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84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8
本申请适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包括:熔线管、电加热单元、基板;基板用于固定熔线管和电加热单元;电加热单元用于对熔线管进行加热;熔线管用于放入接口相互接触的第一段线材和第二段线材,熔线管受热后用于使两段线材的接口相互熔接并冷却形成整段线材。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石英玻璃管进行线材热熔接,使两段线材接头能够在封闭石英玻璃管内热熔接,由于石英玻璃管内壁的光滑和无缝隙特点,能够使两根线材的续接处保持平直,还能够使线材续接处不生成盘状突起,进而使热熔续接的线材在3D打印机上能够顺利进料。使热熔续接的线材在3D打印机上能够顺利进料。使热熔续接的线材在3D打印机上能够顺利进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积成型3D打印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相应的,也会面临一些使用不便的问题。例如,为了获得不同高度应用不同色彩的3D打印产品,需要将不同颜色的3D打印线材进行拼接;例如,当3D打印产品的用料超过整卷线材长度时,为了避免3D打印机停机补料造成的产品缺陷,也需要提前进行线材拼接。而目前市面上出现的3D打印线材拼接装置存在线材拼接效果不好、结构成本较高、携带不便、使用不便等问题。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线材拼接效果好、结构成本较低、便于便携使用的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线材拼接效果好、结构成本较低、便于便携使用的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包括:熔线管、电加热单元、基板;所述基板用于固定所述熔线管和所述电加热单元;所述电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熔线管进行加热;当所述熔线管中放入第一段线材和第二段线材并使两段线材的接口相互接触后,所述熔线管使两段线材的接口相互熔接并冷却形成整段线材,以用于3D打印机进行打印消耗。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熔线管进行温度检测;所述电加热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在所述熔线管达到线材熔接温度后停止加热,使两段线材的接口冷却形成整段线材。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
[0008]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对置于所述熔线管的两侧,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发射照射光并穿透所述熔线管;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熔线管的照射光和检测所述熔线管内的线材是否走空,使3D打印机根据检测信号暂停打印、待料、待续线。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三通管、主电机、主齿轮、左齿轮、右齿轮、左进线轮、右进线轮、压线槽、防滑花纹、第一压线轮、第二压线轮、联动片、限位螺母、驱动模组外壳、限位孔滑槽;其中,所述三通管又包括:左支管、右支管、主管,所述主管分别左右连通所述左支管和所述右支管;所述主电机又包括主电机轴;所述左齿轮、所述右齿轮又包括齿轮轴;所述第一压线轮、所述第二压线轮又包括压线轮轴;
[0010]所述主管连接于所述熔线管的一端;
[0011]所述主电机、所述齿轮轴、所述驱动模组外壳固定于所述基板;
[0012]所述主齿轮同时连接所述左齿轮和所述右齿轮;
[0013]所述左进线轮连接所述左齿轮;所述左进线轮和所述左齿轮共用一个所述齿轮
轴;
[0014]所述右进线轮连接所述右齿轮;所述右进线轮和所述右齿轮共用另一个所述齿轮轴;
[0015]所述左进线轮、所述右进线轮上各自设置有压线槽,用于限定线材的运动位置;所述压线槽中设置有防滑花纹,用于增强摩擦力和通过摩擦力驱动线材运动;
[0016]所述驱动模组外壳固定于所述基板;
[0017]所述驱动模组外壳上设置有限位孔滑槽;
[0018]所述第一压线轮、所述第二压线轮分别以所述压线轮轴轴连接于所述联动片;所述两个压线轮轴分别以所述限位螺母活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孔滑槽;
[0019]所述主电机以所述主电机轴驱动主齿轮旋转;所述主齿轮通过所述左齿轮带动所述左进线轮旋转;所述主齿轮通过所述右齿轮带动所述右进线轮旋转;
[0020]所述联动片在被拨动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使所述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向所述左进线轮的压线槽中压紧线材;或者,使所述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向所述右进线轮的压线槽中压紧线材;或者,使所述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位于中间的松开位置,以方便使用户向所述左支管或所述右支管中送入线材;
[0021]当所述联动片被拨动至所述左进线轮和所述右进线轮中间的松开位置时,用户将所述第一段线材送入所述左支管、所述主管后,再经由所述熔线管送出;用户将所述第二段线材送入所述右支管用于预备进线;
[0022]当3D打印机进行打印使第一段线材逐渐消耗,且第一段线材尾端接口运动至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的检测位置时,3D打印机使第一段线材停止运动;
[0023]当所述联动片被拨动至所述右进线轮一侧时,所述第一压线轮和所述第二压线轮将第二段线材向所述右进线轮的压线槽中压紧,以增强驱动线材运动的摩擦力;所述主电机驱动所述右进线轮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段线材向所述右支管中进线;
