体孔或圆柱体孔。
[0020]本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成本低、易于维护、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实例1中使用的中间立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中使用的一种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中使用的又一种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中使用的另一种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中使用的再一种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中使用的转角立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中使用的压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申请中使用的柱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申请组装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为了使所在
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
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中间立柱、2—墙板、3—转角立柱、4—压顶、5—柱帽、11—第一水平体、12—第二水平体、13—第一垂直体、14—第一卡槽、15—第二卡槽、16—中间立体底板、21—墙板本体、22—墙板水平孔、23—墙板垂直孔、31—转角立柱本体、32—第一卡合槽、33—第二卡合槽、34—转角立柱底板、41—压顶本体、42—压顶凹槽、51—柱帽本体、5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实例1
[0032]请见图1、图2、图6至图9,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具有多根中间立柱1、多块墙板2、转角立柱3、多个压顶4、多个柱帽5,其特征在于:
[0033]所述中间立柱1由工字形结构的中间立柱本体及位于中间立柱本体下部且与中间立柱本体结合为一体的中间立体底板16构成,中间立柱本体由第一水平体11、第二水平体12、第一垂直体13构成,第一水平体11与第二水平体12相平行,第一垂直体13位于第一水平体11与第二水平体12中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体11、第二水平体12相连,第一水平体11的后表面、第一垂直体13的右侧、第二水平体12的前表面三者之间形成第一卡槽14,第一水平体11的后表面、第一垂直体13的左侧、第二水平体12的前表面三者之间形成第二卡槽15,中间立体底板16至少具有两个边位于中间立柱本体之外,第一卡槽14及第二卡槽15都是上下贯通中间立柱本体的,中间立柱为一体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具有多根中间立柱(1)、多块墙板(2)、转角立柱(3)、多个压顶(4)、多个柱帽(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立柱(1)由工字形结构的中间立柱本体及位于中间立柱本体下部且与中间立柱本体结合为一体的中间立体底板(16)构成,中间立柱本体由第一水平体(11)、第二水平体(12)、第一垂直体(13)构成,第一水平体(11)与第二水平体(12)相平行,第一垂直体(13)位于第一水平体(11)与第二水平体(12)中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体(11)、第二水平体(12)相连,第一水平体(11)的后表面、第一垂直体(13)的右侧、第二水平体(12)的前表面三者之间形成第一卡槽(14),第一水平体(11)的后表面、第一垂直体(13)的左侧、第二水平体(12)的前表面三者之间形成第二卡槽(15),中间立体底板(16)至少具有两个边位于中间立柱本体之外,第一卡槽(14)及第二卡槽(15)都是上下贯通中间立柱本体的,中间立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墙板(2)由长方体形状的墙板本体(21)构成;所述转角立柱(3)由长方体形状的转角立柱本体(31)、及位于转角立柱本体(31)下部且与转角立柱本体(31)结合为一体的转角立柱底板(34)构成,转角立柱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静刘跃东任贝婷蔡世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