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57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预制凸窗和模板体系;预制凸窗为具有窗口的框形结构;模板体系包括垂直设置的梁底支撑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梁底支撑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窗口内且与所述预制凸窗连接,所述预制凸窗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连接有拉紧件,所述预制凸窗的上侧面、所述梁底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浇筑空间,以浇筑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模板体系与预制凸窗的接缝处不会发生漏浆。与预制凸窗的接缝处不会发生漏浆。与预制凸窗的接缝处不会发生漏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梁用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梁用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预制凸窗是常见的住宅楼预制件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安装预制凸窗完后,搭设梁结构模板体系,以浇筑梁结构。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梁结构模板体系仅与预制凸窗的内侧面抵接,由于浇筑混凝土时冲击力比较大,同时由于混凝土的自身重力作用,在浇筑梁结构的混凝土的过程中,模板体系与预制凸窗的接缝处容易发生漏浆,既导致混凝土的浪费,又需要在梁结构浇筑完成后剔除多余的混凝土,导致工序增加,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梁用施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梁结构模板体系与预制凸窗的接缝处容易发生漏浆的技术问题。
[0006]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包括:
[0008]预制凸窗,为具有窗口的框形结构;
[0009]模板体系,包括垂直设置的梁底支撑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梁底支撑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窗口内且与所述预制凸窗连接,所述预制凸窗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连接有拉紧件,所述预制凸窗的上侧面、所述梁底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浇筑空间,以浇筑梁结构。
[0010]通过梁底支撑板的一端伸入窗口内且与预制凸窗连接,防止梁结构与预制凸窗的接缝处发生漏浆;通过设置拉紧件将阈值凸窗和第一侧板拉紧,防止向第一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时第一侧板发生涨模现象。
[0011]可选地,所述梁底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抹灰压槽成型凸起,所述预制凸窗上设置有预留槽,所述抹灰压槽成型凸起被配置为在所述梁结构上成型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预留槽连通。
[0012]抹灰压槽成型凸起和预留槽的设置,使得第一浇筑空间内的梁结构与预制凸窗的接缝处形成抹灰压槽。
[0013]可选地,所述预留槽内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凸窗抵接。
[0014]设置垫片保证预制凸窗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保证梁结构的成型质量。
[0015]可选地,所述预制凸窗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梁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0016]凸台防止第一浇筑空间内的混凝土溢流至预制凸窗上。
[0017]可选地,所述模板体系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靠近所述梁结构的端部能与所述梁结构抵接。
[0018]预制板的上方形成现浇楼板的浇筑空间,使得现浇楼板与梁结构能够同时浇筑成型,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0019]可选地,所述模板体系还包括垂直连接的垫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垫板位于所述梁底支撑板的正下方且与所述梁底支撑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垫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窗口的下侧内且与所述预制凸窗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预制凸窗的下半部的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预制凸窗的下侧面、所述垫板的下表面及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围设形成第二浇筑空间。
[0020]第一浇筑空间和第二浇筑空间共同组成梁结构的整体浇筑空间,使得梁结构能够一次浇注成型,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0021]可选地,所述预制凸窗上贯通设置有预制伸缩缝,所述预制伸缩缝靠近所述第二浇筑空间的一端高于所述预制伸缩缝的另一端。
[0022]通过将预制伸缩缝靠近第二浇筑空间的一端高于预制伸缩缝的另一端,使得预制伸缩缝的内侧壁能够形成防水凸台结构,防止外界的水经过预制伸缩缝进入室内。
[0023]可选地,所述预制伸缩缝靠近所述第二浇筑空间的一端内填塞有防漏浆棒。
[0024]通过设置防漏浆棒,防止第二浇筑空间内的混凝土溢流至预制伸缩缝内。
[0025]可选地,所述预制伸缩缝远离所述第二浇筑空间的一端内填塞有防水胶。
[0026]设置防水胶防止外界的水进入预制伸缩缝内。
[0027]可选地,所述预制凸窗上预留有所述拉紧件的拉模孔。
[0028]在预制凸窗上预留拉模孔,可以避免施工现场安装拉紧件时还需要在预制凸窗上打孔,提高施工效率。
[0029]本技术提出的现浇梁用施工结构,通过预制凸窗的上侧面、梁底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第一侧板的侧面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浇筑空间,从而能够在第一浇筑空间内现浇梁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梁底支撑板仅与预制凸窗的内侧面抵接,本实施例中,梁底支撑板的一端伸入窗口内且与预制凸窗连接,能够避免向第一浇筑空间内现浇混凝土时梁底支撑板和预制凸窗的接缝处漏浆。通过在预制凸窗和第一侧板之间连接拉紧件,能够防止现浇混凝土时第一侧板因混凝土的冲击而发生涨模,保证梁结构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浇梁用施工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在浇筑完混凝土后的示意图;
[0033]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伸缩缝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
[0036]1、预制凸窗;11、凸窗主体结构;111、预留槽;112、凸台;113、预制伸缩缝;1131、防漏浆棒;1132、防水胶;114、第三连接件;115、第一角码;116、第一锁紧件;12、窗沿;
[0037]2、模板体系;21、梁底支撑板;22、第一侧板;23、拉紧件;24、顶板;25、预制板;26、垫板;27、第二侧板;28、楼面支撑板;
[0038]31、抹灰压槽成型凸起;
[0039]41、第一支撑杆;42、第二支撑杆;43、第三支撑杆;
[0040]5、梁结构;
[0041]6、现浇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凸窗,为具有窗口的框形结构;模板体系,包括垂直设置的梁底支撑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梁底支撑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窗口内且与所述预制凸窗连接,所述预制凸窗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连接有拉紧件,所述预制凸窗的上侧面、所述梁底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浇筑空间,以浇筑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抹灰压槽成型凸起,所述预制凸窗上设置有预留槽,所述抹灰压槽成型凸起被配置为在所述梁结构上成型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预留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内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凸窗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凸窗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梁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凸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用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体系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预制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棋刘伟曹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鑫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