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05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属于室内建筑施工领域,包括顶托架、支撑杆和底架,所述顶托架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托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竖直部适于与底模相贴合,所述倾斜部适于向顶托架中心由外向内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支撑顶托与两侧铝模底板缝隙小,浸入的水泥浆粘接严密,导致拆除困难;其次,暴力拆除容易对施工人员形成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等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


[0001]本技术属于室内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行业对混凝土成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铝膜等工具式模板应运而生,尤其是高层住宅类建筑对铝膜等工具式模板应用率近年来稳步提升,趋势明显。
[0003]铝模将早拆体系融入支撑系统,在梁底支撑两侧模板拆除过程中,由于支撑顶托与两侧铝模底板缝隙小,浸入的水泥浆粘接严密,导致拆除困难;其次,暴力拆除容易对施工人员形成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为了解决:支撑顶托与两侧铝模底板缝隙小,浸入的水泥浆粘接严密,导致拆除困难;其次,暴力拆除容易对施工人员形成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包括顶托架、支撑杆和底架,所述顶托架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架可拆卸连接;
[0006]所述顶托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竖直部与倾斜部一体连接,所述竖直部适于与底模相贴合,所述倾斜部适于向顶托架中心由外向内倾斜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竖直部背对支撑杆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圆弧槽,所述竖直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有多组,所述连接孔适于与底模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倾斜部包括波浪板,所述波浪板与竖直部一体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安装有环形件,所述环形件与环形槽转动连接,所述环形件表面安装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安装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底模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环形件沿竖直截面为凸型,所述环形件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孔沿支撑杆轴线周向设置,所述连接孔上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连接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盘适于转动环形件并带动连接绳。
[0011]优选的,所述环形件下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沿边缘处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挡板均与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挡板的高度均大于所述转动盘的高度。
[0012]优选的,所述底模设置有多组,所述底模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多组,所述连接绳在多组所述安装孔之间绕接;
[0013]所述连接绳上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连接绳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均底模内。
[0014]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过渡孔,所述过渡孔适于连接绳贯穿,所述转动盘上设
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转动盘一体连接,所述把手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把手沿转动盘轴线周向分布。
[0015]优选的,所述底架包括底板和圆柱件,所述圆柱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件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杆与圆柱件螺纹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底板与圆柱件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加强板沿圆柱件轴线周向设置,所述加强板适于分别与底板和圆柱件固定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8]首先,针对支撑顶托与两侧铝模底板缝隙小,设计圆弧槽或波浪板形状,使得安装接触面积变小,倾斜设置亦是同样原因,除必要的连接孔;其次,针对人工暴力使用撬棍拆除,容易对施工人员形成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设计可拆卸挡板形成保护外壳,手动转动转动盘,使得连接绳带动各底模拆除,既保证安全又使得拆除具备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现有技术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顶托架结构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沿支撑杆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图4的局部放大图A;
[0025]图6是本技术的图4的局部放大图B;
[0026]图7是本技术的图4的局部放大图C;
[0027]图8是本技术的环形件结构图(包括转动盘);
[0028]图9是本技术的环形件结构图(不包括转动盘);
[0029]图10是本技术支撑板结构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顶托架图。
[0031]图中:1、顶托架;2、支撑杆;3、底架;4、侧板;5、竖直部;6、倾斜部;7、底模;8、圆弧槽;9、连接孔;10、波浪板;11、环形槽;12、环形件;13、固定耳;14、连接绳;15、转动盘;16、支撑板;17、卡槽;18、挡板;19、安装孔;20、限位件;21、过渡孔;22、底板;23、圆柱件;24、加强板;25、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包括
顶托架1、支撑杆2和底架3,顶托架1与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另一端与底架3可拆卸连接;
[0036]顶托架1包括侧板4,侧板4包括竖直部5和倾斜部6,竖直部5与倾斜部6一体连接,竖直部5适于与底模7相贴合,倾斜部6适于向顶托架1中心由外向内倾斜设置。
[0037]竖直部5背对支撑杆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圆弧槽8,竖直部5上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设置有多组,连接孔9适于与底模7相连接。
[0038]支撑杆2上开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上安装有环形件12,环形件12与环形槽11转动连接,环形件12表面安装有固定耳13,固定耳13上安装有连接绳14,连接绳14与底模7相连接。
[0039]环形件12沿竖直截面为凸型,环形槽11上设置有凸台,环形件12内设置相应凹槽,环形件12套接在环形槽11上,环形件12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孔9,连接孔9设置有多组,多组连接孔9沿支撑杆2轴线周向设置,连接孔9上安装有转动盘15,转动盘15与连接孔9可拆卸连接,转动盘15适于转动环形件12并带动连接绳14,连接绳14绕接在环形件12上。
[0040]环形件12下安装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支撑板16上沿边缘处设置有卡槽17,卡槽17内安装有挡板18,挡板18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托架(1)、支撑杆(2)和底架(3),所述顶托架(1)与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的另一端与底架(3)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托架(1)包括侧板(4),所述侧板(4)包括竖直部(5)和倾斜部(6),所述竖直部(5)与倾斜部(6)一体连接,所述竖直部(5)适于与底模(7)相贴合,所述倾斜部(6)适于向顶托架(1)中心由外向内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5)背对支撑杆(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圆弧槽(8),所述竖直部(5)上开设有连接孔(9),所述连接孔(9)设置有多组,所述连接孔(9)适于与底模(7)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6)包括波浪板(10),所述波浪板(10)与竖直部(5)一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上开设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上安装有环形件(12),所述环形件(12)与环形槽(11)转动连接,所述环形件(12)表面安装有固定耳(13),所述固定耳(13)上安装有连接绳(14),所述连接绳(14)与底模(7)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铝模梁底支撑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12)沿竖直截面为凸型,所述环形件(12)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孔(9),所述连接孔(9)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孔(9)沿支撑杆(2)轴线周向设置,所述连接孔(9)上安装有转动盘(15),所述转动盘(15)与连接孔(9)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盘(15)适于转动环形件(12)并带动连接绳(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铝模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