[0024]当第二段线材首端接口运动至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的检测位置时,所述第二段线材的首端接口与第一段线材尾端接口相互接触,所述主电机停止运行,进而使第二段线材停止运动;所述电加热单元对所述熔线管进行加热,进而使所述熔线管熔接第一段线材尾端接口和第二段线材首端接口;
[0025]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超过线材熔接温度后,所述电加热单元停止加热,所述主电机进行短暂启停,使所述第二段线材向所述第一段线材进行挤压和维持挤压状态;
[0026]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冷却至室温后,第一段线材和第二段线材形成整段线材;此时,使所述联动片被拨动至所述左进线轮和所述右进线轮中间位置。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杆、偏心轮、滑孔;
[0028]所述联动片上设置有滑孔;所述偏心轮中心位置设置有驱动轴孔;所述偏心轮偏心位置设置有偏心孔;
[0029]所述驱动电机具有驱动电机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孔;
[0030]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偏心孔;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联动片上的所述滑孔;
[0031]所述驱动电机旋转时带动所述偏心轮旋转,并通过驱动杆拨动所述联动片,使所述第一压线轮和所述第二压线轮将第一段线材向所述左进线轮压紧;或者,使所述第一压线轮和所述第二压线轮将第二段线材向所述右进线轮压紧;或者,使所述第一压线轮和所述第二压线轮位于所述左进线轮和所述右进线轮中间的松开位置。
[0032]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驱动模组外壳。
[0033]进一步地,还包括:桥接管、三通管座;所述三通管通过所述三通管座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桥接管连接于所述主管和所述熔线管之间;所述桥接管用于使不同口径的所述主管和所述熔线管完成对接。
[0034]进一步地,还包括:管座;所述熔线管和/或所述电加热单元和/或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或所述光发射器和/或所述光接收器通过所述管座固定于所述基板。
[0035]可选地,所述熔线管采用石英玻璃管,或普通玻璃管,或钢化玻璃管。
[0036]可选地,所述电加热单元采用电加热片,或电加热块,或电加热线圈,或电加热套。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38]1.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线管(1)、电加热单元(11)、基板(2);所述基板(2)用于固定所述熔线管(1)和所述电加热单元(11);所述电加热单元(11)用于对所述熔线管(1)进行加热;所述熔线管(1)用于放入接口相互接触的第一段线材和第二段线材,所述熔线管(1)受热后用于使两段线材的接口相互熔接并冷却形成整段线材,以用于3D打印机进行打印消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所述温度传感器(12)用于对所述熔线管(1)进行温度检测;所述电加热单元(11)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2)的温度检测值,在所述熔线管(1)达到线材熔接温度后停止加热,使两段线材的接口冷却形成整段线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发射器(41)、光接收器(42);所述光发射器(41)和所述光接收器(42)对置于所述熔线管(1)的两侧,所述光发射器(41)用于发射照射光并穿透所述熔线管(1);所述光接收器(42)用于接收透过所述熔线管(1)的照射光和检测所述熔线管(1)内的线材是否走空,使3D打印机根据检测信号暂停打印、待料、待续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线材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管(3)、主电机(5)、主齿轮(6)、左齿轮(61)、右齿轮(62)、左进线轮(63)、右进线轮(64)、压线槽(601)、防滑花纹(602)、第一压线轮(71)、第二压线轮(72)、联动片(73)、限位螺母(75)、驱动模组外壳(8)、限位孔滑槽(81);其中,所述三通管(3)又包括:左支管(31)、右支管(32)、主管(33),所述主管(33)分别左右连通所述左支管(31)和所述右支管(32);所述主电机(5)又包括主电机轴(50);所述左齿轮(61)、所述右齿轮(62)又包括齿轮轴(60);所述第一压线轮(71)、所述第二压线轮(72)又包括压线轮轴(70);所述主管(33)连接于所述熔线管(1)的一端;所述主电机(5)、所述齿轮轴(60)、所述驱动模组外壳(8)固定于所述基板(2);所述主齿轮(6)同时连接所述左齿轮(61)和所述右齿轮(62);所述左进线轮(63)连接所述左齿轮(61);所述左进线轮(63)和所述左齿轮(61)共用一个所述齿轮轴(60);所述右进线轮(64)连接所述右齿轮(62);所述右进线轮(64)和所述右齿轮(62)共用另一个所述齿轮轴(60);所述左进线轮(63)、所述右进线轮(64)上各自设置有压线槽(601),用于限定线材的运动位置;所述压线槽(601)中设置有防滑花纹(602),用于增强摩擦力和通过摩擦力驱动线材运动;所述驱动模组外壳(8)固定于所述基板(2);所述驱动模组外壳(8)上设置有限位孔滑槽(81);所述第一压线轮(71)、所述第二压线轮(72)分别以所述压线轮轴(70)轴连接于所述联动片(73);所述两个压线轮轴(70)分别以所述限位螺母(75)活动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瑜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必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