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及螺旋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59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及螺旋输送机,其在内套筒上开设检修口,在检修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检修门,并在检修口和检修门的衔接处设置密封圈保证衔接的密封性。当螺旋输送机在内套筒内的区域出现螺旋叶片卡死、磨损和断轴等问题时,可直接将检修门拆下并吊离检修口,以供维修人员直接经检测口进入内套筒进行相应维修。维修完成后,将检修门重新吊放至将检修口封闭并将检修门重新可拆卸固定于检修口处即可,无须如现有技术那样先后对内套筒的周壁进行火焰切割开孔和焊接封孔。显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提高维修效率并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提高盾构掘进效率且安全性更高。而提高盾构掘进效率且安全性更高。而提高盾构掘进效率且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及螺旋输送机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土压平衡盾构机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及具有其的螺旋输送机。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内部接近刀盘的位置设有螺旋输送机,用于在盾构施工过程中输送刀盘切削的渣土。螺旋输送机的套筒一般有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结构,分体式的套筒一般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的一端插活动插装于外套筒,工作时,外套筒可相对内套筒轴向伸缩运动。
[0003]在地铁或者高铁等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掘进里程长,地质复杂多变。例如在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和微风化花岗岩地层掘进过程中,刀盘切削出来的石英含量高的石块对螺旋输送机的螺旋叶片磨损较大;另外全风化花岗岩与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交界处岩石裂隙发育,岩面较破碎易掉落,掉落的大块岩石进入套筒可能会造成螺旋叶片卡死、甚至出现卡断螺旋输送机转轴的严重问题。
[0004]在盾构施工过程中,上述螺旋叶片卡死、磨损和断轴等问题经常发生在对应内套筒的区域。当该区域出现上述螺旋叶片卡死、磨损和断轴等问题需要维修时,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先在内套筒的周壁火焰切割出过孔以供维修人员进出内套筒内部,待维修完成后再将内套筒切割下来的部分重新定位焊接于过孔处并打磨,以将过孔封闭,显然这种维修方式存在效率低、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影响整体盾构掘进效率且火焰切割和电焊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及螺旋输送机,旨在螺旋输送机出现叶片卡死、磨损或者断轴等故障需要维修时,提高维修效率和安全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包括:
[0007]检修口,所述检修口成型于内套筒的周壁,为内小外大的台阶过孔,可供人通过;
[0008]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为与检修口相适的台阶板,可拆卸固定于检修口处并将检修口封闭,且检修门的内外表面与内套筒的内外表面平齐;
[0009]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检修门与检修口的结合处,用于保证二者结合处的密封性;以及
[0010]吊装预留孔,所述吊装预留孔为盲孔,设于检修门的外表面,孔内设有内螺纹。
[0011]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内套筒以及检修口结构,所述检修口结构为上述的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在螺旋输送机的内套筒上开设检修口,在检修口处可拆卸连
接有检修门,并在检修口和检修门的衔接处设置密封圈保证衔接的密封性。当螺旋输送机在内套筒内的区域出现螺旋叶片卡死、磨损和断轴等问题时,可直接将检修门拆下并吊离检修口,以供维修人员直接经检测口进入内套筒进行相应维修。维修完成后,将检修门重新吊放至将检修口封闭并将检修门重新可拆卸固定于检修口处即可,无须如现有技术那样先后对内套筒的周壁进行火焰切割开孔和焊接封孔。显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大幅提高维修效率并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提高盾构掘进效率且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内套筒与检修门的分解示意图;
[0014]图2为检修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7]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本技术提出一种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1的检修口10结构。
[0019]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该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1的检修口10结构,包括检修口10、检修门2、密封圈(未图示)和吊装预留孔21。
[0020]其中,检修口10成型于内套筒1的周壁,为内小外大的台阶过孔,可供人通过并进出内套筒。所述检修门2为与检修口10相适的台阶板,可拆卸固定于检修口10处并将检修口10封闭,且检修门2的内外表面与内套筒1的内外表面平齐。所述密封圈设于检修门2与检修口10的结合处,用于保证二者结合处的密封性,以避免在盾构机正常掘进时,该结合处出漏气、漏水等引起泄压,并影响施工安全的情况发生;所述吊装预留孔21为盲孔,设于检修门2的外表面,优选设于检修门2外表面的中心处,孔内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吊环,进而通过吊环连接吊装设备(如手拉葫芦或者电葫芦),以便于拆装检修门2时吊放检修门2。可直接将检修门2拆下并吊离检修口10,以供维修人员直接经检测口进入内套筒1进行相应维修。维修完成后,将检修门2重新吊放至将检修口10封闭并将检修门2重新可拆卸固定于检修口10处即可,无须如现有技术那样先后对内套筒1的周壁进行火焰切割开孔和焊接封孔。显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大幅提高维修效率并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提高盾构掘进效率且安全性更高。
[0021]具体地,吊装预留孔21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根据吊环与之连接的部位的大小)而设定,例如为M30*20的螺纹盲孔。检修门2的材质优选与内套筒1的材质一样或者性能(如强度)高于内套筒1。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检修口10设于内套筒1周壁位于外套筒外的区域,以保证内套筒1缩回后检修口10能全部位于外套筒之外,并留有一定的作业距离。
[0023]在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修门2横截面呈扇环形,且其内外表面的直径与内套筒1周壁的内外直径一致。保证检修门2可拆卸固设于检修口10之后,检修门2的内外表面不凸出于内套筒1周壁的内外表面,以避免检修门2在螺旋输送机工作过程中,与外套筒发生剐蹭以及阻碍混土运动。当然,检修门2的外表面直径也可以略小于内套筒1周壁的外直径。
[00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检修门2弧度a为30
°
~60
°
,此弧度范围能兼顾检修门2的结构强度以及检修口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口(10),所述检修口(10)成型于内套筒(1)的周壁,为内小外大的台阶过孔,可供人通过;检修门(2),所述检修门(2)为与检修口(10)相适的台阶板,可拆卸固定于检修口(10)处并将检修口(10)封闭,且检修门(2)的内外表面与内套筒(1)的内外表面平齐;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检修门(2)与检修口(10)的结合处,用于保证二者结合处的密封性;以及吊装预留孔(21),所述吊装预留孔(21)为盲孔,设于检修门(2)的外表面,孔内设有内螺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检修门(2)材质与内套筒(1)周壁的材质一致或强度高于内套筒(1)的周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检修口(10)设于内套筒(1)周壁位于外套筒外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检修门(2)横截面呈扇环形,且其内外表面的直径与内套筒(1)周壁的内外直径一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螺旋输送机内套筒的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检修门(2)弧度a为3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康军平刘春辉赵治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