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骑行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53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气骑行鞋,属于骑行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骑行鞋底的透气结构复杂的问题。本透气骑行鞋,包括鞋底和鞋帮,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内底,所述大底上表面的中部沿大底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底面的中部沿大底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凹腔,中底嵌设在安装腔内,中底的上表面沿竖向开设有连通凹腔的透气孔一,内底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透气孔一相连通的透气孔二,本透气骑行鞋还包括若干个根呈扁状的气管,气管分别设置在鞋帮的左右侧并且每个气管的部分均固定在鞋帮上,气管的开口端与凹腔相连通,气管与鞋帮相连接的部位上开设有气孔。本结构解决了鞋底的透气结构复杂的问题。构复杂的问题。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骑行鞋


[0001]本技术属于骑行鞋
,特别是一种透气骑行鞋。

技术介绍

[0002]骑行鞋是用于骑车时穿的一种鞋子,分为自锁和非自锁两种,后者类似于普通运动鞋,只是其更强调紧固性,前者需配合自锁脚踏使用,两者同时使用时,自己的脚掌就被栓在脚踏上,这样可以免除你对脚掌打滑的担心,全神贯注地提升速度。为了提高骑行鞋穿着的舒适性,现有的骑行鞋上设置有透气结构。
[0003]目前,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用于鞋子的透汽防水鞋底【授权公告号:CN101674742B】,包括鞋底和鞋帮件,鞋底包括具有多个通孔的鞋底板,多层组件布置在通孔所设置的区域的顶上,从顶部向下由以下部件形成:透水汽而不透液体的薄膜,直接布置在薄膜下面并设计成防止异物穿过孔而损坏薄膜的透汽或多孔的保护层,以及透汽的层状元件,该层状元件直接布置在保护层下面,以便重叠在设置通孔的区域上,层状元件与形成鞋底的聚合物材料直接接触。
[0004]上述鞋底的通孔是沿着竖向贯穿鞋底设置的,由于鞋底直接与地面接触,为了避免水由通孔进入到鞋底内,上述采用的是在鞋底内设置透水汽而不透液体的薄膜,为了保护薄膜不受损坏,又在鞋底内增设一层保护层,虽然该鞋底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但是鞋底的结构十分复杂,导致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进而使得鞋底的制造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透气骑行鞋,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鞋底的透气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透气骑行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上表面的中部沿大底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底面的中部沿大底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凹腔,所述中底嵌设在安装腔内,所述中底的上表面沿竖向开设有连通凹腔的透气孔一,所述内底位于中底的上方并且内底的外边沿与大底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底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透气孔一相连通的透气孔二,本透气骑行鞋还包括若干个根呈扁状的气管,所示气管并且气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气管分别设置在鞋帮的左右侧并且每个气管的部分均固定在鞋帮上,所述气管的另一部分位于大底与鞋帮、大底与内底、大底与中底之间并且气管的开口端与凹腔相连通,所述气管与鞋帮相连接的部位上开设有气孔。
[0008]本结构的透气孔二与透气孔一相连通,透气孔一与凹腔相连通,气管的的开口端与凹腔相连通,气管的一部位固定在鞋帮的外侧面上,并且气管与鞋帮相连接的部位上开设有气孔,使得凹腔通过气管和气孔与外界相连通,使得鞋帮内部依次通过透气孔二、透气孔一、凹腔、气管和气孔与外界相连通,实现鞋子的透气性;另外,由于本结构的气孔的设置
位置雨水很难通过气孔进入到凹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设置防水层和保护层,极大简化了鞋子的透气结构,简化鞋底的制造难度,进而降低了鞋底的制造成本。
[0009]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骑行鞋中,所述大底上表面的左右侧均沿大底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内底的外边沿沿竖向开设有通槽,所述气管的部分嵌设在安装槽内并且气管的开口端穿过通槽与凹腔相连通。通过本结构的设置,气管的部分嵌设在安装槽和通槽内并且与大底和内底粘接,然后鞋帮与大底的上表面粘接,内底与大底粘接连接,气管的另一部与鞋帮的外侧壁粘接,使得气管被定位牢靠。
[0010]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骑行鞋中,所述安装腔的底面沿大底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横槽,所述横槽的一端与凹腔相连通,所述横槽与气管一一对应,所述气管的开口端伸至相应的横槽内。通过本结构的设置,气管的开口端伸至相应的横槽内,横槽与凹腔相连通,进而使得气管与凹腔相连通。
