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45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底部设置有支脚和伸缩气缸,伸缩气缸连接万向轮,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顶部设置有警示灯和太阳能板,第一防护柱一侧设置有第一L型固定件,第一L型固定件套设有第一固定套筒,第一固定套筒连接第一防护框,第一防护框通过调节组件连接第二防护框,第二防护框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筒,第二固定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二L型固定件,第二L型固定件设置在第二防护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夜晚也能被看见,防止夜晚发生危险,安全性能好,单个防护装置的防护宽度可以调节,实用性高,防护装置之间固定效果好,防护效果佳,并且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智能化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智能化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因此可以了解到建筑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建筑物的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等属性。
[0003]在建筑智能化施工中,安全性是尤为重要的,因此要在施工时使用防护装置对施工地进行保护,防止人员受伤。
[0004]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装置是结构单一、功能单一的防护栏,不具备夜视功能,在夜晚时不被看见,导致发生危险,安全性能较差,同时单个的防护栏长度固定,不可调整,两个防护栏并排放置,固定效果差,达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0005]现急需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警示灯和反光条使得防护装置在夜晚也能被看见,防止夜晚发生危险,安全性能好,同时单个防护装置的防护宽度可以进行调节,实用性高,两个防护装置之间很好的固定,防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装置是结构单一、功能单一的防护栏,不具备夜视功能,在夜晚时不被看见,导致发生危险,安全性能较差,同时单个的防护栏长度固定,不可调整,两个防护栏并排放置,固定效果差,达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柱、第二防护柱、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所述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底部中心处均固定设置有支脚,所述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警示灯,所述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的一侧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内部顶端均固定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一防护柱远离第二防护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增长套筒,所述第一防护柱远离增长套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L型固定件,所述第一L型固定件外部套设有第一固定套筒,所述第一固定套筒一侧固定连接到第一防护框,所述第一防护框远离第一固定套筒的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第一防护框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框,所述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的内部均设置有X型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框的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伸缩杆,所述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之间通过调节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铰链,所述第一防护框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防护框一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框远离第一防护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套筒,所述第二固定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二L型固定件,所述第二L型固定件固定设置在第二防护柱上,所述第二防护柱远离第二L型固定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L型增长固定件,所述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外表面均设置有反光条。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柱一侧设置的增长套筒与第二防护柱一侧设置的L型增长固定件相匹配。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警示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伸缩杆与限位套筒相匹配,所述限位伸缩杆位于限位套筒内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多组调节组件之间均匀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框、第二防护框和X型防护板外表面均设置有荧光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支脚和万向轮,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底部中心处均设置有支脚,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输出端设置有万向轮,伸缩气缸伸长时支脚的下沿高于万向轮的下沿,此时防护装置可移动,伸缩气缸缩短时支脚的下沿低于万向轮的下沿,此时防护装置固定在地面,达到便于移动和固定防护装置的效果,给使用带来了便利;
[0016](2)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太阳能板,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的一侧顶端均设置有太阳能板,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顶部均设置有警示灯,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内部顶端均设置有蓄电池,太阳能板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当夜晚来临,蓄电池对警示灯进行供电,警示灯亮起,防止由于看不见防护装置导致危险,同时节约电能;
[0017](3)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套筒和限位伸缩杆,第一防护框一侧底端设置有限位套筒,第二防护框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伸缩杆,限位伸缩杆位于限位套筒内部,限位伸缩杆在限位套筒内部移动,起到限位效果,防止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脱离;
[0018](4)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调节件,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之间通过调节组件活动连接,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铰链,第一防护框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防护框一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铰链转动连接,需要增大或减小单个防护装置的防护宽度时,拉动或推动第一防护柱或第二防护柱,改变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的间距,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沿着铰链转动,使得调节组件的横向距离增大或减小,使得第一防护框和
第二防护框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调节简单效果好;
[0019](5)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反光条,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外表面均设置有反光条,使得防护装置在夜晚也能被看见,提高了防护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防护柱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防护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中:1、第一防护柱;2、第二防护柱;3、支脚;4、伸缩气缸;5、万向轮;6、警示灯;7、太阳能板;8、蓄电池;9、增长套筒;10、第一L型固定件;11、第一固定套筒;12、第一防护框;13、限位套筒;14、第二防护框;15、X型防护板;16、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柱(1)、第二防护柱(2)、第一防护框(12)和第二防护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柱(1)和第二防护柱(2)底部中心处均固定设置有支脚(3),所述第一防护柱(1)和第二防护柱(2)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气缸(4),所述伸缩气缸(4)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5),所述第一防护柱(1)和第二防护柱(2)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警示灯(6),所述第一防护柱(1)和第二防护柱(2)的一侧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7),所述第一防护柱(1)和第二防护柱(2)内部顶端均固定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第一防护柱(1)远离第二防护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增长套筒(9),所述第一防护柱(1)远离增长套筒(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L型固定件(10),所述第一L型固定件(10)外部套设有第一固定套筒(11),所述第一固定套筒(11)一侧固定连接到第一防护框(12),所述第一防护框(12)远离第一固定套筒(11)的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套筒(13),所述第一防护框(12)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框(14),所述第一防护框(12)和第二防护框(14)的内部均设置有X型防护板(15),所述第二防护框(14)的一侧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伸缩杆(16),所述第一防护框(12)和第二防护框(14)之间通过调节组件(17)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17)包括第一铰接座(18)、第二铰接座(20)、第一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21)和铰链(22),所述第一防护框(12)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18),所述第一铰接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匡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东振煌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