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453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包括底盒、电机、磁吸转盘、可拆卸转盘、紫外灯模块、光反射箱罩、电源及控制模块;其中,底盒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孔和顶窗,光反射箱罩的内表面设置有光反射面;电源及控制模块电连接并控制电机的运转和止停;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驱动磁吸转盘;磁吸转盘设置于圆孔内;可拆卸转盘与磁吸转盘可拆卸连接;电机驱动磁吸转盘旋转时,带动可拆卸转盘旋转;紫外灯模块设置于底盒内部;紫外灯模块电连接于电源及控制模块;紫外灯模块通电后由顶窗向上透射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于光反射面,经反射后照射于光反射箱罩内,从而对其内部放置的模型进行紫外光后固化;光反射箱罩与底盒可拆卸连接。光反射箱罩与底盒可拆卸连接。光反射箱罩与底盒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现有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中,普遍先采用3D预处理软件对SOLIDWORKS等工业设计软件生成的3D模型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再交由LCD光固化或DLP光固化打印机,对光敏树脂进行紫外光照射固化生成实体模型。但是这样的生成的模型,存在如模型表面软化,或光固化反应时模型内部层与层之间时存在固化不充分带来的应力作用,以及模型表面树脂存在树脂液体粘附的问题。
[0003]因此需要首先从成型平台板上取下物体,然后将物体浸泡到清洗液中进行清洗以去除物体表面残余的光固化树脂,然后需要取出物体并等待物体表面风干,最后需要将物体放置在紫外光下照射一定时间以进行后固化,在对其进行加热到80摄氏度左右并自然冷以使其在自然冷却后去应力。
[0004]现有技术如《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专利号为2020212724861的申请,其针对上述需求提供了清洗、后固化的功能设备。但是不具有加热功能。此外,其结构上,立柱的存在不利于整体结构的简化和提高简洁度,此外也会妨碍到加盖箱罩时的动作。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整体结构简洁,既能实现模型清洗、光固化,还能实现模型加热功能的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情况,将紫外灯模块安装于底盒内并通过透光窗向上照射,形成底投式紫外光反射固化方案,基于这种方案,提出了一种既能实现模型清洗、光固化,又能实现模型加热功能和设备简洁化的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其具体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包括底盒1、电机2、磁吸转盘3、可拆卸转盘4、紫外灯模块5、光反射箱罩6、电源及控制模块7;其中,所述底盒1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孔11和顶窗12,所述光反射箱罩6的内表面设置有光反射面61;所述电机2和电源及控制模块7安装于底盒1内;所述电源及控制模块7电连接并控制电机2的运转和止停;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并驱动磁吸转盘3;所述磁吸转盘3设置于圆孔11内;所述可拆卸转盘4位于磁吸转盘3的上方,所述可拆卸转盘4与磁吸转盘3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2驱动磁吸转盘3旋转时,带动可拆卸转盘4旋转;所述紫外灯模块5设置于底盒1内部;所述紫外灯模块5电连接于电源及控制模块7;所述紫外灯模块5通电后由顶窗12向上透射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于光反射面61,经反射后照射于光反射箱罩6内,从而对其内部放置的模型进行紫外光后固化;所述光反射箱罩6罩于底盒1的上部四周边缘,所述光反射箱罩6与底盒1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摆动式反射镜51;所述摆动式反射镜51包括步进电机511、反射镜512、摆动轴513、支撑台514、齿轮515;所述电源及控制模块7电连接并控制步进电机511
进行往复摆动运动;所述反射镜512位于顶窗12的上方;所述摆动轴513设置于反射镜512的两端;所述摆动轴513活动连接于支撑台514;所述支撑台514连接于底盒1的上表面;所述步进电机511通过齿轮514连接驱动摆动轴513,带动反射镜512做往复摆动运动,则所述紫外灯模块5由顶窗12向上透射发出的部分紫外光,经反射镜512反射于光反射面61,再经反射后照射于光反射箱罩6内,从而对其内部放置的模型进行紫外光后固化;通过控制步进电机511的往复摆动角度和止停时间,使反射箱罩6内不同高度空间位置的受照射光量趋于均匀。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风扇13、通风口14、通风管15;所述加热风扇13电连接于电源及控制模块7;所述加热风扇13安装于底盒1内;所述通风口14开口于底盒1的上表面;所述通风管15连通加热风扇13和通风口14并共同构成热风循环管道,所述加热风扇13通电产生热风,通过热风循环管道对光反射箱罩6内的密闭空间进行热风循环加热,从而对其内部放置的模型进行加热并使其在自然冷却后去应力。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模块71、显示模块72;所述操作模块71和显示模块72电连接于电源及控制模块7;用户通过所述操作模块71对电源及控制模块7输入运行控制指令;所述显示模块72显示电源及控制模块7运行时的各项指令参数。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不固定磁吸附搅拌单元8、清洗桶9、清洗篮91;其中,所述磁吸转盘3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磁铁31;所述清洗桶9设置于磁吸转盘3的上方,所述清洗桶9与底盒1可拆卸连接;所述不固定磁吸附搅拌单元8放置于清洗桶9的桶底上,所述不固定磁吸附搅拌单元8与磁铁31产生磁吸力连接;所述清洗篮91用于盛放模型;所述清洗篮91可拆卸连接于清洗桶9,所述清洗桶9的桶底与清洗篮91的下部之间预留空间,用于容留不固定磁吸附搅拌单元8的旋转搅拌运动;所述电机2驱动磁吸转盘3旋转时,带动不固定磁吸附搅拌单元8旋转从而带动清洗桶9内的液体对模型进行搅拌清洗。