[0011]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骑行鞋中,所述内底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中底的上方,所述透气孔一、透气孔二均与凹槽相连通。通过本结构的设置,透气孔一、透气孔二均与凹槽相连通,进而使得透气孔一与透气孔二间接连通,并且凹槽的设置使得内底的中部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提高内底的舒适性。
[0012]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骑行鞋中,所述凹槽的底面上具有若干个球面凸起,所述球面凸起与中底的上表面相贴靠。通过本结构的设置,若干个球面凸起分布在凹槽的底面上,并且球面凸起与中底的上表面相贴靠,由于球面凸起与球面凸起之间具有间距,使得凹槽各个位置之间均处于连通状态,不影响透气孔一与透气孔二的连通,而且球面凸起对内底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内底具有较好缓冲性能的同时,又能避免内底的中部出现塌陷的情况。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透气骑行鞋具有以下优点:本结构的透气孔二与透气孔一相连通,透气孔一与凹腔相连通,气管的的开口端与凹腔相连通,气管的一部位固定在鞋帮的外侧面上,并且气管与鞋帮相连接的部位上开设有气孔,使得凹腔通过气管和气孔与外界相连通,使得鞋帮内部依次通过透气孔二、透气孔一、凹腔、气管和气孔与外界相连通,实现鞋子的透气性;另外,由于本结构的气孔的设置位置雨水很难通过气孔进入到凹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设置防水层和保护层,极大简化了鞋子的透气结构,简化鞋底的制造难度,进而降低了鞋底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6]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鞋底;10、大底;10a、安装腔;10b、凹腔;10c、安装槽;10d、横槽;11、中底;11a、透气孔一;12、内底;12a、透气孔二; 12b、通槽;12c、凹槽;12d、球面凸起;2、鞋帮;3、气管;30、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透气骑行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2,鞋底1包括大底10、中底11和内底12,大底10上表面的中部沿大底10 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腔10a,安装腔10a内底12面的中部沿大底10 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凹腔10b,安装腔10a的底面沿大底10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横槽10d,横槽10d的一端与凹腔10b相连通;中底11嵌设在安装腔10a内,中底11的上表面沿竖向开设有连通凹腔10b的透气孔一11a,内底12位于中底11的上方并且内底12的外边沿与大底10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内底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透气孔一11a相连通的透气孔二12a,本透气骑行鞋还包括若干个根呈扁状的气管3,并且气管3 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气管3分别设置在鞋帮2的左右侧并且每个气管3的部分均粘接在鞋帮2的外侧面上,大底10上表面的左右侧均沿大底10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0c,内底12的外边沿沿竖向开设有通槽12b,气管3的部分嵌设在安装槽10c内并且气管3的开口端穿过通槽12b,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骑行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2),所述鞋底(1)包括大底(10)、中底(11)和内底(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10)上表面的中部沿大底(1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腔(10a),所述安装腔(10a)内底(12)面的中部沿大底(1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凹腔(10b),所述中底(11)嵌设在安装腔(10a)内,所述中底(11)的上表面沿竖向开设有连通凹腔(10b)的透气孔一(11a),所述内底(12)位于中底(11)的上方并且内底(12)的外边沿与大底(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底(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透气孔一(11a)相连通的透气孔二(12a),本透气骑行鞋还包括若干个根呈扁状的气管(3),所示气管(3)并且气管(3)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气管(3)分别设置在鞋帮(2)的左右侧并且每个气管(3)的部分均固定在鞋帮(2)上,所述气管(3)的另一部分位于大底(10)与鞋帮(2)、大底(10)与内底(12)、大底(10)与中底(11)之间并且气管(3)的开口端与凹腔(10b)相连通,所述气管(3)与鞋帮(2)相连接的部位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云王桂华李美艳季秀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舒港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