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90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和加强外壳,所述电缆本体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伸层,所述抗拉伸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无卤阻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聚磷酸铵作为无卤阻燃层,当电缆本体燃烧时,无卤阻燃层迅速分解成氨气和聚磷酸,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气,进而实现电缆本体的阻燃,通过耐高温层和抗拉伸层的配合,能够增强电缆本体的隔热性和抗拉伸性,进而对导线进行更全面的防护,十分有利于使用。十分有利于使用。十分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具体为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卤(特别是溴系)阻燃聚合物体系因其突出的阻燃效果,80年代中期以前在阻燃聚合物市场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电线电缆工业界中的聚氯乙烯(PVC)即是其中的一例,至今仍在护套和绝缘料中承担着主要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PVC内在的弱点(燃烧时释放的大量烟雾,严重的腐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益专利技术显,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631192.6,本技术低烟无卤阻燃柔性防火电缆,包括多股铜绞线的电缆导体,所述电缆导体表面覆盖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表面覆盖有铜护层,所述铜护层的表面覆盖有护套层,所述护套层为低烟无卤护套层。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电力电缆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技术中,电力电缆大多采用含卤阻燃材料进行阻燃,含卤材料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腐蚀性有害气体,同时电缆的防护较为单一,十分不利于使用;
[0005]2、现有技术中,电力电缆大多不具备加强外壳,部分位置的电缆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而导致电缆的损害,十分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解决了电力电缆在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且防护单一和部分位置的电缆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和加强外壳,所述电缆本体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伸层,所述抗拉伸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无卤阻燃层,所述加强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壳体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安装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块相适配。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电缆本体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块与防滑槽相适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缆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型号标,所述型号标为条形。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卤阻燃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为氟碳面漆。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卤阻燃层为聚磷酸铵,所述防水层为超疏水,所述耐高温层为聚酯薄膜纸,所述抗拉伸层为不锈钢丝,所述绝缘层为陶瓷纤维纸。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无卤阻燃电力电缆,通过采用聚磷酸铵作为无卤阻燃层,当电缆本体燃烧时,无卤阻燃层迅速分解成氨气和聚磷酸,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气,进而实现电缆本体的阻燃,通过耐高温层和抗拉伸层的配合,能够增强电缆本体的隔热性和抗拉伸性,进而对导线进行更全面的防护,十分有利于使用。
[0016]2、该无卤阻燃电力电缆,通过设置加强外壳,能够对位于较差环境中的电缆本体进行二次防护,进而有效的避免电缆本体的损坏,同时通过安装螺栓和第一安装板的配合,使用者能够自由调节加强外壳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十分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电缆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加强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电缆本体;101、导线;102、护套;103、绝缘层;104、抗拉伸层;105、耐高温层;106、防水层;107、无卤阻燃层;108、耐腐蚀层;2、加强外壳;201、第一壳体;202、第二壳体;203、定位槽;204、定位块;205、第一安装板;206、第二安装板;207、螺纹槽;208、安装螺栓;209、防滑块;3、型号标;4、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卤阻燃电力
[0024]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和加强外壳2,电缆本体1包括导线101,导线101的表面固定连
[0025]接有护套102,护套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103,绝缘层1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伸层104,抗拉伸层1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105,耐高温层1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06,防水层1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无
[0026]卤阻燃层107,加强外壳2包括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第一壳体201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06,第二壳体202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05,第一安装板205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207,螺纹槽207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208,安装螺栓208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安装板206。
[002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采用聚磷酸铵作为无卤阻燃层107,当电缆本体1燃烧时,无卤
阻燃层107迅速分解成氨气和聚磷酸,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气,进而实现电缆本体1的阻燃,通过耐高温层105和抗拉伸层104的配合,能够增强电缆本体1的隔热性和抗拉伸性,进而对导线101进行更全面的防护,通过设置加强外壳2,能够对位于较差环境中的电缆本体1进行二次防护,进而有效的避免电缆本体1的损坏,同时通过安装螺栓208和第一安装板205的配合,使用者能够自由调节加强外壳2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十分有利于使用。
[0028]具体的,第一壳体2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04,第二壳体202的另一侧开设有定位槽203,定位槽203与定位块204相适配。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槽203和定位块204的配合,能够对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快速定位和初步固定,方便使用者进行安装。
[0030]具体的,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209,电缆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4,防滑块209与防滑槽4相适配。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滑块209和防滑槽4的配合,能够提高加强外壳2的稳定性。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和加强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包括导线(101),所述导线(1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102),所述护套(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103),所述绝缘层(1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伸层(104),所述抗拉伸层(1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105),所述耐高温层(1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06),所述防水层(1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无卤阻燃层(107),所述加强外壳(2)包括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所述第一壳体(201)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06),所述第二壳体(202)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05),所述第一安装板(205)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207),所述螺纹槽(207)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208),所述安装螺栓(208)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安装板(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卤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娟吕慧芳薄法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