[0012]作为优选,所述底盒1的上表面设置有斜面16,所述顶窗12设置于斜面16,所述紫外灯模块5设置于斜面16的内部;所述光反射面61包括漫反射面,或平面反射面,或弧形反射面;所述光反射面61采用反光膜,或平面反射镜,或反射涂层。
[0013]作为优选,所述底盒1内设置有散热风扇52和散热块53;所述散热风扇52电连接于电源及控制模块7;所述散热块53紧贴紫外灯模块5并固定于底盒1内;所述散热风扇52靠近散热块53固定用于加速散热。
[0014]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转盘4包括转盘41、磁吸附垫片42和定位螺丝43;所述磁吸附垫片42固定于转盘41的底部;所述磁吸附垫片42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定位螺丝43;所述磁吸转盘3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定位孔32;所述定位螺丝43定位于定位孔32中;所述磁吸转盘3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磁铁31,所述磁吸附垫片42与磁铁31磁吸固定。
[0015]作为优选,所述清洗篮91钩挂于清洗桶9的桶口,或是所述清洗篮91塞止于清洗桶9的桶壁,或是所述清洗篮91以支撑架支撑放置于清洗桶9的桶底。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不固定磁吸附搅拌单元8采用条形磁铁,或条形磁钢,或条形不锈钢,或镍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采用底投式紫外光反射固化方案,将紫外灯模块安装于底盒内,向上投射紫外光,并以光反射箱罩内部的光反射面来进
行反射散射,因此既能够满足紫外光对模型的固化要求,又能够精简去掉
技术介绍
方案中所提及的立柱,使其不遮挡后方的视线,可以使整个装置结构简洁美观,并在固化结束后,还有利于将模型进行360度无障碍展示。
[0019]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增加了加热功能,能够通过热风循环管道对光反射箱罩内的密闭空间进行热风循环加热,从而对其内部放置的模型进行加热并使其在自然冷却后去应力。
[0020]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1)、电机(2)、磁吸转盘(3)、可拆卸转盘(4)、紫外灯模块(5)、光反射箱罩(6)、电源及控制模块(7);其中,所述底盒(1)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孔(11)和顶窗(12),所述光反射箱罩(6)的内表面设置有光反射面(61);所述电机(2)和电源及控制模块(7)安装于底盒(1)内;所述电源及控制模块(7)电连接并控制电机(2)的运转和止停;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并驱动磁吸转盘(3);所述磁吸转盘(3)设置于圆孔(11)内;所述可拆卸转盘(4)位于磁吸转盘(3)的上方,所述可拆卸转盘(4)与磁吸转盘(3)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2)驱动磁吸转盘(3)旋转时,带动可拆卸转盘(4)旋转;所述紫外灯模块(5)设置于底盒(1)内部;所述紫外灯模块(5)电连接于电源及控制模块(7);所述紫外灯模块(5)通电后由顶窗(12)向上透射发出的紫外光,照射于光反射面(61),经反射后照射于光反射箱罩(6)内,从而对其内部放置的模型进行紫外光后固化;所述光反射箱罩(6)罩于底盒(1)的上部四周边缘,所述光反射箱罩(6)与底盒(1)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动式反射镜(51);所述摆动式反射镜(51)包括步进电机(511)、反射镜(512)、摆动轴(513)、支撑台(514)、齿轮(515);所述电源及控制模块(7)电连接并控制步进电机(511)进行往复摆动运动;所述反射镜(512)位于顶窗(12)的上方;所述摆动轴(513)设置于反射镜(512)的两端;所述摆动轴(513)活动连接于支撑台(514);所述支撑台(514)连接于底盒(1)的上表面;所述步进电机(511)通过齿轮(515)连接驱动摆动轴(513),带动反射镜(512)做往复摆动运动,则所述紫外灯模块(5)由顶窗(12)向上透射发出的部分紫外光,经反射镜(512)反射于光反射面(61),再经反射后照射于光反射箱罩(6)内,从而对其内部放置的模型进行紫外光后固化;通过控制步进电机(511)的往复摆动角度和止停时间,使光反射箱罩(6)内不同高度空间位置的受照射光量趋于均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风扇(13)、通风口(14)、通风管(15);所述加热风扇(13)电连接于电源及控制模块(7);所述加热风扇(13)安装于底盒(1)内;所述通风口(14)开口于底盒(1)的上表面;所述通风管(15)连通加热风扇(13)和通风口(14)并共同构成热风循环管道,所述加热风扇(13)通电产生热风,通过热风循环管道对光反射箱罩(6)内的密闭空间进行热风循环加热,从而对其内部放置的模型进行加热并使其在自然冷却后去应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二九C六四三七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必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