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75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涉及应急充电车领域,包括:主体、太阳能组件和风能组件;主体,内底部的一侧固接有安装仓,所述主体内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太阳能组件,安装在主体内顶部的一侧;风能组件,安装在安装仓顶部的一侧,所述安装仓顶部远离风能组件的一侧固接有滑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太阳能组件,利用太阳能组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转换的过程中还可以跟随太阳照射的角度进行转动,进而提高了转换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风能组件,利用风能组件可以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当装置需要行驶时,还可以将其收回到装置的内部,进而使得操作人员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起来更加的方便。起来更加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


[0001]本技术涉及应急充电车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盛行,应急充电车应运而生,应急充电车综合运用车载发电、车载充电等相关技术,将车载发电机、车载充电桩、应急救援设备等集成安装于应急车上,具有灵活、机动、持续充电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同时为多辆车充电,并提供多种充电形式,对车辆的适应性高。
[0003]现有装置大多数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时都无法跟随太阳照射的角度进行转动,进而降低了转换的效果;本技术设置有太阳能组件,利用太阳能组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转换的过程中还可以跟随太阳照射的角度进行转动,进而提高了转换的效果;并且现有装置大多数在将风能转换为电能时都无法在装置需要行驶时,将其收回到装置的内部,进而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时较为不便;本技术设置有风能组件,利用风能组件可以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当装置需要行驶时,还可以将其收回到装置的内部,进而使得操作人员使用起来更加的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以解决现有装置大多数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时都无法跟随太阳照射的角度进行转动,进而降低了转换的效果;并且现有装置大多数在将风能转换为电能时都无法在装置需要行驶时,将其收回到装置的内部,进而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包括:主体、太阳能组件和风能组件;
[0006]主体,内底部的一侧固接有安装仓,所述主体内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
[0007]太阳能组件,安装在主体内顶部的一侧;
[0008]风能组件,安装在安装仓顶部的一侧,所述安装仓顶部远离风能组件的一侧固接有滑动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底部的一侧安装有发电机组,所述安装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组件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伺服电机A,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与伺服电机A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转盘顶部的一侧铰接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顶部固接有铰接板,所述转盘顶部远离太阳能光伏板的一侧铰接有电动推杆A,其电动推杆A的输出端与太阳能光伏板的底部相互铰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风能组件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B,所述伺服电机B的输出端固接有螺纹杆,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套设有滑动板,且滑动板远离滑动杆的一侧套设在螺纹杆的外侧,所述滑动板内部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开设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与螺纹杆相互啮合,
所述滑动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接有电动推杆B,所述电动推杆B的输出端固接有风力电机,所述风力电机的一侧固接有扇叶。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正面一端的两侧对称铰接有仓门,且仓门正面一端的一侧固接有把手。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顶部远离安装孔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扇叶相互适配。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有太阳能组件,利用太阳能组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转换的过程中还可以跟随太阳照射的角度进行转动,进而提高了转换的效果,并且本技术设置有风能组件,利用风能组件可以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当装置需要行驶时,还可以将其收回到装置的内部,进而使得操作人员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主体;10、安装仓;11、蓄电池组;12、发电机组;2、太阳能组件;20、铰接板;21、太阳能光伏板;22、伺服电机A;23、转盘;24、安装孔;25、电动推杆A;3、风能组件;30、滑动板;31、扇叶;32、风力电机;33、电动推杆B;34、内螺纹孔;35、螺纹杆;36、滑动杆;37、伺服电机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包括:主体1、太阳能组件2和风能组件3;主体1,内底部的一侧固接有安装仓10,主体1内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24;太阳能组件2,安装在主体1内顶部的一侧;风能组件3,安装在安装仓10顶部的一侧,安装仓10顶部远离风能组件3的一侧固接有滑动杆36。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内底部的一侧安装有发电机组12,安装仓10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11。
[002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在应急使用时利用发电机组12进行发电,然后利用蓄电池组11对电进行存储。
[0024]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组件2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伺服电机A22,安装孔2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23,且转盘23与伺服电机A22的输出端相互连接,转盘23顶部的一侧铰接有太阳能光伏板21,太阳能光伏板21的顶部固接有铰接板20,转盘23顶部远离太阳能光伏板21的一侧铰接有电动推杆A25,其电动推杆A25的输出端与太阳能光伏板21的底部相互铰接。
[002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在使用时打开电动推杆A25将太阳能光伏板21顶起,然后通过太阳能光伏板21带动铰接板20转动起来,利用铰接板20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利用蓄电池组11进行存储,然后铰接板20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打开伺服电机A22带动转盘23进行转动,利用转盘23带动铰接板20跟随太阳照射的角度进行转动,进而提高了转换的效果。
[0026]在本实施例中,风能组件3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B37,伺服电机B37的输出端固接有螺纹杆35,滑动杆36的外侧套设有滑动板30,且滑动板30远离滑动杆36的一侧套设在螺纹杆35的外侧,滑动板30内部靠近螺纹杆35的一侧开设有内螺纹孔34,且内螺纹孔34与螺纹杆35相互啮合,滑动板30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接有电动推杆B33,电动推杆B33的输出端固接有风力电机32,风力电机32的一侧固接有扇叶31。
[002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在使用时打开伺服电机B37带动螺纹杆35进行转动,然后通过螺纹杆35带动滑动板30进行上升,在打开电动推杆B33将风力电机32顶起,利用扇叶31将风力转换为电能利用蓄电池组11进行存储,并且当装置需要行驶时,还可以将扇叶31收回到主体1的内部。
[0028]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太阳能组件(2)和风能组件(3);主体(1),内底部的一侧固接有安装仓(10),所述主体(1)内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24);太阳能组件(2),安装在主体(1)内顶部的一侧;风能组件(3),安装在安装仓(10)顶部的一侧,所述安装仓(10)顶部远离风能组件(3)的一侧固接有滑动杆(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底部的一侧安装有发电机组(12),所述安装仓(10)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组件(2)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伺服电机A(22),所述安装孔(2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23),且转盘(23)与伺服电机A(22)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转盘(23)顶部的一侧铰接有太阳能光伏板(21),所述太阳能光伏板(21)的顶部固接有铰接板(20),所述转盘(23)顶部远离太阳能光伏板(21)的一侧铰接有电动推杆A(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婧张建张玉超王子萌莘燕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交投张家口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