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86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包括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下端固定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内部固定有螺纹杆,所述延长杆下端设置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外部设置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下端固定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外部固定有防护壳,所述空心柱与防护壳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卡接头安装入冲击钻,随后冲击钻带动卡接头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行直线上的往复运动,而转动则会带动转动轴承内部的滚珠转动,防护壳并不会随之转动,与此同时,冲击钻带动防护壳运动,防护壳运动带动安装座一同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铲刀运动,如此便达到了快速铲除3D打印产物的效果。3D打印产物的效果。3D打印产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其通过打印的方式来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工件,在3D打印完成后,打印件和打印平台粘接在一起,需要人工用铲刀将打印件铲下,但打印件与打印平台粘接比较牢固,很难铲下,需要花费时间和力气才能铲下。
[0003]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方便铲除3D打印件的设备,其中最常见的产品是气铲,但气铲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同时还需要气源,成本高,同时其无法随处移动,便捷性不高,故而在实际的铲除过程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传统铲刀难以铲除3D打印件、气动铲刀便捷性低、铲刀结构更换不易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包括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下端固定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内部固定有螺纹杆,所述延长杆下端设置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外部设置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下端固定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外部固定有防护壳,所述空心柱与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下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端固定有铲刀;工作时,将卡接头安装入冲击钻内部,启动冲击钻的电源使其开始运行,此时卡接头转动从而带动延长杆转动,延长杆转动进而带动空心柱转动,空心柱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承转动,此时转动轴承内部的滚珠会随之进行转动,故而与转动轴承外部固定连接的防护壳并不会随之转动,与此同时,冲击钻带动卡接头进行直线上的往复运动会同时带动空心柱运动,空心柱运动从而带动防护壳运动,防护壳运动带动安装座一同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铲刀运动,从而使得铲刀往复的对3D打印的打印件进铲除,如此便达到了快速铲除3D打印产物的效果;
[0006]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头,所述切换头上端与延长杆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头内部固定有蓄力弹簧,所述蓄力弹簧两侧均固定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与空心柱贯通连接,所述卡接杆远离蓄力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半圆滑块;工作时,双手捏住半圆滑块对其施加压力,从而压缩蓄力弹簧带动卡接杆在空心柱内进行滑动,当半圆滑块完全滑入空心柱内部时,此时员工手提卡接头并施加拉力,从而将切换机构从空心柱内拉出,如此便达到了可便于拆卸更换冲击钻或是刀具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使用的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外部固定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下端固定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下端固定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下端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下端贯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传动杆外部贯通连接有防爆壳,所述防爆壳与导流管贯通连接;工作时,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套接环在其外部进行滑动,套接环运
动会带动升降环一同运动,此时的升降环会施加给传动杆一个向下的推力,从而带动传动杆推动着挤压块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挤压块会逐渐的与弹性气囊相接触,并逐渐对弹性气囊施加压力使其形变收缩,从而使得弹性气囊内部的压强增大并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导流管吹向防护壳的底部,这样在铲刀刮除3D打印件的过程中会同时产生气流,将刮除时产生的碎屑吹走。
[0008]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为塑性软管,其远离防爆壳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防护壳的底部;工作时,气流经由导流管吹向防护壳的底部对碎屑进行清理。
[0009]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套接环螺纹连接的长度与挤压块底端距弹性气囊底端的距离相等;工作时,当挤压块完全将弹性气囊压缩时套接环不再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从而挤压块不再运动以对其进行限位,防止设备损坏。
[0010]优选的,所述空心柱靠近转动轴承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形状大小与半圆滑块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工作时,半圆滑块卡接在该通孔内部,达到安装固定的效果,同时也方便了后续的更换。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轴承外壁与防护壳固定连接,转动轴承内壁与空心柱固定连接;工作时,转动轴承内壁会随着空心柱进行转动,在其转子的作用下,其外壁并不会转动,从而抵消了冲击钻的旋转力。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技术通过将卡接头安装入冲击钻,随后冲击钻带动卡接头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行直线上的往复运动,而转动则会带动转动轴承内部的滚珠转动,防护壳并不会随之转动,与此同时,冲击钻带动防护壳运动,防护壳运动带动安装座一同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铲刀运动,如此便达到了快速铲除3D打印产物的效果;
[0014]2.本技术通过捏住半圆滑块使得蓄力弹簧收缩从而带动卡接杆在空心柱内进行滑动,当半圆滑块完全滑入空心柱内部时,此时员工手提卡接头并施加拉力,从而将切换机构从空心柱内拉出,如此便达到了可便于拆卸更换冲击钻或是刀具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使用的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套接环滑动,套接环运动带动挤压块向下对弹性气囊施加压力使其形变收缩,从而使得弹性气囊内部的压强增大并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导流管吹向防护壳的底部,从而达到了自动清理刮除时产生的碎屑防止对刮除工作造成影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面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防爆壳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卡接头;2、延长杆;3、螺纹杆;4、切换机构;5、空心柱;6、转动轴承;7、防护壳;8、安装座;9、铲刀;10、套接环;11、升降环;12、传动杆;13、挤压块;14、弹性气囊;15、导流管;16、防爆壳;401、切换头;402、蓄力弹簧;403、卡接杆;404、半圆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包括卡接头1,卡接头1下端固定有延长杆2,延长杆2内部固定有螺纹杆3,延长杆2下端设置有切换机构4,切换机构4外部设置有空心柱5,空心柱5下端固定有转动轴承6,转动轴承6外部固定有防护壳7,空心柱5与防护壳7固定连接,防护壳7下端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头(1),所述卡接头(1)下端固定有延长杆(2),所述延长杆(2)内部固定有螺纹杆(3),所述延长杆(2)下端设置有切换机构(4),所述切换机构(4)外部设置有空心柱(5),所述空心柱(5)下端固定有转动轴承(6),所述转动轴承(6)外部固定有防护壳(7),所述空心柱(5)与防护壳(7)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7)下端固定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下端固定有铲刀(9);所述切换机构(4)包括切换头(401),所述切换头(401)上端与延长杆(2)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头(401)内部固定有蓄力弹簧(402),所述蓄力弹簧(402)两侧均固定有卡接杆(403),所述卡接杆(403)与空心柱(5)贯通连接,所述卡接杆(403)远离蓄力弹簧(402)的一侧固定有半圆滑块(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更换结构的冲击铲件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套接环(10),所述套接环(10)外部固定有升降环(11),所述升降环(11)下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